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多维观点》向前走,还是向愤怒走?

楼主: awsd (随你猜)   2016-04-12 09:59:42
http://www.storm.mg/lifestyle/100184
若社会氛围仍只聚焦在外部威胁、国家弱势、难以改变,则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很可
能会让台湾继续“向愤怒走”。(Apetitu@flickr)
从大陆回到台湾,像是回到“原始社会”?
看到这“据说”是在大陆的台湾人的感想,台湾的民意沸腾了,网民亦颇为愤怒,媒体
也热闹了。一篇《从大陆回到台湾,感觉像原始社会》的论坛文章,让台湾舆论重新陷
入“台湾是不是输给别人了”的怪圈,这样的声音不稀奇,只是比较的对象从韩国到中
国,再到最近热门的东协。衍生而出的反应通常分成理性派与情绪派,理性派如“大陆
手机支付很方便没错,网络很发达没错,但是台湾的医疗品质很好,银行服务好、又方
便,大陆是因为现实中服务不佳,网络、手机支付等才如此发达,台湾有很多不好,但
不用去跟别人比较”,情绪派如“讲台湾不好,就别用台湾健保”,若比较对象为中国
,通常后者会比前者稍多。
台湾的科技,真的比大陆落后吗?这是台湾近年的热门议题。
时间返回四年前,2012年7月,台湾正式承认大陆学历,我到北京大学展开为期两年的传
播硕士生涯,那时,我觉得台湾好方便啊!
那时的我真心认为,什么北京上海多先进,根本是被谬赞了!先不论台北满街的24小时
便利商店,光是交通就胜过北京十倍,那时我常常在北京街头晃荡20分钟,还拦不到一
辆出租车。
“师傅我求求你,载我一程吧!”我拍著车窗。
“不顺路啊。”出租车咻地开走了。
同校的台湾同学比我惨,在学校附近租房,自己缴水电费,大陆缴水电费是需要水卡、
电卡的,和台湾跑超商一次解决问题完全不同,电卡去哪里缴费?水卡去哪里交缴费?
弄丢怎么办?他一直没搞懂。
至于娱乐,2012年11月,《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大陆上映,我和同学团购了特价电影
票。晚上10点电影院的情景堪比士林夜市,排了40分钟才排到柜台的人工服务,取票、
划位,“北京人多啊,电影院排队都是这样的。”同学拼命安抚我。
2016年2月13日,我回台北过年,想去看一场电影,网络购票需要加收30元手续费,影院
外头信用卡购票的机器发生故障,那就人工买票吧……,我走到售票处,一望过去,人
山人海,人人都顶着大太阳排队,排了一条很长很长的人龙,至少要40分钟才能买到票

我的第一反应是,往回走,生气,碎碎唸“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排队买电影票了!在北
京买电影票手机付款、选座、机器取票,3分钟就可以搞定,北京根本没什么人还在窗口
买票了……,台北怎么还在排队!这么热的天,大家在户外为了张电影票排队!不可思
议啊!”唸到一半,才惊觉到,完蛋了,以“爱台湾”的标准,以后也会有人要我“别
用健保”了。
问题真的在于“科技落后”?
2012年到2016年,不过4年,我已经快记不起以前在路上拦车、在电影院排队的日子,套
句大陆“九零后”同事的话“都什么时代了”,北京“零零后”的学生们以后可能还会
忘记手拿钞票的感觉,从缴水电瓦斯房租、社区门口的小杂货店、出租车、百货公司,
都是用支付宝、微信、 ApplePay,一键解决。
台北方不方便?家里附近有3个便利超商,当然方便。
其实,它却没有那么方便,没有方便到可以“不用改进”。大陆在许多方面跑得太快,
近年也发现“太快”带来的后果,正在逐步修正脚步,不再盲目追着GDP成长数字跑,而
台湾还背着“产业外流”、“优势消失”的包袱,数年原地不动。动与不动,台湾比大
陆可怕太多。
大陆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上,基本态度是“摸著石头过河”,先做再说,碰到麻烦?解
决问题、制订法规;再碰到问题?再想办法完善。遇到许多问题也是如此“逐步改正”
的态度,不管是雾霾、贪腐、外交还是经济,媒体及舆论也往往将焦点放在“解决问题
”上,社会整体氛围是积极活络的。一个国家某方面有问题、某方面落后,都不打紧,
你等著,我们以后会追上,甚至做得更好。这是大陆年轻人在面对批评时常有的态度。
台湾则有个独特的现象,当一篇类似“台湾科技落后大陆”的论坛文章出来时,尤其当
比较对象是“中国”时,媒体及舆论更会将焦点摆在“落后”两个字上。说我们台湾落
后?你们连Facebook都上不去呢!
