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宋承恩专栏:面对去主权化 台湾必须采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8-23 19:52:16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宋承恩专栏:面对去主权化 台湾必须采取全新的战略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6742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上报upmedia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2018年8月,蔡英文出访巴拉圭与伯利兹,途中并过境美国,受到高规格接待,回程并进
入美国航太总署(NASA)詹森太空中心参访。甫返回台湾,21日早晨外交部即召开紧急记
者会,主动宣布与萨尔瓦多断交。同日中国并与萨国建交。一般认为,背后是中国挖墙角
,以报复台湾的国际活动,特别是在美国《台湾旅行法》通过之后,与台湾官方互动的加
温。
精算下的打压
中国打压台湾,不是新闻。它对台美互动所设下的“非官方”红线,也广为人知。值得注
意的,是中国自蔡英文政府上台后,压迫台湾手法的强烈、急遽、全面与灵活。观察中国
台湾关系的任何事件,必须从总体来看,并精准评价其政策与法律意义,才能理解台湾应
该采取的对应措施,并检视蔡政府“维持现状”政策,是否足够。
表面上,一切是由蔡英文没有在就职演说中接受“九二共识”开始的。但那只是个幌子,
给台湾内部支持中国立场者攻击蔡政府的话术。蔡英文当选之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16
年2月在美国公开呼吁台湾新的执政者“以自己的方式表明愿意依照‘他们自己宪法’继
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蔡就职演说中的“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并无二致。
虽然王毅的说法,在他们内部压力下,不再提及,但也显示若是双方有意愿良好互动,政
治模式不是只有一种。缺少的,从来不是政治方程式,而是相待的态度与图谋。当时一干
政治人物,往来两边的商人艺人,同声疾呼接受“九二共识”,将关系的急冻,归咎于台
湾方面,至今改不了事事合理化加害者,责怪受害者的惯性。“九二共识”如今安在?新
的通关密语已改成“两岸一家亲”,并得到中国央视的最新认证。这显示一切只是国际权
力的倾轧,话术是为了背后更大的政治目的。
在刻意寻衅下,中国祭出一连串对付台湾的手法:有些是明显而强烈的,例如阻止台湾参
与国际组织(策动世卫组织(WHO)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不再邀请台湾出席大会);抢走
台湾的邦交国(圣多美普林西比(2016年12月)、巴拿马(2017年6月)、多明尼加(2018年5
月1日)、布基纳法索(2018年5月24日)、萨尔瓦多(2018年8月));策动国际大学体总内部
人员强行将“台湾”改名为“中华台北”、压迫国际奖项、连锁饭店、民航公司将“台湾
”改名为“中国台北”;策动区域性运动协会以政治理由取消台中市东亚青运举办资格。
这些风风火火,意图彰显中国力量的强大,对照台湾原本的国际弱势,塑造出唯有跟中国
配合才有生路的印象,买帐的人还不少。这些人忘记了,国际来往不是只有拳头与金钱,
还有尊重、道义跟可信赖度,更不要说枉称中国者,忘了祖宗对王道与霸道的区分。
有些手法,则是包装着软性、施以优惠、顾生活、给人民便利的外衣:例如打着“惠台”
大旗,意在吸引台湾人前往中国就业、生活、企业前往经营的措施,透过人的流动与社会
生活的融合,促进统一的目标。相配合的,是单方发给在中国居住工作就学台人“居住证
”,编码与制作技术与中国公民身分证相同,以便利为诱因,套上自愿申请的外衣,将原
本在国籍与户籍上与中国无涉的台湾人,转化为中国国民,实施等同的待遇。
在媒体广称的便利以外,被掩盖的是课予义务(例如纳税)与对人管制的层面,例如中国
为了控制自己的人民,所精心构筑的高科技监控体系,将人的一举一动、任何出入消费行
为、社会信用,乃至言论表达与思想,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在中国生活的人,必须随时
