刚刚看到中时的社论 觉得有点有趣 想说 不能只有我看到 一定要分享一下
要笑顺喔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191222001962-262101?chdtv
21世纪年轻人受全球化知识普及与行动网络便捷之便,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也有强大的行
动力,社会动员能力比上一代更强大。但现代年轻人理想性更高,让不少身为父母者感慨
,年轻人思想怪异、特立独行、自私自利、没有办法沟通,不体恤长辈们过去的辛苦。
一些政治属性偏蓝的父母,焦虑感更深,想到自己大半辈子在蓝营先贤领导下吃苦奋斗,
才有今天的台湾,儿女们竟然不能了解,甚至不想了解,居然成为绿营支持者,要不就是
支持“白色力量”柯文哲,简直是白养了这些儿女,不仅难过,简直觉得没有天理。
是的,从父母的角度来看,逻辑不能说错。但是,他们却不了解,时代变了,环境不同了
,不能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必须从子女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双方才能相互理解,进
一步获得共识。
这种现象,其实不仅发生在家庭的不同世代间,也出现在台湾各角落,包括公司、团体、
政党都在面对类似挑战,只有耐心了解、设身处地思考,才能彼此体谅包容、求得共识,
继续走向未来。
目前台湾位居要津、指引社会发展的多是50~70岁的四、五年级生。他们的成长年代,是
台湾二战后从战争破坏中恢复且全面快速成长的时代,虽然辛苦,但经济成长率高、社会
快速变动、人人充满希望,正是所谓“台湾钱、淹脚目”的时代。然而,目前已完全不同
了。1980~2000年出生的千禧世代,也就是目前的年轻人,面对经济成长缓慢、创业风险
极高、社会竞争激烈的残酷现状,再次出现王永庆、郭台铭、张忠谋这类全球性企业领袖
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进入现代网络或人工智能时代,最有竞争力的环境在美国、欧盟,中国大陆的机会正在崛
起,台湾受限于市场规模及两岸政治现实,年轻人飞上枝头当凤凰的机会被限制住了,距
离发大财也过于遥远,只好过著“小确幸”的日子。他们和欧美社会年轻人一样,关切社
会公平、两性平权、环境保护、劳动正义等相对“形而上”的议题,这些新议题正是长辈
们过去不太重视,或不认为严重的事务,自然认为现在年轻人难以沟通。
其实,年轻人还是想参与国家社会大事,只是相对没有机会,一方面长辈们没腾出适当位
置给他们,二方面,他们连和上一代沟通的能力都不具备。这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的时
代“诱惑”太多,不像他们父母的时代,可以心无旁鹜地专注学习、训练,专业能力和逻
辑推理可能要略胜当前年轻人一筹。
这是环境的差异所致,并不代表现代青年不求上进,其实他们的创意和综合能力远高于长
辈,因此,长辈们应该更关注这些年轻人的需求,提供更多协助,帮他们将创新和灵活优
势充分发挥,而非苛责他们,因为那无助解决问题,只会加深世代鸿沟。
当然,在帮助年轻人方面,韩国瑜愿意投入更大的国家资源来帮助他们,例如国家补助大
学以上学生出国当交换学生1年就极具创意;也愿意以“666方案”,慷慨提供青年生育补
助:第1胎补助3万元、第2胎起补助6万元、抚养补助每胎每年6万元直到6岁;对45岁以下
之军公教警消人员,提供出国进修1年的补助,这些都可以大幅强化青年的竞争力和国际
移动力。
年轻人偏向支持绿营,其实是相当自然的,绿营长期经营年轻人关注的“进步议题”,蓝
营向来较为保守,当然较不受年轻人青睐。加上,蓝营中大老文化充斥,年轻人就算对政
治有兴趣,也较难有发展空间,因而排斥蓝营候选人。但绿营的思想与政治文化对国家社
会可能的危害,年轻世代思虑往往不及。我们必须和年轻人有良好的沟通,才能顺势详细
说明,让他们了解谁才是真正在关心他们,谁真正将国家资源投注在他们身上,而非进行
政策买票或补贴在没有生产力的项目上。
在华人世界,孝道还是受到较大的尊重,身为父母者只要有心,绝对有机会和子女在更好
的沟通下获得默契,协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迈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