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还要谈日治时期的行政人才吗?

楼主: monopoliest (中肯无益于中出)   2015-04-07 16:54:14
→ CoreDown: 这篇论文可以给你解释成台湾行政人才少真的是服了你 04/07 15:37
→ CoreDown: 你只把攻读法政的法界当成台湾行政人才 请问你KMT里面都 04/07 15:38
→ CoreDown: 所有官员是法界菁英阿? 04/07 15:38
我真的觉得你的脑筋很混乱。所以这一篇主要是写给还想看懂得人来看。
要谈国民党接管时要不要用台籍人士的这个事情,先决条件是要有人可以用。这样
的情况,如刘的这篇文章中所提到,至少在接收台湾的各级法院的时候,国民党大量
启用了台籍人士。
国民党的大量启用并没有太多省籍考量,你甚至可以批评是在收买人心。重点在于
,国民党可以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过去日治时期在台湾培育了很多的法界人才。
而即使是国民党的统治时期,这些法界人才多少也开花结果。与行政、立法部门相
比,台籍人士最快攻下司法院的高位。递补第一任、第一位台籍大法官蔡章麟,他在
1952年就攻下这个重要位置了。接下来黄演渥、洪逊钦这些台籍人士也都当上了大法
官。刘恒妏另外一篇论文〈战后初期台湾司法接收(1945-1949):人事、语言与文化
的转换〉中,有稍微描述当时的情况:
以1943年为例,台湾总督府法院66位判官,仅6或7位(约1成)为台人
,而33位检察官中,无一是台人。(页34-35)
即使如此,国民党仍然是先交由这些人来接管司法体系,五位台籍判官分别接收了
五个地方法院。
此一情况却没有发生在行政部门上,为什么?
我前面讲过结构性的因素:行政官僚的爬升非常慢,甚至所谓外省籍的孙运璿,都
要爬三十多年才能当上行政院长,和孙运璿同年出生的高玉树,晚了五年左右的资历
,来不及进入决战圈、只能成为资政。国民党整个搬来台湾的时候,外省公务员已经
在跑道上了,本省籍人士才刚开始要加入,同时还受到省籍比例的限制,导致要到之
后1930年以后的世代,才能在行政部门上获得战果。
第二个理由,则是日本统治下的歧视政策所产生的结果。我前面一直讲的是,日本
的统治策略是压制台籍人士担任文官的机会。前面刘文的资料也显示,只有36人有通
过文官的考试,取得任用资格。但是既使如此,现实的压力仍然让约半数的台籍人士
,最后回到法律工作的事务上。所以当国民党来的时候,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面临完
全不一样的情况:在总督府的所有行政部门,都不会有现成的台籍人士可以任用。
这就是混战的起点了。
我面对到一群人,一直喊著“有台籍行政人才!国民党看不起台湾人、不任用台籍
人才!”的口号,而当我追问“台籍行政人才是谁?在哪里?”的时候,却只是一直
往个人的立场进行攻击,甚至还丢出刘恒妏的文章,大剌剌地说:“这还只是法律人
才而已!”
可是我一开始就已经知道台湾有很多法律人才啊(甚至早到3/08 #1K_2SO3D一文)
,而且我问的是行政人才,拿什么法律人才来跳针....
作者: CoreDown   2014-04-07 15:37:00
这篇论文可以给你解释成台湾行政人才少真的是服了你你只把攻读法政的法界当成台湾行政人才 请问你KMT里面都所有官员是法界菁英阿?所以结论是台湾没行政人材
作者: Justice5566 (正义56)   2015-04-07 16:58:00
自己提了法律人才 然后跳针法律人才不是行政人才照这个逻辑 战后国民党用的多少是货真价实行政人才?
作者: syearth (sysearth)   2015-04-07 16:59:00
......XDDD 原来外省人一堆行政人才
作者: Justice5566 (正义56)   2015-04-07 16:59:00
还是你觉得经过念军校的才是真正行政人才?
作者: meatbear (肉圆熊)   2015-04-07 17:01:00
嗯 要说的话 我家族是有此等人 只是被当战犯 家族没落不过说来被当战犯也是被自家台湾人出卖陷害不过后来平反后 还是有族人当上行政首长
作者: ottokang (猫猫的大玩偶)   2015-04-07 17:34:00
日本时代真的没行政人才啊,读书人比例这么少又不让你当官,怎么可能会有什么行政人才?
作者: momocom (momocom)   2015-04-07 17:44:00
日治时代的就学率屌打中国,中国到80年代才追上
作者: grifonxu (grifonxu)   2015-04-07 18:45:00
日本时代未实施义务教育前入学率低,1930年代初期33.7%后来配合皇民化运动,大量增设公学校,1940年代才拉到60%附近,1943年实施义务教育入学率约67%;1944年约70%。1945年日本投降缺数字各家都用推估,有80%也有也有人说 90%,但大多数如吴文星等推估为 80%以上以 80%为基准,对岸在1958年就超过 80%后来时代动乱而下降但1965年再度超过 80%至于文革,虽说是十年浩劫,但文革期间唯一获利的是小学文革后对岸小学入学率是 96%真的有屌打到 1980 年代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