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台币没升值、产业转型卡一半...解析台湾

楼主: oftisa (oo)   2018-10-31 16:13:31
今周刊
台币没升值、产业转型卡一半...解析台湾“全球最丑经济体”背后的真相
https://goo.gl/8sZkhG
“出口创新高、顺差却衰退”,怪象背后的意义不容忽视,台湾自21世纪以来,长期透过
压低汇率、刺激出口以带动经济成长,这项用“贸易顺差”当作经济成长动能的作法,恐
怕走到瓶颈了。也呼应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在2个月前被各界忽视的提醒,一道关于“内
需”重要性的预警。
“出乎意料地亮丽”、“满大的惊喜……”,10月8日,财政部公布9月进出口数据。记者
会上,统计处处长蔡美娜用这些漂亮的形容词,描绘9月亮眼的出口成绩单。
单月296亿美元的出口金额,不但改写历年次高纪录,并且是连续第23个月较去年同期成
长(排除农历春节因素后);累计整个第三季的出口金额,冲破史上单季最高水准,达到
破天荒的863亿美元。她说,今年全年台湾出口金额创历史新高,将是“毫无悬念”!
但财政部在记者会上没说的是,在这出口辉煌灿烂的2018年第三季,我们的贸易“顺差”
表现,却彻底陷入近10年来最冷冽的超级寒冬。
出口金额创新高,贸易顺差却衰退
这一季,台湾“出口金额减进口金额”、也就是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狠狠跌了37%。这
个年增率衰退数字,是继2010年第一季(负48%)之后,34个季度以来的最惨纪录。
今年上半年,台湾贸易顺差总额还能维持11.5%的成长率,但经过第三季之后,前三季累
计顺差金额竟较衰退将近10%,这也是10年来最悲惨的前三季衰退幅度。
“出口创新高、顺差却衰退”,这样的怪象,背后的意义不容忽视,台湾自21世纪以来,
长期透过压低汇率、刺激出口以带动经济成长,这项用“贸易顺差”当作经济成长动能的
作法,恐怕走到瓶颈了。而这也正呼应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在2个月前被各界忽视的提醒
,一道关于“内需”重要性的预警。
8月29日,央行发布《台湾国际收支资金净流出的说明》报告,针对台湾长期资金净流出
的现象做说明。8月29日,央行发布《台湾国际收支资金净流出的说明》报告,针对台湾
长期资金净流出的现象做说明。
央行明确呼吁:扩大内需引擎
报告中这么写着:“经济仰赖外需易受国际景气波动冲击”、“当前全球贸易冲突升温,可能冲击全球贸易量及经济活动C扩大内需引擎,可适时减缓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
影响”。经济仰赖外需,基本上就是仰赖“进出口贸易顺差”。这份报告央行明示台湾经
济过去走在“外需优先”的路线上,也呼吁著台湾未来必须思考“内需”这条新路线。
这不是央行第一次拿“内需”作文章,但,这是央行最明确也最急迫的一次呼吁。
2015年8月,全球经济疲软,时任央行总裁的彭淮南提出《当前台湾经济成长动能减缓原
因与对策》报告,提到“建议扩大财政支出”。在GDP(国内生产毛额)的计算公式中,
政府支出就是属于内需的一环。
《经济学人》:台湾不能再依赖出口
摊开央行在报告中引用的数据,比较台湾与其他亚洲三小龙将近20年来的经济路线与成果
,的确,2008年前、后相比,台湾是四小龙之中唯一一个经济成长率衰退超过2个百分点
的国家。
“台湾经济,真的必须调整路线!”郭世明笃定地说。他是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资深
新兴市场编辑,2009年2月,这本杂志以专文点名台湾是“全球最丑经济体”,报导的第
一句:“台湾是全世界最仰赖出口的国家!”