清楚自己行为与表达的界限,一旦逾越,当权者必然让你知道后果。在中国,人没有表意
的自由,也没有不表态的自由。
被遗忘的,还有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向来主张台湾人是它的国民,不论在第三国(例如案
发在肯尼亚或菲律宾的跨国嫌犯遣送),甚或在台湾(例如李明哲案)。中国主张台湾人为
其国民,对其实施监控与管辖,将因台湾人自己去申领居住证,更形强化。台湾大众健忘
,易受宣传影响,只看眼前利益忘记历史教训的特性,中国掌握甚深,运用有方。
中国对台湾的种种措施,很少人像拼图般一片片,拼凑出完整的图像加以观察。更少人注
意到其细致化与包装方面的进化。近来中国力量的运用,已经是经过精算,以极大化对台
湾政治的影响。很少人注意2018年5月1日才策动多明尼加与台湾断交,为什么在23天之后
,又发生布基纳法索的断交事件。但若是了解到5月8日,WHO证实未邀请台湾参加该年大
会,人民对中国的蛮横正在气头上,而2018年5月23日又是中国给各国际航空公司将台湾
更名的原始期限,不少国家对中国将其政治正确强加诸于跨国企业,多所批评。在该时点
拿邦交国下手,除了告诉国际中国是老大以外,转移批评与舆论焦点的意味浓厚。发给台
湾人“居住证”的制度,也是经过精心设计:不以取得中国户籍为要件,摆明针对台湾两
岸条例的规定而来,同时先制性的释放评论或讯息,削弱台湾政府施以反制措施的可能。
8月21日的萨尔瓦多断交,则是惩罚蔡英文的国际活动,亦有人说是为了转移美中贸易战
失利的可能批评。
去主权化
这些事件背后,共通的主轴,是对台湾进行“去主权化”:彻底否定台湾的国家地位,将
过去对台湾的领土主张,以及对台湾人的国民主张,在国际与双边场域,以单方的措施予
以实现。
制度的差异与“去主权化”,是评价中国对台湾种种措施的重要背景:论者或有将“居住
证”比拟台湾人在美国所持有的绿卡,却忽略了美国对台湾没有领土主张,对台湾人没有
国民主张;也有将两岸条例的户籍单纯以技术的角度理解,却忽略了在两岸法制,户籍具
有替代国籍的管理意义,为的是维持国民归属单一性不受破坏;说台湾应该心胸宽大,不
要阻挡台湾人参与中国公共政策的形成,是对中国对公共生活参与的层层控制,视而不见
。这些以自由民主社会为默认,貌似堂皇的说法,放进中国没有政治自由、极度的监控,
以及对台湾的否定主权,全都经不起检验。
谈“去主权化”,是默认台湾已拥有主权。不可否认,现实上台湾的确以国家的姿态存在
,并且于过去近七十年,行使事实上的主权。在历史上,台湾从未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的统治。经由民主改革的过程,以和平的手段,由过去不具民主正当性的政权中演进,透
过政治与法制的改革,逐步建立经由民主原则所产生的政府,以法治进行良善管理,赋予
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对权利侵害保障司法救济,与威权统治具有不同性格的国家。
台湾之所以不被国际承认,除了历史的吊诡、威权政权的僵固以致错失机会以外,还有中
国固守下的国际制约,以致历来的台湾政府,除了李登辉的特殊两国论外,从无机会清楚
主张自己是有别于中国的国家。
从事实的角度,从未存在“一个中国”的状态。中国政权极力反对且污名化“台独”,但
事实上,“台独”已存在近七十年,并成为区域与国际和平秩序的一部分。“一个中国”
,反而只是中国政权的政治符号与呓语,随着时代的需要,以不同的面貌出现,以满足各
该时点的政治目的。需要证明的,不是台独,而是“一个中国”。“现状”就是台湾独立
,且在名义与国际承认以外的各种方面,具备完整的国家特征。不经台湾人民未受压迫,
真实表达的同意,剥夺或削弱台湾的事实独立,就是改变现状。
过去两年多来,我们眼见中国凭借军事外交实力与市场力量,意图将“一个中国”的神话
,落实于现实之中。对台湾“去主权化”的作法,赤裸裸的表现在越过台湾政府,以强制
性或威胁性的手段,单方将台湾纳入统治,仿佛真有“一个中国”。有些措施是象征性的
,用意在挑衅:例如在其新护照上印制日月潭图像;战机及航舰编队常态性绕行台湾,放
话收复失土,意图军事威吓。有些则是以强制性手段实施,例如以司法措施将台湾人等同
其国民,行使刑事管辖:在第三国将台籍嫌犯强行移送至中国追诉审判;对于李明哲论以
颠覆国家政权罪并“剥夺公民权利”。有些则是施以小惠,配合铺天盖地的宣传夸大好处
,全然不提加强监控或极糟的人权状况:例如以生活便利换取国民化待遇。共通的特点,
是不与台湾政府往来:例如过去曾尝试就经济整合事项,与台湾政府达成服务贸易协定的
