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缪尔森说:“经济学若要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科学,我们就得承认,我们的理论目前还
不知道如何制定一种令人满意的收入政策,来支撑财政和货币政策。…这仍是经济学的一
片未知领域。”
■日本2012年底实施安倍政策前,物价连四年下滑,此后连年提升,2014年升至2.7%,
通膨之高在亚洲名列前茅,然而2012 2014年的实质薪资增幅却是-0.84%、-0.42%、-1
.85%。
1969年美国物价飞涨,当时主流论述认为应该透过激进的货币、财政政策来抑制需求,讲
白了就是以增加失业的方式来医治通膨,包括萨缪尔森在内的经济学者皆对此存疑。
从学理而言,这一主流论述是有几分道理,但他们却忽略了如此抑制通膨,必然会导致逾
百万人失业,失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况且通膨真会因此而纾解吗?这正是
萨缪尔森忧心的所在。
安倍经济学宣告失败
2012年冬天,日本安倍晋三再度组阁,鉴于物价连年下跌,经济极为疲弱,他以宽松的货
币政策引导日圆贬值刺激物价来医治不景气,此一作法被称为安倍经济学(Abenomics)
,初期各界寄望甚深,频以安倍经济发威、安倍经济奏效加以推崇,然而三年过去,通膨
上扬了,但经济依旧停滞,安倍经济已然失败。
不论1969年的美国或2012年的日本,所面临的经济问题虽然不同,但两国皆企图以激进的
货币、财政政策纾解困境,惟政策效果远不如预期,并且引来极大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激进货币、财政政策下的受害者多是经济弱势族群。
以1969年的美国而言,尼克森降低通膨的代价是经济衰退,短短两年失业人数大增200万
,贫民窟里尽是失业的年轻人。再以日本而言,三年来安倍推升了物价,却推升不了经济
,以致实质薪资连跌三年,低薪族群首当其冲,政策可说是帮了倒忙。
这些年台湾经济低迷,类似安倍经济的倡议时有所闻,日前国民党立委,前金管会主委曾
铭宗在立院就提出这一主张,他说:“台湾应适度调高通膨,以免薪资停滞,人才外流,
…只有转向适度通膨,才能提高薪资成长,借此留住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进一步推升
经济成长。”
通膨救得了经济吗?从安倍政府三年多的经验可以明白:一个激进的货币政策容或可以推
升通膨率,却未必能推高经济成长率,更遑论让民众加薪了,简而言之,通膨率与经济成
长率两者之间并不具因果关系。
如此一来,果然政府采取货币、财政政策推升了物价,而薪资不增,人们的实质购买力不
升反降,政府岂非愈帮愈忙?
根据二战后的各国的统计,半世纪以来是曾出现过通膨高、经济成长也高的年代;但也确
实有过通膨高,经济成长很糟的年代,如1970 1980年的停滞通膨(stagflation);甚
至也曾出现过通膨很低,经济成长很高的年代,如1990年代后期,当时克林顿总统在国情
咨文里志酬意满地说:“美国已堂堂迈入高成长、低通膨的新经济年代。”
提振经济之道不在通膨率
由此可知,提振经济之道既不在汇率,也不在通膨率,究其根本仍在于人力资源的培养与
运用,政府若能着眼于教育,则台湾经济才有根基,辅之以政策,成长自可水道渠成。然
而这里所指的教育并非创造更多的硕、博士,而是让校园燃起学习的热情,社会充满理性
思辨的文化,这并非易事,但不着力于此,仅在货币与财政政策上纠缠,岂能有成?
http://tinyurl.com/jg462yt (出处)
补充:
通货膨胀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
,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
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
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这时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
活的的唯一影响,是人们将减少他们所持有的现金量。但是,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
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
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
(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
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
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
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这是因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
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
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
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尽管并不一定能保持原有
的实际工资水平),随著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
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却减少了
。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实际
上是政府对公众的掠夺。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
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http://tinyurl.com/jb9gm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