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14%人口谁来顾?谁的长照政策更可行?

楼主: GroupOn (纤果食感)   2015-12-30 00:31:45
长照到底是什么啦,很多专业的听不懂
天下这篇写得比较清楚,长照议题中钱和人是关键字
谁可以让老人照护安心,又具有选择弹性,才是人民所需
14%人口谁来顾?谁的长照政策更可行?
1.新闻网址:http://goo.gl/fVHSpm
※超过一行请缩址※
2.新闻来源︰ 天下杂志
3.新闻内容︰
作者:李映昕 2015-12-28 Web Only
2016总统大选进入倒数计时,工商团体轮番“面试”候选人,谈经济发展;但经济议题之
外,还有更为迫切的社福议题。
为什么长照政策这么重要?台湾对长照服务的需求有多迫切?
14%人口谁来顾?新总统必须解决的困局
根据国发会人口推估,台湾即将在2018年进入高龄社会,届时,将有人口的14%,也就是
344万超过65岁。高龄社会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14%人口要靠谁来照顾?综观台湾的长照现况,由三种人担负起长照的重责大任:家人、
外籍看护工及少量的政府长照服务。
在家庭中,往往由子女或伴侣承担照顾责任,如果以2015年共有76万名失能人口、每位失
能者影响家中两名亲属来计算,总共有超过150万名的“隐形照顾人力”。
根据国发会主委杜紫军推估,台湾真正在工作的人口,只有1000万左右。如果因为照顾失
能亲属必须离开职场高达150万,将对台湾的劳动力与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卫福部调查显示,超过4成的照顾者,认为经济负担过重,也有3成的人认为已经无法负荷
照顾压力。
媒体上,不时看到这样的新闻:照顾者不堪负荷,于是带着失能的亲人,一起结束生命。
事实上,台湾讨论高龄议题已经很久了。早在2007年行政院就核定过‘长照十年’计画,
希望打造一套长照体系,把照顾压力,从家庭转移到政府身上。
但是8年过去,这套体系却建置牛速。根据《长期照顾服务量能提升计画》最新公布的数
字显示,截至2014年底,政府的长照体系总共提供了15万余人的服务,而该年底失能人口
约70万。
这个数字,还没有算入年轻失能的人口。如果把这些人口加进来,服务缺口将会扩大。
政府能提供的服务量不足,但是长照不能等,只好另觅照顾人力,那就是外籍看护工。
2008年,台湾有16万名外籍看护工,截至2015年10月底,已经突破22万人。
当年负责规划“长照十年”的台大社工系教授林万亿就坦言,目前长照体系的两大问题,
首先是居家与社区式服务的量不足;其次是照顾人力不足,以致于过度依赖外籍看护工。
长照路线之争,台湾已延误10年
“我们就是在挣扎中缓慢往前走,”民进党不分区立委提名人,老人福利推动联盟秘书长
吴玉琴叹了一口气说。
为什么准备了10年,解决问题的速度依旧牛步?关键原因是国民党与民进党对于长照的想
法天差地别。这样的战火也延续到蔡英文、朱立伦、宋楚瑜这次的总统大选。
蔡英文的长照政见,由林万亿执笔,称为“长照2.0”,要用房地合一税、遗产税的税源
,编列预算开办长照服务,第一年预估经费为330亿。八年后预计为600亿。
600亿从那里来?林万亿表示,数字都经过政策团队缜密计算,但无法详细说明,原因是
“不想被当作选举攻击箭靶,因此无法透露。”
据熟悉此政策的民进党阵营人士透露,未来会以提高加值型营业税1%来支应。
朱立伦则打算延续马英九总统“长照保险”的政策,第一年预估经费为1100亿。
至于亲民党总统候选人宋楚瑜的长照政见,则包裹在“银发族政见”当中。宋楚瑜鼓励由
子女奉养父母,让长者在家中老去,但并未提及是否要由政府建立长照体系。
争论关键:钱与人谁重要?
国、民两党提出来的经费相差3倍,到底谁的政见才可行?
“长照保险”规划者,卫福部次长李玉春认为,光是依靠税收,无法支应长照需要的经费
,长照保险才是可长可久的方案。
李玉春也指出,税收制委托民间办理,需要经过投标、核销等流程,旷日废时,会影响长
照机构的运作,拖累他们提供服务的能力。
支持保险制的学者、专家与业者普遍认为,只要开办了保险,有钱就会有公司愿意投入,
可快速补足服务缺口。资诚会计师事务所营运长郭宗铭认为,长照法的规定,长照机构必
须是非营利组织应该放宽,政府应该管理的是服务品质,不应排斥营利者,透过市场竞争
让大众享受更好的服务。
林万亿认为,台湾的问题不只是没钱,而是根本没有长期照顾的服务体系,一旦贸然开办
,容易导致长照营利化、机构化。
因为只有熟悉政府保险核销流程的大机构,如医院、财团安养院,最知道怎么跟政府往来
。基于效率,他们最有可能建大型的安养院,把失能老人集中,让他们远离自己的社区与
家园。
吴玉琴批评,跟开办健保前,早已有医疗体系不同,台湾现在根本没有提供长照服务的人
与机构。一如果开办长照保险,在没人做的情况下,政府最后可能给钱了事,如此一来,
对于打造长照体系并无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其实并没有完全反对长照保险制。尽管蔡英文
的策士林万亿非常反对开办长照保险,但蔡英文的政见讲话中,她表示“应在长照服务提
供达一定数量后,再来讨论是否推行保险制。”
真相一:长照经费不足
除了对彼此的批评,国民两党的长照政见,都有一些尚未解决的共同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政见中编列的长照预算,真的足够吗?
