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第二次“大东亚共荣圈”— 及战争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8Le1R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立场新闻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卢斯达
5 月 15 日,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名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大会,号称
有 47 个亚洲国家参与。这个升级版春晚,落在一个奇异的时间节点,也就是中美的贸易
纠纷越来越激烈;最近美国有报道指,国务卿蓬佩奥正筹组一个拟定对中国政策的小组,
成员之一的国务院国家政策发展主任 Kiron Skinner 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这是要对
付一个真正与我们不一样的文明和不一样的意识形态,而美国之前从未面对过。”也就是
将中国视为比苏联更高的威胁。
在“亚洲文明交流大会”的幕开仪式上,习近平的开幕演讲也反击了“文明冲突论”,内
容之后又在中共党报《求是》刊登。习近平说“若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
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在文字版本,中共
认为“各种人类文明都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
鉴的动力。只有外交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
‘文明冲突’”,海外党媒有文章盛赞此乃“反击西方中心论”。
中国不也在做同一件事吗
中国批评西方/美国自我中心、批评西方人自以为拥有高等文明,希望改变他人的时候,
似乎浑然忘我,忘记自己也不过是帝国主义的后进者。在反对“民主自由模式”制霸人类
历史的同时,中国也将自己的那一套塞给其他族群。他们反对维吾尔人的宗教生活、毁灭
/改建了很多寺庙,用强迫通婚和殖民将异质地区“汉化”。谈及西藏的时候,中国官方
永远带着解放者的口吻,认为自己“解放”了农奴制的西藏,将自由和平等带给了西藏。
如果说人类各种文明都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那么西藏的那种社会体制,也没有特别下等,
又有什么需要中国人去“解放”和拯救的呢?
如果并没有进步和落后之分,今日中国人又为何高举自己将这些地区“带入现代”(当然
还有天然资源的掠夺)的功绩呢?在香港,中国官方和中国人也不时表露出一脉相承的傲
慢。“香港已经回归中国”、“香港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香港人不用支付宝或微信支
付是落后表现”;他们嘲笑香港经济不景,事事讲求程序和问责,不及他们举国体制有效
;他们不断说香港年轻人“回去”大湾区才有前途有将来,他们说普通话才是高等、正宗
的中文,而广东话只是一种“不是法定语言的方言”……划定一个势力范围(天下)之后
,“中华”就可以在这个范围中任意广推自己的一套,改变其他人的文化和体制。
亚洲这个名目
而更大的问题是,虽然中国用一套和平、共融、文化多元的现代左翼自由派言辞,去反对
美方的“文明冲突论”。然而这个“亚洲文明交流”的发明,本身就是大东亚战争论述的
阴魂重招。
日本不是突然变成军国主义,其最初的源头是进口自大唐的儒家文化,在建立仿中华式政
权的时候,“中华思想”关于华夷之辨的想法,也开始影响上层政经知识贵族。到了某个
时间节点,日本主义兴起 — 世上确实有华夷之分,但我们日本才是“中国”,西边大陆
已经沦为夷人。
由于日本是华、神国、君子之国,而“亚洲”的概念慢慢进入了“亚洲”本身,“西力东
渐”除了带来政治动荡,还有地理和集团观念。我们渐次接受了“亚洲”的想像观念,而
且认知到自己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射程之内。
18 世纪中,明治政府开始“维新”。明治的前十年,大多数是内政重组,也有武士集团
发起的西南内战,不过要检验成果,还要要看对外战争。第一次出兵是 1874 年,对手是
当时仍然独立的琉球王国。后来大清介入,日本算是稍占便宜之后全身而退,留下外交条
文的尾巴,20 年之后甲午战争,日本得到一系列包括琉球的战胜品。
泛亚主义与日清提携
1894 年的甲午战争已经检验了明治维新的初步成果,但早在 1885 年前后,福泽谕吉已
