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立委的名额目前主要占多数 73/113
比不分区还多
分区立委主要是拼当地选民服务 不是拼专业
当然也有专业...可是很多烂咖
政党票的比例也是要过门槛 赢的那几个全拿去分赃
其实这很不利于小党生存 被压扁扁
白色力量都变成白色汁液了
我认为 分区立委的名单应部份由地方议会的议长或副议长兼任
并扩大选区
举例而言吧
113席
分区部份
23席次
区域立委由选举产生
另外23席次
地方议会中 再产生一席立委 这席就从议员中除名
这不是议长
类似美国参议员的产生方式
不分区
族群票
职业类型
按产业比例 产生6席左右
比如农林业 商业服务业..等等
按照经济部商业司的职业登记 劳工投保的产业类别去计算
所以你要投哪种 就是按照劳保 农保...等 登记为主
这个东西会制衡资方的总会 有代替工会发声的效益
避免现在政商勾结 背叛人民的状况发生
少数族群票
残障 原住民...侨务 等等 不赘述
一般不分区
政党票 10席次
因为过门槛的赢者全拿 不利小党
所以要设定上限 单一政党只能拿3席
才能鼓励更多政策性小党产生
全国不分区
大约40~50席次
这样会形成..
拿今年来举例好了
每次选完地方选举 至少有23席次 地方议会产生的席次会产生
所以会有23人2018换届 加入立法院 变成新立委
2020才会选出剩下的90席次左右
避免立法院 全部瘫痪掉 避免每年都在选举 每四年有一年都在空转
逐次交替替换
当然可以再增加更多 比如族群立委 也纳入
主要目的是台湾每年都在选举 会造成台湾的空转
这会是平衡一点的方法
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