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使反中仇中招来反台仇台
蔡英文总统在2000年担任陈水扁政府的陆委会主委时,就曾率先反对“九二共识”,16年
来从未改变。民进党的党纲及所有的重要决议文,没有一个不是以“台湾与中国主权相互
独立”为基础,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九二共识”。这一次2016年的大选,民进党不是险胜
而是大胜,正处于享有绝对权力、完全执政的蔡英文政府,要其放弃原有的反九二共识立
场,无疑是缘木求鱼、钻冰取火。
蔡总统对大陆态度虽然柔软,姿态也非常谨慎,但她不仅不会接受“九二共识”,反而会
继续创造两岸永久分离的主客观条件。本报很早就指出,检验蔡英文政府两岸关系政治立
场的观察点,不在于她说什么,而是做什么。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一、民进党是
否继续走文化去中国路线;二、蔡英文是否放弃南海U形线的立场。第一点是要切断两岸
的文化历史认同的连结,第二点是要以放弃南海权益的方式来切割与大陆的法理关系,加
入美、日战略防中圈。
其实蔡总统在520的就职演说中,已经给了北京答案。第一、在文化认同上,她要建立“
原民史观”,其意涵是要脱离中华史观。第二、在经贸上,她要“告别”对大陆的依存关
系;第三、在安全上,她要加入美国与日本的“价值同盟”;第四、在南海上,她主张南
海诸岛的主权,但绝口不提U形线。以上四点,没有一点接受“九二共识”,而且是要与
中国大陆在文化上脱离、在经济上冷却、在安全上对抗、在南海上切割。
蔡总统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做了与520就职演说时同样的表述,即两岸关系的
政治基础必须符合台湾民意与民主原则。她及民进党都认为,大选获胜就表示民众不接受
“九二共识”。蔡总统并发展出“天然独”的说法,为其分离主义建立正当性。
但这种思维是站不住脚的,民众把票投给民进党,并非完全是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不认同
,更多是对马英九政府在民生议题上的治理能力不满意。即使对国民党的两岸政策不满,
也不是因为“九二共识”,而是两岸的交流成果并没有让全民共享。几乎所有的民意调查
均显示,民众对于“九二共识”为台湾所带来的安全稳定、外交休兵还是满意的,更有过
半数以上的民众主张应该签署和平协议,为两岸建立制度化的和平机制。
乡土认同是任何人都拥有的天性。“天然台”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认同,但是“天然台”并
不必然等于“天然独”,希望台湾能够有主体性,也并不表示一定要与大陆完全切割。绿
营人士硬要把“天然台”解释成“天然独”,并散播“仇中/丑中/反中”情绪,为“天
然独”创造政治基础。
民进党政府必须了解,将国民党的败选等同于“九二共识”的挫败、刻意将“天然台”诠
释为“天然独”、用被误解的民意为理由以坚持“分离主义”立场、不惜与美日同盟来对
抗中国大陆,这样的做法注定会给台湾带来灾难。但蔡英文政府已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她
对美国的扈从政策并没有得到美国的善意回应,即使放弃了U形线,也没有得到美国的同
情。美国基于自己的战略利益,硬是将太平岛视为太平礁。一叶知秋,民进党政府未来的
4年,注定要成为美、日在东亚的棋子,置台湾安危于不顾,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爱台湾
”?
国民党及台湾支持两岸和平发展路线的民间力量应该奋起,坚持台湾在文化上不脱离中国
,“文化中国”不仅是文化认同,更是台湾与大陆平起平坐的优势;在经济上不需要放弃
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连结的任何机会;在安全上要告诉民众,敌意对抗的两岸关系不可能
给台湾安全;在南海上,两岸应该携手共同捍卫南海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北京才不至
于完全放弃两岸和平的希望。
我们也要提醒蔡总统及民进党,陈水扁曾经希望维系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但在绿营长
期创造的仇中反中社会氛围桎梏下,最后还是走上激进与对抗之路,终至覆灭。民进党再
度执政,两岸实力对比已经翻转,切莫让台湾反中/丑中/仇中情结,孕育出大陆民众反
台火种。
http://opinion.chinatimes.com/20160728006278-262101
民进党对大陆态度趋向不合作,大陆势必有所回应。蔡英文以民意做九二共识挡箭牌、南
海仲裁案太平岛变礁,蔡政府措辞虽严厉,行动上却与大陆切割,明显一面倒向美、日战
略利益。大陆之前的惠台政策是基于两岸“同属一中”,如今基础难觅,相关成果也就难
以为继。
保持两岸关系稳定,致力实现两岸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愿景,遗憾的是,蔡总统希望维持现
状,但现状正在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