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台湾政府须尽力鼓励创新
迎接最动荡年代 解读全球大趋势
( 辜朝明 )
内文:
台湾经济成长最美好的年代可能已经过去。当一个国家从“追赶别人”到“被追赶”,经
济政策更难制定。辜朝明认为,台湾政府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尽了最大努力鼓励创新?是
否提供投资人承担风险的诱因?
六月二十三日英国脱欧公投,为全球经济投下一颗不确定炸弹,股市齐跌、汇市震荡,也
拖累意大利的银行风暴蠢蠢欲动。欧盟成员的变化、美国总统选战,牵动未来局势发展。
政经变量尚未厘清,金融市场山雨欲来,美、欧、日央行的决策首当其冲。《财讯》专访
日本野村总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深入解析全球政经趋势。以下为专访内容:
英国脱欧 全球冲击难评估
(本刊)问:你认为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辜朝明)答:这时候很难预测英国脱欧的影响,因为经济预测来自经济模型,模型都是
在既定的经济结构假设下产生。这一次,脱欧造成结构性的改变,当经济结构改变,又怎
能相信原有模型所产生的预测结果?
就像IMF(国际货币基金)预测,英国脱欧最坏的情况下,英国GDP(国内生产毛额
)会下降5%(至二○一九年),但是,没有人知道实际会发生什么变化?因为欧盟、英
国的整个经济结构已在改变中,此时,我们看待任何预测数字应该要更小心,因为这些数
据来自过去的经济结构、经济模型。
况且,英国和欧盟经贸向来往来密切,脱欧之后,必然会改变,对各方影响不一。例如,
由英国派到法国巴黎工作的人,薪水是用英镑计算,会因为英镑贬值而受害。如果你看英
国的制造业,当英镑贬值这么多,竞争力更好,应该会高兴;但是,如果这些制造业的产
品是卖到欧盟其他国家,未来可能要面临关税增加,这又是坏消息。所以,英国脱欧的利
弊,会因为分析面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整体而言,英国的经济会受到冲击,因为不确定因素增加;对于欧盟也不利,后续还有一
些欧盟国家想跟着英国的脚步酝酿脱欧,例如荷兰、法国等,也是不确定因素。毫无疑问
,英国脱欧对于全球经济是负面的影响,但是冲击到底有多大,却很难去评估。
问:英国脱欧会造成全球“资产负债表衰退”吗?
答:我不认为脱欧和资产负债表衰退有关,除非,脱欧导致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发生“资
产负债表衰退”有个前提,人们要有过多的负债(相对于资产价格),当资产泡沫破灭,
人们为了要还债、增加储蓄,不去借贷、消费,才会导致资产负债表衰退。这次,我不认
为杠杆是主要导火线,因为民间借贷没有到很高的水位,前提是,资产价格尚未大幅度的
下跌。
不过,这次的衰退有可能来自金融市场,投资人抛售金融资产引爆。七月五日伦敦有三档
不动产基金(Reits)停止交易(编按:至七月七日止,已有六档,市值180亿英镑,约7,
700亿元台币),这类消息会让金融市场恐慌,形成市场震荡,加上英镑贬值,可能让更
多人想从英国撤离资金,万一造成雪球效应,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将会蔓延。
降息、负利率 效果很有限
○八年金融风暴时,也是有一些避险基金停止交易,导致市场上连锁的卖压,此次英国不
动产基金停止交易,投资人只好去卖其他的英国资产,雪球效应值得观察。我认为,和○
八年相比,现在民间使用杠杆比当时更少,所以,除非有雪球效应,这次不一定会演变成
○八年的情况。
问:英格兰银行已放宽对银行的资本管制,你认为欧洲、日本央行会进一步的放松银根吗
?救经济有效果吗?
答:英格兰银行已经实施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现在又放宽银行资本管制,当然,
针对现况,这是必须做的。但是银行体系的资金已经很泛滥,根本消化不掉,资金需求依
然很弱。
就像日本公司也拥有很多现金,即使利率这么低,或者,从银行借钱如此容易,对资金的
需求也很弱。欧洲对资金借贷的需求比英国更弱,原因有二,一是缺乏投资机会,二是信
用恶化的企业和民众也借不到钱。
我认为,降息对经济的帮助很小。也许,欧洲有一部分的国家、公司,对资金有需求,对
他们有些效果。总之,这是需求面的问题,而不是供给面,降息刺激借贷需求效果很小。
问:即使进一步的负利率也没有用?
答:负利率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大家对于QE、负利率的讨论,依然停留在经济学教科书
的领域,傅利德曼学派(Milton Friedman)、克鲁曼(Paul Krugman)相信,降低利率
、甚至于负利率,会刺激资金需求,令经济复苏。
如今日本、欧洲都是负利率,从统计数据来看,并未因此带动银行借款上升,大家必须修
补资产负债表的问题。例如,有些人技术性破产了,已经没有能力借钱了;没有破产、又
想借钱的人,当利率降低时,他们就已经借钱了,所以利率再降低不会有用。
日本就一直在实行经济学教科书的政策,例如QE、负利率等。但是,情况已经有变化,
六月中,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公开对央行表示要放弃日本公债一级交易商资格,这在日本
是大新闻,因为三菱多年来一直和日本央行合作,关系很密切。如今,三菱公开说“不”
,这种情况以前从未发生过,以日本的文化来说,足以显示合作的过程有多么不愉快。(
编按:日本央行执行零利率、负利率政策,早已习惯金融机构为政府的庞大债务提供融通
,但这将导致金融机构承受损失,负利率更是令损失扩大。三菱放弃公债一级交易商的资
格,预料将令央行进一步实施负利率的门槛加大。)
我想,未来黑田总裁在执行货币政策前,可能要想两次,哦,不,可能是三次!