贸易战火起,低汇率政策无以为继
相对于2009年初《经济学人》给台湾的“全球最丑经济体”封号,这一回,郭世明用更加
强烈的字眼提出他的观察:“台湾正走在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上!”他接受本刊采访时这
么说,“若只想依赖出口,这样的经济路线迟早会走不下去。”
“你们的贸易顺差,竟然能占GDP的13%,这是很夸张的数字。”郭世明用数据表达他对
台湾经济结构的诧异。
以美国10月18日最新公布的外汇政策报告来说,美国现阶段衡量汇率操纵国所采用的三项
指标,台湾只符合其中一项“经常帐顺差占GDP比重超过3%”,台湾因此未被纳入汇率操
纵榜,是继去年10月被除名后连三度未上榜。这样的结果虽然值得高兴,但背后仍藏有重
重隐忧。
“同样路线再往下走,台湾最大的危险,就是靠出口能换到的利益越来越少,而理应取而
代之的‘内需’产业,却没有得到充足的发展。”郭世明说出他的结论。
换路线、拼内需,这是央行与《经济学人》给台湾经济的共同解方。但是,怎么换?怎么
拼?
瞄准8月底央行那份13页的艰涩报告,9月11日,央行理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陈旭升
发表《草包族经济学》一文首先给予肯定,“央行能体认到‘台湾经济过度仰赖外需’这
样的问题,实属难得。”
大炮理事:央行难道不该为过度仰赖外需负责?
但是,话锋一转,他质疑这个经济问题“孰令致之?央行该为此负起怎样的责任?央行该
如何透过货币政策解决这个问题?”
9月,作为对陈旭升《草包族经济学》的回应,央行提出一份《补充说明》,但在报告中
首度表示:“台湾出口以中间财为主,出口对进口的引申需求大,因此,汇率变动对进口
的影响将抵销其对出口之效果;整体而言,汇率对贸易余额之影响不若以往。”
央行所说的,正是台湾为何不适合一味地用低廉汇率刺激出口的关键。
明明是已开发国家,却守着落后国家思惟
郭世明挑明了说:“货币十分廉价,汇率持续被压低;这或许是为了刺激出口,但,完全
忽视内需市场。”
但台湾在外销转型成内需导向的过程中,断链了。我们经年累月的贸易顺差,没有反映在
货币价值上,而是堆积在央行行库里成了外汇存底,汇率因此处在同样水位,成为别人眼
中的“廉价货币”。
过去,低汇率政策成功刺激台湾经济起飞,这份成就有目共睹,但却继续用出口导向的低
汇率思惟打造台湾的经济样貌。结果就是:我们拥有成熟的出口产业,汇率却停留在新兴
市场的状态,内需产业无法成长茁壮。
汇率低廉,人才外流罪魁祸首
新台币汇率究竟有多廉价?最好的例子便是如今大规模外流的人才。台湾薪资水准长年停
滞,是不争的事实,但若要让年轻人决定出走,除了薪资,也必须考虑汇率因素。
“在台湾起薪大概30多K,但来香港同样的工作却是2万港币起跳,如果可以留在台湾工作
,谁会不想?”这是一位在香港从事金融业的年轻人的心声。台湾身为一个拥有成熟产业
的贸易顺差国,货币的确有升值空间,也应该升值,但我们却政策性地把汇率压低了。
一篇由陈旭升所撰写的论文《Exchange rate undervaluation and R&D activity(汇率
低估与研发活动之关联)》提到,“‘汇率低估’会让本土企业进口机器设备的成本提高
,企业为了压低成本,只好降低投入研发设备的意愿;当企业研发裹足不前,将不利于国
家整体科技发展,最终使经济成长出现趋缓、停滞的现象。”
全球最丑经济体,十年来依然故我
10月26日的那场研讨会上,过去针砭央行不遗余力的央行前副总裁许嘉栋便表示:“有看
到央行作风在转变,这是很好的一个转变。”
回到2009年2月《经济学人》给我们的“全球最丑经济体”封号, 10年后的今天,《经济
学人》再次提出了他们对台湾的看法:“出口产业成长停滞、内需产业无法振作,台湾正
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这一次,我们下定决心要做出改变了吗?
作者: Ruminative (沈思火)   2018-10-31 16:32:00
白痴经济学家
作者: brennen (kofola)   2018-10-31 16:48:00
内需低就是低薪+高房价+少子化,完全环环相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