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98258306928952&id=457915217629934
为“台湾队”,加油!
2004年,雅典。那个陈诗欣与朱木炎为台湾拿下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奥运金牌的夏天。因
为采访的关系,我也在雅典。
虽然看到的不是“国旗”,尽管听到的不是“国歌”,当“中华奥会会旗”缓缓升起,听
到“国旗歌”响彻全场的时候,眼泪还是立刻不自主地掉下来。
那是中华民国参加奥运会以来,第一面的金牌。
场上头戴桂冠的陈诗欣,一听到国旗歌(其实是改过歌词的奥运会歌)开始演奏,立刻举
起右手敬礼,看着他热泪盈眶,所有到场加油的台湾观众,通通站了起来,用近乎发抖的
声音,张口哼唱。
台湾办到了,中华民国办到了,那一刻,那画面,让我对陈诗欣和朱木炎,永远“心怀感
谢”。
那一幕,不只我哭了,现场的台湾人哭了,我想,远在台湾的2300万人,应该也都感动哭
了。
事隔12年,终于,许淑净再度为台湾拿下了金牌,一样的会旗,一样的国旗歌,一样的令
人激动、令人感动。不过这一次,却有更多人觉得,“旗不对”,“歌不对”,“中华台
北”更不对。
国名叫“中华民国”,国旗是“青天白日满地红”,为什么?台湾非得用“中华台北”的
名称,举著“中华奥会”的会旗,去参加各项国际的比赛?
讲白了,政治与体育,永远离不开关系。
“中华民国”参加奥运的时间,要回推到1922年。那时参赛的名称,就是“中国”。然而
,1949年两岸分治,在台湾的“中华民国”与在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都想参
加奥运会,开始了政治的角力。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国际奥会决议两岸都可以派代表参赛,“中华民国”对此无法接受
,抗议退赛。
随后1954年,国际奥会举办雅典年会,决定同时承认两个“中国奥会”,令1956年的墨尔
本奥运,首次出现“两个中国”。但这状况只维持了短短四年,墨尔本奥运后,北京宣布
退出国际奥会,开始一连串的“消灭中华民国”行动。
中共联合苏联与东欧籍会员,在1959年5月的慕尼黑年会上,强势提案,将中华奥会除名
。被除名之后,我国立刻改以“中华民国奥会”为名,重新申请加入。那时国际奥会虽然
同意我们加入,却要求出赛时必须使用“Formosa”这个名称,于是1960年罗马,1964年
东京,以及1968年墨西哥奥运,我们被迫,叫做“福尔摩沙”。
接着,关键的1971年到来。
那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键性的“2758号决议”,大会以76:35票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成为最后一次出现“青
天白日满地红”的奥运会。
在那个汉贼不两立的年代,我们只能选择接受,或是全盘放弃。为了能让台湾的运动员,
继续参与奥运会,1981年签下了著名的“洛桑协议”,确认从此以后,中华民国要以“中
华台北”的名称参与国际比赛,中华奥会的“名称、会旗和会徽”,也在这次的协议中,
予以确定。
花了这么大篇幅,来解释“中华台北”的由来,就是希望大家多想想,为什么台湾会叫“
中华台北”?当年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名称中得有“中华”?是为了“配合中国”?还是因
为“不想配合中国”?用今天的想法去解释当年不该拒绝“福尔摩沙”,其实并不公平。
我在台湾出生,我在台湾长大。
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看到自己国家的选手,用“台湾队”的名称,前往世界
各国比赛,我完全没有“违和感”,我很乐意。
然而,我乐意,未必人人都会乐意。台湾有2300万人,愿意接受用“台湾队”取代“中华
队”的国民,是不是每一个?会不会也同时存在着,坚持该用“中华台北”出赛?不愿看
到我们变成“台湾队”的国民?如果有,对于这些人“不接受”,等未来正式改名后,面
对“不满”,又该如何看待?
尤其,更重要的关键,还不在台湾内部意见的“凝聚”。
就算台湾过半数,甚至过九成的民众都支持改名“台湾队”,国际奥会接不接受?中国势
力会怎么打压?有没有可能反而影响台湾选手出赛?都是充满变量的未来。
“台湾就是台湾,别再说什么中华台北”!
这个口号,有力又简单,任谁看了,都能明白。不过台湾的意愿是一回事,国际的政治现
实,又是另一回事,真的执行“改台湾、进奥运”的动作之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谁也
不敢保证。
当然,在民进党“完全执政”的情况下,民气可用,眼下蔡政府的确是最有本钱“Try看
看”的时候。如果真的担心后果难测,其实也不用等到2020,明年夏天台北市就有一个次
于奥运的“世大运”。明年就先全面改名“台湾”看看,改了究竟会怎样?一试便知。
暐瀚 2016-8-27 de 淡水
#中华台北 #台湾 #洛桑协议 #奥运模式 #福尔摩沙
帮翻译:因为打不过人家,我们只好跪舔求人家能放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