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GV13 (远见13)
2015-07-29 21:55:33联合报 公孙策
正在台南举行的世界“U十二”少棒赛,中华队全胜进入复赛,但是似乎并未引起多少国
人注意。回想四十多年前,中华少棒初扬威国际时,全台湾(包括海外留学生)是如何为
之疯狂。如果周日胜古巴那一场,鏖战到延长赛,最后以再见全垒打获得胜利,发生在四
十年前,可以想像那会是何等狂热场面—全台湾每一台电视机前都爆出欢呼!
如此情境俱往矣。
四十年前的台湾正开始起飞,少棒扬威国际适时带动了台湾人的自信心,一时间,各种“
台湾第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台湾傲立世界。曾几何时,台湾人的自信心几乎跌落谷底
,当年旺盛的企图心不见了,只见追求小确幸。巧合的是,棒球狂热也跌到了谷底。
国人为什么对棒球失去了热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打
假球事件。一个假球事件会造成棒球热情致命的伤害。
《战国策》的寓言。惠施对田需说:“杨树的生命力很强,横著栽能活,倒著栽也能活,
折断了都还可以活。可是,如果让十个人种杨树,却叫一个人来拔,那就一棵杨树都没有
了。为什么?因为‘树之难,而去之易’啊!”
棒球运动就是“树之难,而去之易”,再多人支持,一次打假球事件就毁了。
同样“树之难,而去之易”的,是历史。
反历史课纲的高中学生攻占教育部长办公室,部长为此兴讼,民进党借此兴波,洪秀柱则
借此要蔡英文“勇敢宣布台独”。
本文不拟讨论历史课纲内容(我有很多意见,另外再谈),可是,这件事情明显有“藏镜
人”在幕后操弄。而“藏镜人”最糟糕的,还不在鼓动高中生以遂其政治目的,而在于“
拔去”了历史之后,却没有替代史观。
历史是我们整体民族的“昨天”。钱穆说:“我们一定要活在有明天的今天,才有意义。
而如果没有昨天,又哪来今天?又如何思考明天?”
年轻人追求小确幸,就是一种“不思考明天”的征兆,在这种境况之下,还做“拔去”史
观的事情,实不可原谅。
对历史的诠释不同,最好的办法是让历史去解决。说得露骨些,政治的输赢是当下的,但
历史不是。今天谁“赢”了,百年后却未必。所以,为了今天的政治输赢,拔去下一代的
“昨天”,以致毁了他们的“明天”,非但不道德,更是历史罪人。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085565
4.附注︰
吱助不等于金援?DPP以为大家都不知道剩下半年就要选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