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领域论文都具有高度专业性,要让行外人发掘有相当困难度,
要有效发掘违背学术伦理的论文还是得靠行内人来检举
但若只是找各行内大老来审查,也有可能会形成Trust互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提供诱因让各行专家自发检举或有其必要,
而诱因可考虑用被检举查实文章ImpactFactor(IF)数值一定比率(如80%)直接给予检举者,
供其升等使用
具体做法:
1.由科技部成立可疑论文检举网站,并成立可疑论文审查小组
2.审查小组即时针对pubpeer中已被质疑的我国论文做清查,经查实给予处分并公告
3.开放检举网站供各行专家与研究人员具名或匿名检举可疑论文(审查中不公开)
4.审查小组针对检举做审查,查证属实后视检举时间给予具名检举者奖励(匿名不予奖励)
(1)检举时间晚于pubpeer中发现时间者不予奖励
(2)第一位检举时间后一定期间内(如3天)提出有效检举者,依人数按不同比例分配IF
比方说该段期间有n位有效检举者,则以n:(n-1):...:2:1来分配该文章IFx0.8
第一位检举者分得2/(n+1) x0.8 IF,最后一位分得2/n/(n+1) x 0.8 IF其他类推
5.审查完毕后在网站公告所有检举案与审查结果
6.网站公告所有检举人业绩与所获得的IF,供其未来教职取得或升等使用甚至取得学位
这样的话即便大老们官官相护,不满的甚至已和大老闹翻的研究生可以有个管道揭发,
学阀阶级的破窗效应一旦发生,大老们自然也会加入战局一起互相揭发...
论文和医院评鉴挂勾,评鉴再和健保给付挂勾,根本慷健保之慨,正确的做法是不分层级同病同酬,转诊才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