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口述历史到底是不是历史

楼主: chataulait (牛奶猫)   2016-03-17 02:12:59
: 推 william2001: 对于求真的人来说,本来就是需要交叉比对,才能够得 03/17 00:42
: → william2001: 出合理性,除了少数很真诚的人以外,多数人讲话都会 03/17 00:42
: → william2001: 带有意识型态或是偏向自已利益的倾向。 03/17 00:42
: → william2001: 所以交叉比对非常地重要。 03/17 00:43
口述历史的纪录算是一种史料
和其他史料一样都是历史学者可以拿来分析的材料
只不过它的形式是访谈纪录
至于口述历史会不会有作假?会不会有个人观点?
当事人会不会刻意隐瞒某些部分?
会不会因为年代久远当事人记忆错误?
这些确实都是很常见的问题
但是,同样的,一般的史料也常有一样的状况
就算是看起来都是“客观事实”的政府档案
也会有这类问题
所以前几天才会有历史系的人在八卦板发文
告诉大家为何白色恐怖的档案在解读上需要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进行
在进行史学研究时
无论是否是口述历史,也都需要经过多方比对
所以,如果把口述历史的纪录当成各种史料中的一种的话
其实不需要对它有特别的担心或质疑
不过,依我看别人的口述历史研究
我是觉得它在史料方面还是有一些特殊性
对于史料的使用者或是相关研究的阅读者来说
文字和图像史料因为都是可以直接复制贴上的东西
所以造假的空间比较小
当然这种造假也不是不可能发生啦
例如美国的中国艺术史学界有位中国去的超级大咖
他就曾经刻意在使用某个碑文的照片时
故意把和他论点相反地内容切掉
但是这种状况也不一定能说是造假,只能说是片面撷取
而且很容易被了解状况的同行抓出来
(只是这位大咖就是以没水准闻名,被骂再多也不怕)
口述历史就不一样了
一般人看到的是访谈的transcript
而不是直接听到访谈内容
一些由机构来进行的口述历史计画
通常这些机构会保留录音档案
或者有些高度瞩目的历史事件,例如二二八、白色恐怖等等
会受到比较多的关注和严格的检视
抄写transcript 的人如果出错或作假
也很容易被发现、质疑
但是
真正的口述历史其实不只这些有新闻性的事件研究
除非是机构发起的口述历史计画
通常访谈录音就是访谈者私人的财产
若是主题并非公众高度关注者
读者(和其他研究者)不仅听不到录音
也多半不会花力气去找录音来听
那么一旦有作假或抄写错误的问题,其实很难被发现
举例来说
美国有个做中国近现代史的教授
他的博士论文里面有大量的口述历史材料
主要是访问1930s-1940s 的中研院研究员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那个年代的中国学者
不只年纪很大了,讲话还会有很浓重的各省口音
连我们这种母语是中文的都不见得能全部听懂
想当然耳,能够和他们进行访谈的人
中文的听说能力当然要非常好
问题就在于... 这位美国教授的中文是烂到不行的
(他在博论之后写的书干脆直接用英文材料)
所以,他开始教书后,有些华人学生会私下质疑
说不知道当初他的口述历史是怎么做的
甚至还有些学生开始从他的博论里找出各种不合理的地方
可是呢,录音的资料就是这个教授私人持有
这些学生除非要公开跟教授对干叫教授把录音拿出来
否则就是没办法证明教授当初的访谈纪录有问题
后来这位教授就把他的博论出版
然后靠着这本博论顺利拿到终身职
作者: u831208 (Abooh)   2016-03-17 02:16:00
谢启大把彭孟缉的口述当成不可怀疑的历史?
作者: douge (树大便是美)   2016-03-17 02:21:00
避着眼睛想都知道屠夫觉得台湾被共匪渗入了就只是一种清乡的持续而已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16-03-17 06:31:00
楼上的怎么不说他带来的人有些成了共匪?
楼主: chataulait (牛奶猫)   2016-03-17 09:45:00
彭的访谈纪录逐字稿看下来其实会很火大充满了推卸责任 -- 都是别人告诉我的,我不知道...
作者: luuva (驴猫)   2016-03-17 14:03:00
3月6号到8号的搞法并不是抓人来杀那种 而是到处乱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