《天下》以现行政府提供的少量长照服务补助进行设算,来推估合理的长照服务需要多少
钱。
目前政府提供的长照服务有:照顾服务、居家护理、社区及居家复健、辅具购买租借及住
宅改善服务、老人餐饮、喘息服务(请人一周到家几小时,让照顾者得以喘息)、交通接
送、安养机构等八项。
以第一项照顾服务做推估,如果要让所有失能者都能用到,政府一年需支出756亿。远远
超过民进党所编列的330亿。
国民党版本1100亿足够,但只剩下的344亿,来支撑起其他7项长照服务,也非常困难。
李玉春认为,依据日本经验,第一年只有7成失能者来申请服务,另外由家人照顾者,保
险给付金额也会比较少,所以1100亿是足够的。
林万亿认为,用税收预算来做,才有可能慢慢建立长照体系。否则会重蹈健保覆辙,收再
多的保费都不够,造成浪费。日本长照保险经验显示,长照保费无法提高,导致政府还是
得编预算支应。现在日本的长照服务经费有一半来自政府税收,保险不是万灵丹。
这是为什么全球150多个国家,只有5个国家采取长照保险。
妇女新知基金会政策部主任覃玉蓉则认为,以台湾目前12.8%的租税负担率,绝对无法支
应长照经费,唯一的办法只有进行税改;但蔡英文又定调在经济未复苏前不调整税制,完
全是相互矛盾的政见。
真相二:外籍看护工政策不明
第二没被处理的真相是,台湾愿意进入长照体系工作的人员过少。不论是税收或保险制,
这个问题不解决,台湾的长照最终都只能仰赖外籍看护工。但许多国家都已开始禁止输出
移工。
根据卫福部统计,照顾服务员完成培训后,真正进入长照体系工作的,只有26%,留任率
偏低。
如果要实施长照保险、且满足7成需求量,“现在”就还需要约4万1000人的长照人力。
对此,朱立伦在政见中指出,未来开办长照保险后,引进产业竞争思维,如此便可提高照
服员的待遇;蔡英文则打算将外籍配偶引入长照职场。
但两位候选人都没有直指问题核心。吴玉琴指出,合格照护人力不愿投入服务的两个原因
。首先是照服员的形象“佣人化”、“外劳化”,无法被视为专业人员,“照服员感觉不
被人家尊重,”其次才是待遇不佳。
两党对于如何处理22万的外籍看护工,都未置一词。但台湾的外籍看护工政策,与长照人
力不足的问题环环相扣。
目前外籍看护工的薪资是一万5840元(2015年7月后来台的外籍看护工,薪资调整为一万
7500元),而本国照服员的薪资约为2万3。
吴玉琴认为,全职照服员的待遇应该提升到3万元左右,但是“比起外籍看护工,就算是2
万3,也会被嫌太贵。压低了本国照服员的待遇,导致他们不愿意进入长照职场。”
台湾国际劳工协会研究员陈秀莲也认为,外籍看护工政策会牵动政府是否能打造健全的长
照体系。当政府提供的长照服务不足,民众倾向雇用外籍看护工,使得长照服务乏人问津
,更无法建立完善的制度,长久下来便形成恶性循环。
民众该如何看懂总统候选人的长照政策?长照的解方到底在哪里?《天下》专访台北荣民
总医院高龄医学中心主任陈亮恭,为长照政策提出建言:
蓝绿对于长照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居家服务跟社区服务为主体,并且逐年减
少对外籍看护工的依赖。两党最大的差异,是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以民进党提出的版本来说,房地合一税跟遗产税,最后都会课不到税。有钱人除非是突然
暴毙,不然遗产早就移转了,不管税率多高都没用。现在房市也很冷,能够课到多少税?
这两项税收都很不稳定。如果未来要持续推动税收制,必须另外找财源。
我们现在有很多“长照黑户”,他们有长照需求,但没有向政府提出申请。经过医院的照
管专员评估,有长照需求、但没有申请的人,高达8成,因为没有人告诉他可以申请长照
服务。
要打造一套良好的长照体系,首先需要建立有愿景的产业规模,才会有人愿意进来提供服
务,所以我们无法拒绝产业进入长照体系。其次,要深化在地化的医疗,整合照顾体系,
以社区为据点,扩展居家服务。
以美国为例,他们推动PACE(Programs of All-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ly,老人
全面照顾计画),在社区里面设一个“多功能小型机构”,设有日照中心跟诊所,所以有
医事人员也有照顾人员。当老人生病时,就接受诊所的医疗,病愈后再回到日照中心。
政府现在可以做的是,好好盘点长照需求量。假设盘点出来,发现每两万人就需要设置一
个社区长照据点,那就可以算出我们需要几个据点。以社区为单位,这个长照据点必须要
整合社福跟卫政体系,要能同时提供“医事服务”与“照顾服务”。
我倾向推动保险制,因为现在世界各国,健康跟长照体系的制度会是一致的,我们有健保
,所以可以比照健保来推动长照保险。
以韩国的例子来说,他推动保险制之后,有明确的经济诱因,就有很多人愿意出来提供服
务。但韩国的长照体系也出现几个问题,例如服务规模扩张太快,导致品质不一;产生业
者恶意浮报的弊端等等。这可以给台湾的借镜是,由政府建立一套品质管控制度,避免负
面情况产生。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515#sthash.zjqVvtJ0.dpuf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3515#sthash.zjqVvtJ0.dpuf
4.附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