微信缴水电费、买电影票?台湾有超商,很方便;用支付宝?台湾有信用卡,很方便啊
,而且支付宝会泄漏资料。台湾科技停滞太久,缺乏活水,人才外流?市场决定一切,
台湾消费者信心不足,企业对市场的信心不足……,这些话,都不陌生。
落后,这两个字,本身并不可怕,想办法追上去不就好了!真正可怕的,在于社会的怒
意、茫然、互骂,对于根本问题的躲躲闪闪,这样的氛围一徘徊,就是十多年。
当政府及社会都大喊着要创新、要改革、要转变时,碰到可能要面临的问题,如消费习
惯难改、市场太小、没有资金、不用去跟别人比、台湾很好啊,不满意别回来云云,都
是最常见的报导角度及舆论主流。
一顿吵闹后继续是停滞,人才继续外流,问题持续无解,就这样子,产生了国际知名的
“台湾空转十几年”、“人才外流亚洲第一”等评价。
一位刚到上海工作的台湾女孩,专研电商、新媒体,在网络领域中如她一样“外流”的
年轻台湾人不少。“台湾人才外流,是因为上海的薪水比较高吗?”我问。
她苦笑,“一部分是啊,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学不到新东西了,看不到发展了
,社会几乎不动了。”比如一个“行动支付元年”,一喊好几年,几年前就发现的问题
到现在还摆在那里,产业骂政府、政府怪产业,政党及媒体各拥其主。
如果说台湾政府,必须给台湾年轻人一个可期望的未来,那台湾媒体及所谓“主流舆论
”,更必须还台湾社会一个理性讨论的空间。
问题出现了,那如何解决?在近年的台湾社会中,难以听到。
这些,到底是政府的失职,企业对市场没信心,还是最根本的社会氛围?在于“为什么
要改变,台湾有超商,很方便”这样的守旧?抑或在于“我们市场太小,做不到很正常
”的自我停滞?
千万不能继续“往愤怒走”
台湾的候选人在选前都喊出物联网、大数据、创新,人人都知道网络时代来临,个个都
是低头族,曾经PChome电子商城大获成功,那时阿里巴巴还没影子,如今在移动时代中
几乎完全缺席。而台湾科技人才目前仍集中在半导体行业,这是过去辉煌时奠定的基础
,所以当碰到“红色供应链崛起”时格外敏感,毕竟台湾已经这么小了,人民更害怕失
去。
偏偏我们又身处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切都变得太快,不要说隔壁的中国大陆,昔日被
台湾视为“玛丽亚们”的东南亚各国也开始顺着这股潮流往前走,而台湾在国际与两岸
问题上无法脱钩,想打开大门,却又摆脱不了“中国”的阴影,政党轮替两次,人民对
政府及未来已经越来越没信心。近年主流媒体为博眼球及引发关注,报导角度及引导出
的舆论往往让社会陷入情绪化,理性讨论越来越少,制造矛盾的多,勇敢尝试的少,退
一步找理由的多,向前走做实事的少。
台湾市场小,全球市场仍然很大,台湾仍有许多优秀人才,有些化妆品创业团队打入海
外市场,再从海外反攻回台,有些手机App团队更是由不同国籍年轻人组成的混血团队,
主攻大陆市场。而身为一个对科技懵懵懂懂的文组毕业生,我问了几个稍有成就的台湾
创业者及台干,在这样全球化又瞬息万变的时代,台湾如何以小博大,找到自己的优势
,分一杯羹?
放宽心,走出去,多看,这几乎是统一的答案,就跟很多台湾企业家给年轻人的答案一
样。科技发展,市场、资金等因素是一部分,但社会对科技态度的开放度,看待全球机
会的宽阔度及企图心更重要。现在的时代,台湾市场之外有华人市场、还有更大的天空
。若社会氛围仍只聚焦在外部威胁、国家弱势、难以改变,则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很
可能会让台湾继续“向愤怒走”。
放宽心,走出去,多看,回归到“如何向前走”。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2016-04-12 10:10:00
老调重弹
作者: bakaka (阿益)   2016-04-12 10:22:00
台湾没办法加入经济贸易联盟不就是支那在阻挡
作者: waloloo (ARIAxヨシノヤ )   2016-04-12 10:28:00
愤怒道
作者: shirman (幼稚小鬼)   2016-04-12 10:39:00
不就是个支付宝,这点东西可以让统派高潮那么久,那欧付宝你开始用了没?
作者: slamdunk1024 (尧曰)   2016-04-12 10:47:00
推文不意外继续愤怒的怪支那、怪统派、怪KMT
作者: bakaka (阿益)   2016-04-12 11:14:00
中国国际打压台湾生存空间,然后再无耻说台湾要走出国际,写放炮文,这不是事实?中国打压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然后再无耻说台湾人要走出台湾
作者: b08297   2016-04-12 11:54:00
不爽不要回来,要我们不讨厌中国可以啊,请中国承认台湾中国一边一国我们可以以国与国身份友好嘛
作者: Myfun (So Good)   2016-04-12 17:00:00
搞那个很快啦!那就只是放个软件在手机上,今天的问题是台湾人接受度如何?有多少人敢用?从小到大被骗还会少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