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杜特蒂靠拢中国 打击美国在亚力量

楼主: amraam (先进中程)   2016-12-08 23:03:11
https://goo.gl/8LtLnx
菲国新总统尝试在大国之间平衡换取经济利益
Vincent Kolo,中国劳工论坛
美国奥巴马政府于2011年推动“重返亚洲”政策,强化在东亚的势力。但这个政策随着狂
人总统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带领菲律宾一百八十度转向靠拢中国,将可能受到严
重打击。杜特蒂于十月访问北京,这个新任总统在人民大会堂宣告:“美国已经失败了。
我现在会跟随你们的意识形态。”
不过,使杜特蒂靠拢中国的显然不是“意识形态”,而是金钱。中方对此也并没有任何幻
想,并且对这位新朋友重金厚赏。两国政府签署了总额240亿美元的协议(当中包括150亿
的投资和90亿的借贷)。这并非临时达成的协议,据报双方自杜特蒂于五月胜出大选后已
经开始谈判。
反美言论
杜特蒂的言词往往火爆而难料,并且需要其内阁成员及后“澄清”。新加坡的菲律宾专家
佛朗哥(Joseph Franco)称:“杜特蒂就像是没有核弹的金正恩。”杜特蒂加大对其前
宗主国的言论攻击,甚至将奥巴马称作“婊子的儿子”,并指控中情局企图暗杀他。他宣
布停止与美国在爆发主权争议的南海进行联合军演,并要求美军在两年内撤出菲律宾。
各个评论员,尤其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谋略者,正慌忙分析杜特蒂将会靠拢中国的程度。即
使是东道主中国也对他表示与美国“分离”的言论感到惊讶。《菲律宾星报》的评论戏称
:“中国是不是给了杜特蒂太多茅台了?”中方以红地毡高规格迎接杜特蒂,七个政治局
常委中就有四位接待了他,这并非一般“小国”领袖所能享受的待遇。主人家甚至不介意
他将习近平的名子误读成“近习平”。不过,中国肯定会密切留意杜特蒂的言辞会否转变
成真正的政策。
在离开中国返国的第一天,杜特蒂就已经开始倒带,并称“分离”不代表与美国“断交”
。他称:“(跟美国)维持关系符合我国国人的最大利益。”一个星期后他到访东京,向
属于美国阵营的日本政府表示出不同的话语:“你知道我早前到中国访问。我想跟你保证
我们之间只谈经济。我们并没有触及军售、驻军,也避谈联盟、军事或其他议题。”
为了钱而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的杜特蒂对日媒说:“(东京和马尼拉)对待中国的立
场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应该携手合作。”
多面下注
区内各势力之间的博弈正在变得如火如荼,而杜特蒂正正利用自己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的战
略位置来向各方捞取经济利益。他试图在美国、中国、甚至如日本等次要力量中平衡。这
也是他在国内派系斗争中巩固自身力量的手段。
这并不是什么独特的伎俩。其他东南亚国家近年来也(较低调地)采取类似策略。缅甸反
方向地从中国投向西方,以获得更优厚的待遇,并避免过度依赖北京。泰国,和最近的马
来西亚(其总理纳吉也到访了北京)也都从美国部分地转向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正如上文所说的,中国的领导层对此并没有任何的幻想。当然他们欢迎杜特蒂所带来宣传
方面的宝贵胜利,但他们也会小心翼翼,一如以往循序渐进地向菲律宾提供资金和资源。
在北京达成的协议主要是以备忘录形式的,而实际落实时很可能会是分阶段和有条件的。
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许多的评论都反映了这种怀疑情绪,有人甚至将菲国总统的“脱美论
”比喻成最近上海有许多夫妇为了获取房贷优惠而办理离婚。
美国政府虽然表面上低调回应杜特蒂向中国的靠拢,但亦被迫要重新检视其在亚太地区的
策略。“重返亚洲”或华盛顿所称的“再平衡”,是一个为围堵中国的多方面军事、外交
和经济方针。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亚洲区内一系列的军
事化和国与国冲突。在2011年美国推动“重返亚洲”以来,该地区占有了全球军购总额的
46%。
美国的亚洲政策包括了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TPP),这是一个排除中国的超
