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新闻网 | 2016-05-25
行政院长林全以政治事件为由,对太阳花学运攻占行政院被法办的民众撤告;林全的撤告
,牺牲的是行政部门应有的尊严,放弃的是教育人民遵守法律的价值,开启了“暴力陈情
”的法律后门,国家秩序未来如何维持,后果难以预料。
按照林全新解,反对开放美猪进口,猪农可大闹农委会、拆农委会的门;冲之鸟礁争议,
渔民怀疑政府护渔不利,可砸渔业署,进而再砸外交部;服贸重启第二阶段谈判,劳工怕
失业就可冲进劳动部长办公室,找不到部长就转进林全办公室…这些违法及脱序行为,因
为都是政治事件、都有“正当性”。
从此以后,法律只要扯上政治的边,就必然低头,所有暴力都将因为政治,让是非及真相
被掩盖,政治永远在法律之上腾云驾雾。
宪法学说容许国民行使抵抗权,但必须是在政府滥用权力造成宪政危机时,权力才被合法
,这是法治国家基本共识;学运本质固然有既定主张诉求,但有更多理性的管道与方式可
与民意或政府机关抗衡,唯一不能被容许的就是暴力诉求。
法律上,告诉乃论之罪的撤告,多在损失获偿或加害人道歉并获原谅后;这百余人在侦查
、审判俱不认罪,未赔偿政院损失,林全以政治事件让官司解套,拂去的不止是行政院的
行政尊严与财产损失,林全更拂去了行政部门以法律约制违法行为的机制。
尤有甚者,林全掌权即对学运分子撤告,针对民进党喊八年的泛扁案,是否用同样思维去
理解,以政治事件定义研议赦免并促成,林虽没有松口,但他的自由心证如此宽阔,并非
不可能,或许,从保外就医的扁会不会被准予参加凯达格兰基金会感恩餐会一事,可见端
倪。
http://udn.com/news/story/7776/1717481
今天有一位教官说得很对 "不能凡事顺着青少年的意"
尤其国高中生心智不成熟 一旦什么都听学生的 比民粹治国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