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动员基本盘不是胜选绝招

楼主: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2015-08-22 01:47:36
1.转录网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50822/675117
2.转录来源︰
苹果日报
3.转录内容︰
动员基本盘不是胜选绝招
作者:何明修(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基于种种理由,国民党提名了史上最弱的总统候选人,根据国民党在8月19日公布的民调
,洪秀柱获得了18%的支持率,落后于宋楚瑜的19%与蔡英文的37%。如果你是蓝营的操盘
手,只剩不到五个月的选举期间,面对这盘明显局势不利的棋,你要如何操作?
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指出,选民的政治意向是呈现常态分布的形态,这意味着在单一席次
的选举中,候选人应该尽可能地掌握中间选民(median voters)的青睐。在左与右、进步
与保守之间等诸价值对立中,采取中间的立场以取得最有利的位置,并不是源自某种相信
中庸之道(golden means)的哲学原则。相反地,这是立基于一个统计学的定理,正是因为
中间选民代表最大多数的民意,所以无论个别候选人的主观的信念,努力营合、甚至伪装
成为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模样,即是最常见到的胜选方程式。
然而,现实的政治局势远比单纯的学理推论更复杂,需要纳入更多的因素综合考量。首先
,虽然这说来奇怪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并非每一位候选人都以胜选为最重要的目标,有
些候选人看起来是将参选当工具,着眼于其他的政治考量。要不然他们就是“选爽的”,
志在参赛,不在得奖。其次,在常见的理智与情感之较量中,不少人选择了相信自己想要
看到的评估报告,因为这样会比较使人安心舒服,而不愿意正视那些令人不情愿面对的真
相。
最后,所谓的中间选民也不是任意两个极端立场之平均数,仿佛只要站在对立诉求的中间
,摆平事理、公道调解,就可以获得最多人的认同。真正的情况是政治态度会随时代改变
,原先的常态分布也有可能转变成为偏峰分布。就以国家认同为例,根据政大选举中心的
调查,在1992年,采取中国人/台湾人的认同比例分别为26%与18%,其余则是双重认同。
到了2015年,这个比例转变成为3%与59%。换言之,在二十几年前,采取一个双面讨好的
认同策略或许是最佳的胜选策略;但是到如今本土意识高涨的年代,这很有可能反而激发
大多数选民的反弹。
美国选民如何看待同性恋,也是产生了类似的转变。在2004年大选中,寻求连任的共和党
籍小布什总统采取了“动员基本盘”(firing up the base)策略,在各州推动将“婚姻定
义为一夫一妻制”的公投,目的在于催促右翼基督教群众站出来投票。这个十一年前的胜
选绝招,如此已经完全失?了,越来越多美国各州通过保障同性婚姻的法案,最高法院更
在今年通历史性的裁决,使得同志获得完整的婚姻保障。
动员基本盘与向中间靠拢是两套相背离的选举策略,鱼与熊掌不能兼得。面对日益高涨的
本土意识,国民党在2000年政党轮替后试图调整。在2004年选举中,连宋两人激情跪吻土
地,马英九更在2008年选举时宣称“化成灰都是台湾人”。相对于此,洪秀柱从党内初选
时就高举反台独的深蓝神主牌,在高中生抗议新课纲时,更声称要调整的幅度不够彻底。
近来,洪秀柱与马英九更联手高调批评李登辉,以大中国民族主义的立场,拒绝承认台湾
曾被日本殖民母国同化、台湾人曾接受了日本认同等历史事实。
洪秀柱的急统路线固然可以激发外省深蓝的基本盘,但是对于统独光谱中间的选民则缺乏
吸引力。为何国民党采取了这样背离常理的选战策略?这是传说中的黑暗战法吗?难道洪
秀柱的参选志不在胜选,亦或是她本人有特殊的情感与理智之权衡方式?仔细观察接下来
的选情发展,答案肯定会揭晓。
4.附注︰
作者: season2011   2015-08-22 01:52:00
这叫运动家精神
作者: Tim1107 (可怕面包)   2015-08-22 01:58:00
我猜是固深蓝,使立委席次还有一定的量,才有可能保住狗党
作者: kinoyamato (Kino)   2015-08-22 02:07:00
不、国民党就是认为大家都还爱国民党、只是不出来投票、耍任性(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