级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协定。TPP的真正目的是作为美国外交的武器,正如美国国防部长卡
特所说:“对我来说,通过TPP和建造另一艘航空母舰同等重要。”但即便是TPP现在也在
世界经济“反全球化”(保护主义)的浪潮中变得势危。
“中国正在得势”
菲律宾是美国帝国主义在该区最久远的军事盟友,和台湾与日本都是处于第一岛链的地理
位置,使其“重返亚洲”策略的重要支点。杜特蒂上台后菲国突然亲中是美国帝国主义的
重挫。
《悉尼晨锋报》的国际版主编赫齐尔(Peter Hartcher)形容这是“亚太地区力量平衡的
一大转变”。至于中国的投资承诺,赫齐尔表示:“在战争中击败西班牙以后,美国在
1898年以2,000万美元向西班牙买下菲律宾。就算算上通涨,这只相当于今天约50亿。区
内霸权四起,大国争相笼络小国。而以现时来看,中国正在得势。”(《悉尼晨锋报》
2016年10月24日)
而《印度时报》的赞达(Nayan Chanda)亦表示了类似立场:“菲国的倒戈是亚洲权力游
戏的转捩点…自2008年开始西方经济衰退的兆头,以及最近的政治动荡──从英国脱欧到
川普──都增加了对中国霸权崛起的必然性之感。”
区内局势将会变得更加紧张,美国新任总统很可能会增加在南海的海军部署,并尝试强化
与其他区内角色的关系。日本执政自民党的高级成员牧原秀树称:“我们需要越南以及其
他南海周边国家加入到我们的阵营来。”
中国的财政力量──强弩之末的征兆
中国政府正利用自身的外交与军事手段来抗衡美国势力,并以借贷、基建项目以及连结中
国与亚非欧60多个国家的“一带一路”计划作为“软实力”。被称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的“一带一路”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正在债务中沉沦,导致财政过度扩张的危险。
中国占有的海外发展债务超过7,000亿美元,比六个西方支持的跨国机构(世界银行、亚
投行等)还要多。根据《金融时报》的一篇报导,这已经迫使中国官员“重新详细估算”

从委内瑞拉到津巴布韦,红灯都已经在亮起了。北京正在对各债务国收紧旧债,而大宗商
品价格下跌,使得中方要求增加作为回报支出的石油或矿产,因为大多数债务都是与这些
资源挂勾的。中国支持的基建项目许多都已取消,或在财政超支、资金问题和政治压力下
陷入困难。陷入了这样景况的包括了泰国、印尼、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的高铁项目──后者
甚至是前总统查维斯生前所号称的“铁路上的社会主义”,而项目亦遭到全面放弃。
坏帐的上升也是北京在2015年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原因,该机构由57
个国家组成,包括大多数的西方国家(除了拒绝参加的美国与日本)。通过亚投行,北京
希望可以使其借贷业务“正常化”,并可以与国际货币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等其他帝国主义
机构看齐。
中国政府正面临空前的压力,经济增长在放缓,而债务及工业产能过剩数字再创新高。中
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自身国内市场,因此需要向海外输出剩余的生产,但是全球
资本主义危机与保护主义的抬头却成为了此条道路的障碍。当局的解决办法是以大型基建
协议来输出资本,但这充满著财政和政治风险。
杜特蒂赌上了个人名声,希望将部分潜在的“一带一路”资金带到菲律宾(此前菲国错失
了这一机会),他假设新的铁路、发电厂、机场和海港能够刺激经济,并巩固自己的政治
根基。其工商部部长罗帛示(Ramon Lopez)指,数以十亿美元计的中国资本投资将会带
动该国自马可斯独裁政权以来最大型的基建扩展。
杜特蒂访华团的成员代表,反映出其与部分菲籍华裔资本家的结盟,这些资本家希望藉著
增加与中国经济的联系来获利。但是,中国投资项目在许多国家触礁,马尼拉的热情亦应
该有所缓和。再者,杜特尔特之后访日,也显示出他正在走钢线,若然菲律宾与中国走得
太近,可能会引起日本和美国的经济报复。毕竟,现时日本是菲国最大的外国投资者,而
美国则是第二。杜特蒂能否巧妙地平衡各方还是未知之数。
南海问题
南中国海问题(菲国称西菲律宾海)是中美之间一个重要分歧点。美国宣称该区域为“国
