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yanwen (FAST CAR)
2014-11-21 08:56:33※ 引述《alan99 (驱魂搜捕队协力人)》之铭言:
: 前面已经有人解释如何征选,那我这边就解释一下执行和监督的问题
: 自然而然上任的劳工局长是被期许有能力改善台北劳资环境
: 在这环境下,柯P自然会以劳工局长专业的意见为优先
尊重专业没问题
虽然人不是柯屁选的
但如果局长没做好,柯屁会出来扛责任,挨骂名囉?
: 接着是监督面
: 公务人员每位都要给上司打考绩
柯屁是选考试院长是吧?
我没搞错吧?
: 而柯P提倡的全民参政方式就是将局长和一级主管等考绩由民众来评比
: 若没达到一定标准或是连续两三次低标等,将会接受警告或是开除
: 评分标准除了参考当初的政见外,也可透过“是否解决劳资问题”来观察
: 举例来说,台北市政府建立一个“劳资诉求平台”
: 每位网友都能在上面提出想要劳工局解决的重大议题
: 然后透过连署按赞投票的形式,选出前十大劳资问题
: 由劳工局长带领团队在有限期间内出面优先解决
: 我想会有不少人担心“万一很多人来乱要怎么办?”
: 首先这个大前提是“全台北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来乱的”
: 当参与关心的人越多,越能避免这情境发生
: 越迫切越重要的问题则越容易先被关注解决
: 若局长没有解决问题,自然就会在评鉴时低分下台
: 毕竟大多数人不想让一事无成的局长继续尸位素餐
人多的时候评鉴会准,没意见
但人少的时候怎么办
10万人投出来的结果,或许可信度较高
100人投出来的结果,或许就有操控的空间
请问柯屁有没有限制投票人数达多少人以上才算数的规定?
而这个投票人数又是如何订出来低?
: 以上只是我个人简略地说明,其他像是多久评鉴一次、评鉴的标准和过程为何等细节
: 等柯P当市长后再讨论也不迟
: 另外有人质疑教育部长为何不用i-voting而是采用委员会遴选
: 以下是个人的解读
: 现在台湾家庭仍然有所谓“明星学校”的观念
: 在倡导“行行出状元”多元人才的情况下
: 选择i-voting固然能选出民意支持度最高的候选人
: 但这并不代表未来的教育会变得更好
: 因为有可能大多数家庭仍保有传统教育的思维
: 好比明星学校、校内成绩、联考科目、志向与职业等等等
: 关心的角度不同会影响到选举的结果
: 因此新教育局长必须从传统教育到欧美的开放式等新式教育考量下拿捏适当的平衡点
: 由专家、教师团体、家长代表、民间团体等进行讨论
: 选择最适合的人选
: 而且教育算是百年大计,不能一味靠着民意作改变
完全不同意你的说法
为什么教育不能靠民意改变?
今天如果大多数民众希望建立台湾主体性,希望课本多教台湾的东西
结果柯屁认为我们还是要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地理等知识
这时民意就不算准了?就必须听专家、教师团体等的意见了?
标准为什么可以这样两极化?
: 简言之,i-voting的概念是让全民参与、全民监督、全民参政
: 但当大多数人的观念和知识不足时,除了要加以宣导和沟通外
: 在全民观念普及前,仍只能透过专家们讨论决定初步人选
: 一旦大众了解教育方针后,教育局长就有机会进行i-voting了
还是那个老问题
i-voting在欧美先进国家中有没有人实施过?
如果有,请问对方是怎么做的?跟柯屁的作法相同吗?
有没有先例可循?i-voting有没有界限?
如果没有,那我认同连d说的,柯屁是把台北当新药实验室吗?
没有国家做过的东西拿来台北测试,台北是很闲喔?
最后一段,其实试验看看也没啥问题,台北身为首善之都有些政策是要跑在全台湾之前的
作者: otsuka123 (123) 2014-11-21 09:01:00
而且议会没柯P的人这样简直胡搞 到时肯定加入民进党
作者:
godivan (久我山家的八重天下无双!)
2014-11-21 09:01:00我只想到马英九的新政策都被批为把人民当作白老鼠(远目)
对政策有疑虑都要批评啊,科p i-voting还没做,我有疑问当然就先批评了,实际上他要做也阻止不了也不关我的事...
作者:
skysail (sky)
2014-11-21 09:44:00市政透明化
作者:
hw102050 (喵不完的春天)
2014-11-21 10:31:00HI~未来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