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罗部长的问题是不仁?!!!!

楼主: davild54849 (心之一方)   2016-04-21 08:18:09
╭══════════════════════════════════╮
│ 转录 ※发文注意事项※ 转录 │
│ │
│ 1.本分类限发表3天内之,社论/它版文章/其他平台资料等 │
│ 2.发文请合乎格式,填入应填资料,外电转录请附上简易翻译 │
│ 3.此分类24hr内限发表3篇(与“LIVE”/“新闻”共用),违者删除 │
│ │
│ 转录 ※阅读完,可删除此范本※ 转录 │
╰══════════════════════════════════╯
1.转录网址:http://bit.ly/1XJtfmR
2.转录来源︰ETtoday东森新闻云 > 论坛 > 云论 > 2016年04月20日 人渣文本(周伟航)
3.转录内容︰周伟航/罗部长的问题是不仁
文/周伟航
法务部长罗莹雪最近成了媒体宠儿。因为肯尼亚案,她在立院和多数党大战,名句连发,就
算是假日,她也用新闻稿出击,内容浅白易懂,震惊了数十亿人。统媒、蓝媒一心想把她
塑造成蓝军“新神”,拍马、赞美连发,只差没有挖出小时看鱼逆流的故事了。独媒、绿
媒当然是反向操作,把罗部长过去的脱序言行都挖出来比对,想证明她只是三流政客。
台湾蓝绿对立的态势太强,所有事情加上政治滤镜,总会出现正反两极的结论。夹在中间
的普通百姓呢?虽然觉得罗部长有一些怪,有一些疯狂,但就是很难掌握其中的关键。就
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罗部长的言行,倒是突显出一个道德人格特质,而这个道德特质正是
马派人马的一贯问题。
那就是“不仁”。
为了肯尼亚案,不是以口才见长的罗部长,被迫和一班“名嘴”“战神”在立院质询台上正
面交锋。因为法务部能掌握的牌实在太少,罗部长没有备料之下,硬要和委员们对阵,不
免流于“闲聊”,一聊开,一些不太“庙堂风格”的言语,就接连喷出。
像是被问到“为什么泰国人可以回泰国,台湾人不能回台湾?”时,她回答:“因为泰国
人只会讲泰国话。”
被问到台湾人送至古巴时的后续,答:“然后他就死掉了。”
下了质询台,她假日亲自执笔,在没必要发稿的时间点发了一篇“自己错了还怪别人”的
超白话法务部新闻稿。
另外也有名嘴报料,在其母重病时,罗莹雪与其开庭对阵,仍毫无体恤,冷言连发的态度
。其真假就先不论,只是罗莹雪话匣子一开,各方都提供了大量类似的资讯。从她早期当
律师、出任政务委员、蒙藏委员会的时期,都可以看出这类冷言冷语的痕迹。
其支持者当然是如获至宝,认为这是蓝军难得的新生代“言语科”战将。在旧一代的蓝营
名嘴纷纷“过期”、折损,或是被自己人封嘴之后,罗莹雪的出击,有如末世的一股名灯
。许多蓝媒拼命追捧,造神特稿连发,而绿媒也乐得扩大报导。为什么?
因为就网络大数据来看,罗莹雪的言论,的确造成了一些效果。她一方面强化了蓝军支持
者的凝聚力,特别是在看守内阁这种没梗的鸡肋时期。但换个角度来看,她也刺激了绿营
重振声势。在没有选举,又是执政之前,缺乏政治焦点的空窗期,透过她的夸张表现,绿
营支持者再次确认自身的道德正确性。
所以虽然蓝绿双方都张要破除对立、终结恶斗,但一碰到这种加速“核分裂”的好料,还
是抢著大大发挥。这也让罗莹雪这种“即期”部长有机会经历人生最高峰的一刻
但如果排除蓝绿视角,就伦理学来看,罗莹雪的言行有什么问题吗?
