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叶宜津“国际接轨”说对了?ㄅㄆㄇ模仿

楼主: oftisa (oo)   2018-03-09 02:49:22
ETtoday
叶宜津“国际接轨”说对了?ㄅㄆㄇ模仿日语假名 抛弃台语拼音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308/1126357.htm#ixzz59BQkFn9N
民进党立委叶宜津提出废除注音符号ㄅㄆㄇㄈ,改用罗马拼音让台湾可以与“国际接轨”
。但各位知道吗?其实注音是章太炎参考日文假名所创立,采撷汉字的部首与偏旁,制定
一套国语发音符号系统,1918年被教育部参考推出39个符号,经过删减变成现在37个注音
符号。
1894年清日甲午战争之后,章太炎因学术意见之争,在1899年逃到日本,接触到日本假名
拼音后,才发现到汉文化的切音表音系统极为不足,而当时用汉字来注音的方式也很不方
便,他就把脑筋动到假名拼音身上。
章太炎为了改善中文字“无音可读”的缺点,参考日本假名拼音的方式,尝试把中国字偏
旁简化成音符,1908年以中文篆体书法为基础,设计出36个“纽文”和22个“韵文”,还
被刊登在《民报》第21号里,受到更多人注目,才有今日的注音符号。
教育部为了统一国音、推动国语(普通话)运动,1913年成立“读音统一会”,周树人、
朱希祖等章太炎弟子就提案以“纽文”、“韵文”为基础来制定音符。国民党元老吴稚晖
就从声母、韵母、介母三个部分着手,挑选出简单易懂的符号,作为拼音的基础。
最终在1918年颁布“注音字母表”,一共有39个符号,之后再删减3个方言“万”(v)、“
兀”(ng)、“广”(gn)拼音符,再新增“ㄜ”,才有现在常用的37个注音符号;不过也是
去除方言拼音的关系,从此注音符号完全跟方言脱节,台湾开始进入了只能说国语的时代

吴稚晖1930年1月以主席一职在北平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他以“只适用注音,不适合造
字”的理由,将“注音字母”的名称改为“注音符号”。而现在的注音符号“ㄅㄆㄇㄈ”
排列顺序、“一声、二声”的声调设计,都不在1918年11月颁布的“注音字母表”中,而
是陆续调整的结果。
另外,闽南语有“台罗拼音”,客语有“客家语拼音”,原住民有“原住民拼音”,这些
罗马拼音法都是在教会的推行下开始发起,并获得教育部的修订公布;而值得注意的是,
经过教育部、国语委员会的修订后,闽语的公布在2006年、客语在2008年,原住民语在
2005年,都是国民党执政时期。
作者: goetze (异教神)   2018-03-09 07:57:00
恭喜本日笑话文得主入围
作者: lucandy09 (LUC)   2018-03-09 08:25:00
干忘记先看id,竟然把这篇看完了,赔我时间
作者: mrlcoco   2018-03-09 08:30:00
秀下限的立委下次别选 不然会显得选民水准不够好
作者: sankidd (lahow)   2018-03-09 09:05:00
用这个国际接轨本来就是笑话。日本跟韩国也跟国际接轨啊哈哈哈,通篇无重点。
作者: mocear (莫西亚)   2018-03-09 10:48:00
五十音本身就是字,注音符号只是表音用的耶
作者: poolplayer (喜欢台球)   2018-03-09 11:05:00
脑袋没接轨 期待做的事能接轨? 见鬼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