政经变量多 联准会缓升息
问:近来日圆强升、日股大跌,“安倍经济学”要怎么发展下去?
答:去年,日圆兑美元汇率一度贬到125,帮助出口类型上市公司获利好转,也推动日经
指数上涨不少。但是,125 这个汇率,并不是代表弱日圆,实际上是强势美元。当时的背
景是除了美国联准会(Fed)以外,主要国家央行都要维持低利率,只有联准会说要提
高利率,很多资金流向美元,造成美元强势。
不过,强势美元却造成美国国内问题,导致制造业竞争力减弱,工作机会从海外回流到美
国不顺利,就业人数回升速度不如预期,令总统参选人如共和党的川普、民主党的桑德斯
有借口(编按:两人皆诉求贸易保护主义),批评欧巴马的施政成绩。
事实上,就业改善速度较慢,不在于政策不当,而是美元过于强势导致。欧巴马团队也了
解到,如果美元维持强势,等于替川普、桑德斯助阵,一旦他们赢得选举,将会破坏自由
贸易的脚步,全世界都受害,包括日本、台湾、中国等。
所以,联准会受到来自华盛顿的压力,希望减少升息次数。例如本来今年要升息四次,在
这样的压力下,可能减至两次;再加上英国脱欧的不确定性,升息次数可能更少。这是强
势美元消失的原因,也是日圆转强的背景。
现在,日圆兑美元汇率在100至105之间,并不能说是强势日圆,只是美元强势的原因消失
了,让日圆看起来强,影响到企业、股市。更重要的是,脱欧公投后,人们看到英镑贬值
、美国升息机会下降、欧洲很惨,钱没有地方去,只好跑到日圆来,我认为这种情形不会
维持很久。
我认为,日圆汇率在100至105间,可能是美、日双方都能忍受的范围。因为一二五的汇率
是美元强势因素,但现在这个因素消失;如果是在115至125,又会影响到美国总统选情,
川普出线将不利全球自由贸易;而安倍经济学实施前,日圆汇率是80 到85 出口业者的条
件比现在更差,所以日圆汇率在100至105是美日双方不接受、但可忍受的水准。
问:英国脱欧会影响联准会的升息步调吗?
答:我记得过去在联准会工作时,外部因素对决策影响很小,主要都是美国经济内部因素
,但是经过几次强烈的美元震荡后,很多影响因素都来自国外。例如川普、桑德斯,或者
脱欧都是美国以外的因素,可能会使联准会升息脚步减缓。
如果只看美国内部经济数据,商用不动产价格创新高、住宅价格上扬、失业率在低档、工
资恢复上涨,这些都是经济回升的迹象,利率不应停在0.25 %。现在要等脱欧影响厘清
楚后,联准会才有下一步动作。
其实,联准会内部也有权力结构问题,简单说是华盛顿派、联准会派,双方互相角力。像
主席叶伦(Janet Yellen)、副主席费雪(Stanley Fischer)等华盛顿派,希望升息慢
一点;联准会派则是着眼国内经济,希望升息快一点。FOMC(联邦公开市场理事会)
共有十二位投票成员,形成两派之间的拉扯。
最近美国的就业数字(至五月)没有那么强势,联准会派没有太多声音,一旦数字够强,
联准会派就会告诉华盛顿派,不能太晚升息,我很确定联准会派的想法,是在经济过强之
前升息。如果太晚升息,会毁了世界经济,华盛顿派也了解这一点。
台湾须改变政策 才有活水
问:台湾面临低经济成长、出口持续衰退、高龄化社会、年轻人低薪等困境,请给我们政
府一些建议。
答:我想,台湾经济成长最美好的年代可能已经过去。当一个国家想要追赶别人,例如过
去日本想追上美国、台湾想追上日本,是一件单纯的事,大家有目标、有组织,民众乐意
工作,追求经济成长等。
我记得,在八○年代,美国被日本追赶,包括家居、航运、化工、汽车等,很多产业受到
影响,当时总统雷根推动供给面经济学,推动减税、降低管制等措施,希望改变经济结构
。
当台湾富裕之后,现在是“被追赶”的国家,追赶者包括中国、越南、东南亚国家等,台
湾从追赶者晋身到被追赶者,经济政策更难制定。因为追赶别人,目标样本已经在那里,
不需要创新,只要降低成本、做得更好即可。但是,这样的美好年代在台湾、日本已经结
束。
此时,日本、台湾都需要做一样的事,必须改变政策、法律,甚至教育体制,让有创意的
人,有更大、更快发展的可能性。我认为,台湾、日本政府面临一样的问题:你是否尽了
最大努力鼓励创新、冒险?是否提供投资人承担风险的诱因吗?
安倍首相想要引导日本经济结构转型,现在恐怕还看不到成果;台湾也需要这样做,鼓励
有创新能力的人加快脚步、加大可能性,把产业做起来,好让没有创新能力的人进入这些
新产业,这是政府该做的。
连结:
http://www.wealth.com.tw/article_in.aspx?nid=8405&p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