纯就近日一系列跨国诈骗案而言,只剩一个月任期的看守内阁法务部长,中共不想理,他
国更不理,自己辖下呢,更是懒得理,这的确很难施展,因此她也只能讲讲。无计可施又
被骂,心情不好,讲话难听,也很正常。就行为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她能坚持和谐以
对,可以突显出道德高度,相对好一些;但诚实表达自身的无力,也实在是不需多加苛责

不过就德行伦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一系列言行串起来,可以看出她人格上缺乏重要的德行
,也就是“仁”。仁是推己及人,是种关怀他人的内在的同情机制,但从她言行中,可以
看出她一直缺乏对人的关怀。
问她泰国人和台湾人为何遣返待遇不同,她答“因为泰国人只会讲泰文”。那台湾人呢?
这问题关怀的是台湾人耶。
“后来他就死掉了。”为什么死的?这不是原本问题关怀的重点吗?
“自己错了还怪别人”的发稿过程,也可以看到她只考量自己被批判的苦处,未考虑到法
务部下属的情境。她自行发稿,有尊重原来执司发稿者的专业吗?之后部院联络人,又该
如何自处?射后不理,何以为仁?
至于名嘴爆料母病时的罗部长态度,其实也是缺乏仁心的表现。
若要强调罗部长有关怀“诈骗案受害者”,却也看不出她在职权范围上有什么具体表现。
口头关怀受害者人权,感觉比较像是在召唤支持者,而非真的具体做法。
“仁”是内建在华人文化中的核心德行,缺乏仁的特质,会自然引起社群大众的质疑与反
感。
有人可能主张法务部长不需要“仁”,因为他要枪决人犯。这是把“仁”简单化了,最看
重仁的孔子,杀的人绝对不比近代任何一任的法务部长少。差别在于,不仁者可能纵情滥
杀,而仁者是体察众情,为断然处置而杀、而刑,两者在目的层面有明显差别。
让人遗憾的是,缺乏“仁”的特质,似乎是马派高层的共通问题,这也让许多能人善将一
一离开,剩下的多是和马英九同一调性的人。你不妨回想那些“马语录”,什么“我这不
是来了吗?”“我把你们当人看。”“吃两个?”
有些推说是笑话,有些推说是情急之语,但其实在听者心中,真正引发不安的,不是这些
词语的肤浅,而是隐隐传达出来的“不仁”。只考量到自己,欠缺关怀他人的真意。
所以蓝军将罗部长造为新神,只怕选错了对象;绿军单纯批她失言,也失之太浅。力挺或
是攻击一个即期部长,其实没什么意义,透过她的奇言怪举,我们应该思考的是马派人马
留给台湾政坛的一种“集体不仁”现象。这其实也是马政权之所以由盛转极衰的要因:这
种态度触动了台湾人心中深处的反感与担忧。
政客来来去去,一下就过期、过气,但那种“狂派”的不仁气息,若是无法驱散,政治人
物在人民心中,就无法建立信赖感。做点真正关怀他人的实事吧。
4.附注︰马卡茸表示:我这不是来了吗!!!把你们原住民当人看!!!
作者: bantex111 (大碗公)   2016-04-21 08:20:00
作者: fnbest (白色)   2016-04-21 08:27:00
正所谓物与类聚 统称马友友
楼主: davild54849 (心之一方)   2016-04-21 08:29:00
统媒五毛这么早 辛苦了!!!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6-04-21 08:29:00
回立委话 关怀什么
楼主: davild54849 (心之一方)   2016-04-21 08:36:00
感谢3k信心加持
作者: uku (反转 )   2016-04-21 08:53:00
罗加仁好了
作者: DJSHD2 (GalaxyExplosionote7)   2016-04-21 08:57:00
她本来就为妇不仁啊
作者: rayven (掷筊才是真正云端运算)   2016-04-21 09:37:00
楼上GJ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