方式行之。遭遇政治阻碍后,转而以单方措施的方法祭出。
在“去主权化”的背景下,台湾政府自己采取怎样的对应措施,成为极度重要的问题。只
有台湾政府自己,可以防卫自己。若是不积极因应,台湾政府不但会更加边缘化,也使自
己的人民必须直接对应中国的措施。学者长期关注的“中国因素”研究,已点出台湾人民
必须在生活各环节,直接面对中国的情境。此种趋势不加抑止,不待中国以武力或其他方
法实际上控制台澎金马,台湾生活各层面已经必须考虑中国的态度,形成“未统先治”的
怪异状态。在政治言论或表态上,这已经是进行式,看台湾政治人物、企业、艺人的言行
即知。
由以上总体的观点,中国对台湾去主权化的动作,可以视为对台湾态度的不断测试:若达
到实际上削弱台湾政府的目的,固然遂其心意;若是遭遇抵抗,则发动舆论预先给蔡政府
扣帽子,说她“独断独裁”、“侮辱军公教”、“亲美远中”、“去中国化”、“推动法
理台独”,把顾忌舆论看风向治国的台湾政府吃得死死的。这些指控有事实根据吗?民进
党政府真的对中国强硬了吗?若是看证据,民进党政府不但没有“推动法理台独”,反而
容让中国处处剥削台湾的国格缺陷。
维持现状政策还能维持?
蔡英文在2016年总统大选竞选期间,特别是2015年访问美国前后,提出“维持现状”作为
处理对中国政策的纲领。她一再重申,“维持现状”是目前台湾内部的“最大公约数”,
并呼吁国人以此为基础,团结对外。即使在中国一再压迫之下,蔡英文仍主张“不会走回
对抗的老路,但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面对外界质疑“维持现状”政策下,台湾采取守
势以致自我退缩,蔡英文回应,“维持现状”不是不解决问题、回避问题,而是在区域局
势变化当中,把握时间来从事各项改革,让台湾更强大、更有实力,并对外宣传国际肯定
她坚毅有定力,维持稳定的两岸政策。
首先要商榷的是,“现状”究竟指什么。蔡英文就职时说,指的是“台湾民主及台海和平
现状”的事实状态,却未直接处理台湾与中国的法律定位,顶多就是称“中华民国(台湾
)”,在受迫时直呼对方“中国”的政治性表态。但她所谓“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
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处理两岸事务”,非常明白的把调整国家与对应中国的定位
,排除于政策选项之外。面对独派的质疑,则由赖清德院长以“务实台独主义”,以及民
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中,“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名字叫中华民国”,加以说明。一再强
调“不挑衅”,甚至把调整国家定位此一攸关人民生活方式的大事,视为惹恼中国的禁区
,与中国对“台独”的污名化,相去不远。
甚者,政治人物惯性地把国家定位问题,当作向对方释放“善意”的工具:一下释放“在
不设政治前提与对等原则下,愿意与对岸领导人会面”;一下又说不放弃中国市场。对于
民间发起的东奥正名公投连署,极端冷漠,甚至说依照“洛桑协议”,台湾的名称就是“
中华台北”,完全不顾其历史背景,也忘了“洛桑协议”的一方就是我们自己。
释放这么多“善意”,如此顾“现状”,换来了什么?相应的“善意”?中国宣传系统铺
天盖地把蔡英文打成台独总统,连过境美国买杯咖啡,都会把台独病毒带给企业,主动表
白仍受打压。在台湾发生的大小事,从大学校长选举、教科书与课纲修改、转型正义,到
民主运动,中国事事都有意见,都认为执政当局在搞台独。中国对于台湾,在国际打压,
在内部兴事,未曾停歇,还越演越烈。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可以忍受邻国干预自己内部事
务至此?
其次,执政党必须理解,“维持现状”不是没有代价的。不处理国家定位问题,其实是不
断自外于国际法的保护。这代价是由台湾人民负担;拖延不处理,自以为在“释放善意”
,其实只是让台湾人民负担更多的代价,迈向更不确定的未来。在中国自第三国大规模声
押遣送台籍嫌犯,政府不站出来指责中国违反国际规则,也不积极给第一线外交人员支援
。在李明哲案中,政府不出来质疑中国的管辖权基础,也不积极争执台湾人民不是中国公
民,对于民间的声援活动,保持距离。对方自然得寸进尺,在国际上用台胞证削弱中华民
国护照的效力;在其国内号召台湾人去领居住证,模糊国籍界限。这件事还有退让的空间
?难到要等台湾人民出国时习惯带台胞证?那时再处理,还来得及吗?