经在写《脱亚论》,可见日本知识人并不是“胜利球迷”,看到打赢仗才动笔。他们一早
就认为中韩乃至其他亚洲地方都太过落后,在欧洲的殖民狂潮,会拖累日本,所以日本应
该积极影响这些地方的政治。于是实际行动就是透过黑社会和浪人、明面暗面的在其他东
亚国家建立亲日代理人,包括孙文的同盟会在泛亚反俄主义组织黑龙会的帮助下,于东京
成立;辛亥革命亦自然都是在日本人的奔走协助下得以开花。
这一切人力物力的投入,都是建基于日本之外的整个东亚都需要进步的想法。这些国家同
为“亚洲”,所以应该以日本人为模范,团结起来抵抗欧洲人。这个“王道一以贯之”的
形上思考、认为中华道统已经落在日本手上(因为国家神话说天皇万世一系,反观中国大
陆不断禅让放伐,兼且多次被外族征服)的政治判断,令日本人发起战争背后的国史思维
。很多人都会感叹,日本比中国“更中国”;其实“大东亚战争”本身就是古中国思维的
产品。
晚清前后曾经有清日之间曾有“日清提携论”,革命初步成功之后孙文都是泛亚主义者,
其人生的最后演讲还是《大亚洲主义》,很笼统地将东方文明视为王道文明、而西方就是
霸道文明,可说是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面世之前的简单版本。
不论是“亚洲”还是“王道”,这都是说亚洲各国自视为同一个政治利益文化共同体,必
须团结起来才能在这个殖民世界免于奴役。
日本先拔头筹蹷什篪晱撚
到了 20 世纪初,情况急变,日本政坛对理想层面的泛亚主义明显已不感兴趣,取而代之
的,是以“从欧美列强的统治中解放亚洲”、“相互尊重、彼此独立”和“共存共荣的新
秩序”,即大东亚共荣圈,并开始出兵各国。
大东亚战争是一场自我预言和实现的文明冲突,不无讽刺的是“亚洲”这个概念其实是欧
洲发明,用以区别我者和他者,后来这个泛称到了东方,加上西方的压迫,就搞出了很多
事。日本人认为“亚洲”和“王道之治”遇到西方挑战,行将衰亡。兴灭继绝的方法,是
以日本为首重建一个大帝国去资源整合,以更大的举国体制反击,无论如何都要守护东亚
神圣和天然的政治文化传统,这是一场对西方文明的“抗争”。
而大东亚共荣圈的战争范围,大致上跟中国现今声称的“自古以来”的势力范围,并没有
太大分别,也就是东海、南海、整个东南亚以及澳洲。只要举凡天朝文物风俗所到之处,
都属于此神圣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
大东亚战争只是日本失败,但这个意识的发祥地,即中国,在 21 世纪又再回到这个计划
之中。也就是“中国模式”,以及外交上作为亚洲的领袖对抗美国,这个文明的自我期许
,按历史而言不会先毁灭最远的敌人,而是会向邻国输出更大政治甚至军事压力,以早日
完成“共荣圈”以抵抗美国。
在贸易谈判中,中国始终不能放弃补贴国企、强迫转让企业技术机密等等,便是另一种文
明冲突。因为没有了这些“特点”,就不是举国体制,中国就没有了其独特性,亚洲就此
失去希望,成为西方文明的附庸。
只要“东方危机意识”一天没有消失,大东亚战争还是会不断上演。其实其他小国都有类
似的想法,例如现代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威权领袖提出的“亚洲价值观”,这些都是出于
一种救亡意识,只是对撞起来的战争不一定很大,但这还是同一种镶入“亚洲概念”之中
的自我想像出来的特殊性。
冲突的前兆
但东方自身的危机意识,是近代世界史的经纬线,根本无法抹取,只有彻底的杀戮才能清
除,日本是一个典型例子。为何是由日本发起第一次大东亚战争,除了军事实力,还涉及
普遍恐慌的“国民性”。在黑船来临的时候,整个江户的恐慌,就为“东方危机意识”为
引旨的大东亚战争埋下了伏线;大清之下的“中国人”,由于自视为天下中心,拥有人类
最高的文明,在西力东渐很久了,也没有那种歇斯底里。两班人的心理分别,将中国的大
东亚战争推迟了一个世纪以上。
现代中国以“输出中国模式”、间谍、收买、偷窃、补贴、市场不开放、武装化邻近海域
等等,作为行走国际社会的帝国技艺,其实是第二次大东亚战争的前期工作。从贩夫走卒
几十年来都说“美国佬想分裂中国,令中国变成弱国被欺负”,到高层党官明确提出贸易
问题产生的“政治风险”,这些都是中国版本的“东方危机意识”,有这个意识就会令本
来不是战争的局面,变成战争。
当一个亚洲国家开始谈共融、谈普世性、谈互相提携……那真是充满近代史的既视感(
Dejavu),当时的日本不也是说这些漂亮话的吗?一代人死过之后,现在我们又有“以亚
洲作为方法”、“北京共识”、“文明自信”、“对抗西方中心论”,这些概念,在历史
上都出现过 — 那是冲突的前兆。
4.附注、心得、想法︰
其实
这就是支那酱缸里面
不知道世界长啥样的原始文化变文化道统吸太多的下场
等到八个大大
带着
AK与古兰经杀来
这个文明
就跟古埃及一样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