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来整理一下各位的记忆。
对于高雄气爆事件遭到的批评,出现了一种“绿位移”的现象。具体的表现是将当
时批评的关切点“事前”找寻外泄源头,转移到“事后”的救灾过程上。以下简单说
明当时的情况,我尽量减少讨论后续:
(1) 陈菊到哪去了?
这个最主要的批评,是对陈菊在气爆发生前9:00-12:00这三小时行动的质问。我
前面讲过最主要的理由:蓝营想要复制睡菊事件。实际上蓝营队整件事情都是采
取睡菊事件批评的再制,包括事情发生前的行程、行踪交代刻意模糊、人员没有
受到惩处反而升官等等。不过我想这里没有人想谈睡菊事件,就先略过了。
另外一个批评陈菊的理由,是所有高雄市政府高层中,当天晚上她其实是最接近
事发现场的人,开车三分钟就能到了,但是她却没有探出头来。
这个论点的延伸批评是,这么大的灾害在事发之前,指挥层级只有到消防局长,
没有整合各部会来共同处理问题的迹象。举例来说,陈菊说她透过副市长和秘书
来了解现场状况,但其实副市长人也是在官邸“打电话来了解现场”(见监察院
报告)。批评的核心焦点,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台湾史上最严重的气爆意外前,
整个高雄市政府只是当成一般瓦斯外泄来处理?”
(2) “高雄市公共管线管理平台”这系统怎么了?
另一个被批评最严重的点,在于高雄市不是没有地下管线的资料,实际上,高雄
市搞出了“高雄市公共管线管理平台”,而且还有高度的获奖纪录(摘自该平台
资料):
1.高雄市政府工务局94年11月以[公共管线管理新机制工作圈],参加行政院
经建会第六届法制再造工作圈评选,并荣获最高殊荣-金釜奖。
2.高雄市政府工务局95年11月以[公共管线管理系统],参加台湾地理资讯学
会评选,并荣获最佳应用系统-金釜奖。
3.高雄市政府工务局98年6月以[路平专案],荣获行政院研考会第一届“政府
服务品质奖”。
所以批评者的另一个重点是,怎么这个得奖的系统完全派不上用场了?高雄市政
府居然可以推说不知道地下埋有哪些管线?
(3) 气体外泄在四、五点时就有征兆但未处理
气爆事件之后,开始有媒体报导爆炸现场附近有(二)人在七月31日中午时就出
现丙稀中毒的症状: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072512
高雄气爆》丙烯31日上午已泄漏?! 2人头晕、呕吐
蓝营则多位人物(吴敦义、杨秋兴、高雄市议会)则批评,在当天下午就已经有
相关的征兆了: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15502
吴敦义办公室表示,气爆当天下午四、五点钟后以到晚上八点多,凯旋路就已有
多处发生气体外泄,如果市府当局能正确处置,立即召集工务局相关人员,依照
建置多年的“市区地下管线图资数位化”资料,就可以即时掌握凯旋路地下,有
上述三条地下管线可能气体外泄,并立刻对凯旋路这三条可能气体外泄的地下管
线所属三家公司,逐一电话指示关闭气源。
蓝营的立场正好与“绿位移”相反,是尽可能延伸可以准备防灾的时间。至于前
文所写“我现在找不到,当年我也没有印象,你说的所谓:当天下午四、五点就
已经有人表示闻到气味,五、六点开始有人打电话的新闻或资料(有请贴给我,
我可以修正我的记忆)”的说词,我也很好奇到底他会不会更新他的记忆。
最后,稍微提醒一下,我这只是简单整理当时的批评。如果想拿当时绿营的辩护词
来今日复制贴上的话,请先更新一下记忆,也麻烦 找一下后续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