际水域”,这表面上是个好听的中立立场,但实际上代表世界第一的美国海军可以横行无
忌。中国政府宣称拥有几乎整个南海的主权,因而遭到包括菲律宾等其他周边国家的不满

七月,位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就南海问题作出对中国不利的判决,站在菲律宾的一方的
美国获得了舆论胜利。不过此后杜特蒂政府上台后,菲国的政策改变盖过了这个裁决的重
要性。然而,不能排除这些争议不会重新浮上水面,并破坏当下马尼拉与北京的和解路线
。如果排除这一可能,就犯下一些鹰派军事人员的错误。
杜特蒂结束访华之旅的一个星期后,菲律宾渔民被中方允许到有主权争议的黄岩岛海域恢
复捕鱼。这是一个早已达成好的协议,但条件是双方就此保持低调,因此杜特蒂访华期间
并没有任何宣布,而政策的落实时间亦被延迟。这个协议是杜特蒂一个小型但具体的外交
成就,而亦符合中国的政策路线:只要不挑战中国的地位,北京会愿意给予小恩小惠。
中国在2012年夺取黄岩岛的控制,并驱逐了当地的菲国渔民。那是为了向亲美的前总统阿
基诺三世表达不满。这次的政策改变不过是恢复了2012年前的状况,因此对北京来说没有
什么成本可言。这亦不代表中国会撤离黄岩岛,或者放弃主权宣称。
只要不触及两国“讨论底线”的敏感的主权问题,双方有可能可以就共同勘探及开发水底
石油和天然气达成协议。这其实就是菲国前总统阿罗约夫人的政策。但正如过去那样,国
际和国内压力可能令这些计划生变,而两国的政客也会寻求保障自己本国的利益与威望。
动荡不稳的地区
杜特蒂的冒起反映了菲国资本主义长期的社会及政治危机与其“民主制度”的不稳定──
这是个区内乃至全球的趋势。他的支持度仍然高企于70%,是因为他被视为“与别不同”
,打破了固有腐败、低效的建制政治秩序。
实际上他与前任一样,所代表的依然是同一批超级富豪的利益,只是做事手法更为残酷。
杜总统身边尽是前朝的新自由主义经济顾问。他发动血腥的“禁毒运动”,每天杀死44人
,正是在仿效泰国的民粹前首相塔克辛十年前的做法。杜特蒂需要留意一点:他信后来被
泰国军方政变推翻,并流亡海外。杜特尔特的运动使他予人“敢干敢做”的错觉,暂时赢
得了广泛支持。
菲律宾的政治洗牌以及其对东亚政治版图的影响,反映了区内纵使在强劲的经济增长下仍
然动荡不稳。菲律宾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为6.5%,是全球其中一个表现最好的国家。但是
其贫富差距亦是东南亚之最。
这些急剧的政治变化也伴随着美国帝国主义进一步的衰退与危机,自2008年金融危机和灾
难性的中东战争之双重挫败后,美帝一直未能复苏。希拉蕊与川普的总统选举闹剧亦进一
步打击亲美国家和世界菁英的信心,并加剧了危机与失控的局面。
上层分裂
杜特蒂的“靠拢中国”在国内并不会一帆风顺,菲国的统治阶级之间经已出现严重分裂。
当中关键的,是传统上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军方高层正蠢蠢欲动。已经有声音批评就南海问
题商对中国的妥协,并要求弹劾总统。
前总统拉莫斯(Fidel Ramos)辞任杜特蒂的中国特使一职突显了这些分裂。拉莫斯在总
统选举期间支持杜特蒂,并主张对华和解,但亦反对与美国疏离。他是军队前统帅,而他
的辞职是建制当中亲美派所发出的警告。拉莫斯在《马尼拉公报》撰写专栏,批评杜特尔
特上任百日的表现“令人非常失望”。
如果中国承诺的经济支援落空,或者变成了像在亚非许多地方那样的“新殖民主义”,杜
特蒂的对手肯定会煽动反华来打击他的领导。一项近期的民调显示76%的民众对美国“非
常信任”,但却只有22%对中国如此。
菲律宾的工人阶级与农村的被压迫群众需要自己的替代来打破现时这个腐朽不堪的政治经
济制度。因此我们不能够支持资产阶级建制中的任何一派。不幸的是,菲律宾共产党作为
主要的左翼政党却堕入了这个陷阱。该党主张在反美的基础上与杜特蒂组成“爱国同盟”
,纵使他们持有反华立场(过去中共曾是其毛派盟友)。菲共正确地警告中国可能会取代
美国成为“垄断和剥削其国家的巨头”。
社会主义替代才是真正的解决办法,我们需要一个独立于所有资产阶级政客的力量,提出
将经济及天然资源收归民主公营的纲领,并为建立工农政权而斗争。
作者: luuva (驴猫)   2016-12-08 23:28:00
那只好请查维兹转世来台湾了
作者: Neptunium (第九十三号元素)   2016-12-08 23:36:00
啥时的新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