“维持现状”,自我排除界定国家定位的第三个行不通之处,是让政府面对中国连串的打
压,没有整体战略,反而陷入片断式、零碎化的因应。面对中国单方启动 M503南向北航
道,民航局采取个别劝阻,每天电话提醒航空公司的策略;对于中国压迫跨国民航业者改
名,交通部长想出对其客机施以禁停空桥,调整时间带等不利措施。这些想法,只看到表
相,没有看整体,作法也备多力分。中国对台湾的打压,已经到了必须以宏观战略,总体
因应的程度。破碎化的处理,效用不大,
采取全新的战略
面对中国去主权化的威胁,台湾必须采取不同的策略,必须有效,切中中国的痛处。最基
本的,就是将国家定位,以及相对中国的主权主张,恢复为政策选项。
既然是冲著台湾主权而来,就必须以维护主权的方法,加以应对。执政党对此,不能再口
惠而实不至;不能一再说“不再忍让”,却拿不出具体作法,反而自我设限,将对中国主
张主权,乃至国家正常化的工程视为禁忌,实质上协力将台独污名化。
这并不是新的概念,更不是极端的作法。作为台湾方面的底线,其实向来都在。陈水扁时
代的“四不一没有”,是以中国无意对台湾使用武力为前提要件。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与
中国的问题,也是美国向来的政策。在美国国务院最新的声明中,已将对台湾人民安全、
社会或经济制度的胁迫,包括采取杯葛或禁运等作法,都视为以“非和平手段”决定台湾
未来,[15] 讲的就是过去两年多来的去主权化威胁。
论者常说,中国不在意台湾的民意,是错误的。中国不再“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是真的,
但那是因为中国不再容让台湾民意自然形成,改采单方介入的作法,试图以收买、威吓、
宣传、甚至不惜造假,影响台湾民意。否则,中国为什么如此在意台湾的选举、统独的民
调、祭出吸引年青人的措施,极力宣传并实施人民层次的融合?事实上,中国极度注意台
湾人民的国家意识,特别是相对于中国的主权主张。如同本文所述,其根基就是台湾事实
上的主权地位,以及只差正式宣称的法理上主权地位。
此时以捍卫主权出发,思考反制中国的措施,不会被国际视为挑衅或破坏现状。中国崛起
的过程中,各方面霸道,破坏国际规则与秩序的行为,已引起国际不安与愤怒。各国都清
楚,挑衅或破坏现状的是中国,台湾的相应措施,只是为了自我防卫,以维护自由民主体
制,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的选择,不是为了与国际联手抑制中国。在这方面,执政者必须改
掉看媒体治国的习惯,以宏观处理台湾的未来。总不能在国际一致认定中国破坏现状的情
形下,台湾自己仍纹风不动,任由中国予取予求。
在作法上,必须精准,必须让中国知道,若是以侵略削弱主权的手法而来,台湾必定回应
以主权伸张。长程的策略,是正式以国家对国家的姿态,面对中国,并寻求国际社会的承
认,以及国际法的保护。至终,人民与国际会认知,这才是符合现状的正常应对,也才是
海峡和平的途径。这也跟终极的统独无关,台湾人民要的,只是不受干预,决定自身前途
的自由与选项。
在台湾的民主体制下,这是人民对执政者的付托,不论谁执政。
4.附注、心得、想法︰
台湾最大悲剧就是是
离中国太近
离美国太远
作者: Marchosias (living mob)   2018-08-23 19:53:00
推动台美领土交换 台湾换曼哈顿
作者: nnkj (井上吃鸡)   2018-08-23 19:53:00
不想当兵 不要讲自己捍卫主权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8-23 19:56:00
敝人有当兵 不过不是主战兵种
作者: rushhour (等待夏天的海风)   2018-08-23 20:00:00
讲那么长,台湾有哪些手段反制?推独立公投?那要不要先恢复征兵制再加上动员令?
作者: kenro   2018-08-23 20:15:00
前面说的不错 但最后还是没说要怎么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