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3234346
中国崛起 欧洲卸任高官纷纷投入北京阵线
2018-07-04 16:30中央社 伦敦4日综合外电报导
彭博(Bloomberg)报导,不少欧洲政治人物无论是在任或离开岗位后,都对中国的崛起有
一定贡献,包含英国前首相卡麦隆以及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
卡麦隆(David Cameron)自2010年出任英国首相,直到2016年因脱欧公投失利引咎辞职。
担任首相期间,他便将焦点放在中国,加强中英双边贸易和投资关系,并同意中资投入辛克
利角(Hinkley Point)的核电项目,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
2015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英时,还与卡麦隆一起在足球场上玩自拍。2年后,卸
下首相职务的卡麦隆主掌一项高达10亿美元,作为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基础建设的计画。
同为欧洲前重要官员、曾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与欧盟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普罗迪(Romano Pro
di),今年则当选新一届的博鳌论坛理事。同时,他也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与董事会
成员。
另外两位法国前总理哈发林(Jean-PierreRaffarin)与德维勒班(Dominique de Villepin
)目前也都在与中国相关的机构内担任要职。哈发林是法中基金会战略委员会的成员之一,
这项组织集结了中法两国的知名人士,赞助者是中国银行。哈发林同时也是博鳌论坛理事。
德维勒班在法国前总统席哈克(Jacques Chirac)任内担任总理,从那时起他便时常对中国
事务提出评论,并透过他的德维勒班国际咨询公司(VillepinInternational)替中企扩张
国际版图提供建议。
除了上述几位前总理,曾在2010年至2015年间、卡麦隆的中英黄金时代担任英国副财政大臣
的亚历山大(Danny Alexander),卸任隔年被指派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副行
长。
此外,德国总理梅克尔第2届内阁成员罗斯勒(Philip Roesler)离开政坛后,则被任命为
海航集团旗下位于纽约的海南慈航基金会的执行长;德国前国防部长夏平(Rudolf Scharpi
ng)旗下的夏平战略咨询交流公司(RSBK)则长期接触中德两国决策者,并投入中德经济论
坛,专注于一带一路项目。
丹麦前总理暨前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曾
警告,要对抗中国的崛起,欧洲必须做好准备,防止更多人加入中国阵线。此一左右为难的
议题可能将在7月揭幕的中欧峰会讨论。(实习编译:戴美龄/核稿:徐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