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nnominate: 北捷现在就跟中华电信要做这个事 11/01 23:14
: → innominate: 重点是北捷已经要做,那就不用扯什么前端 11/01 23:14
: → innominate: 北捷要跟中华电信推NFC,就不可能走回头路 11/01 23:15
: → innominate: 现在的问题是后端要不要开给其他支付单位 11/01 23:15
: → innominate: 要开,就让其他支付单位也走中华电信模式进来 11/01 23:16
: → innominate: 这样就跟北捷目前的计画同步 11/01 23:16
: → innominate: 并不是说要开放就是让所有卡都能读 11/01 23:17
: → labbat: 谁来翻译楼上说什么 11/01 23:22
我解释一下
传统的票证系统架构是
A公司票证 <-> A公司感应机 <-> 台北捷运 <-> A公司后端认证及清算系统
中央处理系统
B公司票证 <-> B公司感应机 <-> ( CPS) <-> B公司后端认证及清算系统
然后目前北捷跟中华电信合作要推经济部的NFC计画
变成
中华电信服务管理者
中华电信SIM <-> NFC感应机 <-> 北捷CPS <-> CHT TSM <-> 悠游卡清算系统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北捷根据经济部的计画继续走
未来北捷要做的是让NFC感应机跟目前手机NFC芯片的相容度提高
这是本来就要做的事情
但问题来了
在北捷目前的NFC架构中
关键是在北捷的NFC只有进入CHT的TSM(未来可能会接五大电信厂商合资的TSM)
但不管是CHT的TSM还是五大电信商的TSM,都会被电信商/悠游卡公司垄断
理想系统是
电信商SIM <-> NFC感应机 <-> 北捷CPS <-> 台北市开放平台TSM <-> A公司清算系统
也就是让后端TSM开放接取平台
举例来说
如果apple没有跟北捷谈合作事宜
那么我就可以开一家A票证公司跟台北市开放平台TSM谈
然后透过开放平台TSM接进我公司的清算跟认证系统
然后我发行我的iPhone app
使用者只要下载我的app就可以进行消费
然后透过他手机的apple pay付款给我
捷运公司再跟我做清算的动作
在这个开放平台下,会受到损失的除了电信商跟悠游卡外
我实在看不出来消费者会有什么伤害
不知道为何一堆人在反?...
作者:
yiro (小峱峱分身的orz 我现在)
2014-11-02 00:31:00长知识
作者:
hw102050 (喵不完的春天)
2014-11-02 01:11:00辛苦了 这种东西我以为是显而易见 但好像再这不是
台北市开放平台TSM要走啥模式啊?换个名称就不会被垄断吗?
楼上,我写的算很浅显了,不过还真的料不到有人看不懂你有兴趣可以去参考号码可携是怎么做的法人化的集中式数据库平台并不是什么特殊的东西然后几家电信商已经要成立联合TSM,这也是空想?不是你不能理解的东西都一律打成空想更不用说北捷现在已经跟中华电信/悠游卡推NFC现在就已经多一层中华电信了,你的质疑同样也可以用但你并没有去质疑经济部计画跟北捷,不是吗?
楼上,我写的算很浅显了,不过还真的料不到有人看不懂你连任何一点我的问题都没回答到,跟我扯什么携带号马干嘛?老实讲我真的是没料到连中文都可以不好成这样...所谓"台北市开放平台TSM" 到底是啥?本来就要有架构的人现在是中华做有问题吗?你看看你自己写的,照你逻辑不就是叠床架屋...你又知道我没质疑了?我只是点出这政策根本就白贼话+想吃人豆腐,怎么不能说吗?
所以你不懂什么是TSM,还是你不懂什么叫开放的TSM?还是你不懂CHT TSM跟现在五大电信商+悠游卡的TSM差别?我完全看不懂你现在要质疑的东西是什么?你要提问的话能不能回个文然后讲清楚比较快?然后你知不知道新加坡就是使用同一TSM平台进行NFC服务空想个什么鬼?所以新加坡的TSM平台是空想?新加坡原来根本是个空想的城市?不用扯这么多,就是让台北市的TSM变成新加坡那种TSM这样不知道算不算回答你的问题?看不懂就再说一次,柯P就是要学新加坡的行动支付那样建立一个单一的TSM平台,让各家业者可以自由接取这样你懂了没?
我说了啊谁来建啊?你讲得落落长都没讲到?我想不想用回文的,是我个人自由,怎么这你也要管啊?啊你自己画的"台北市开放平台TSM"硬是少了一层,不容质疑吗?我的推文倒底哪里讲到"新加坡的TSM平台"是空想啊?
所以再说一次,柯P讲的就是新加坡式的单一TSM哪来的少一层?至于谁来建那你就等柯P上了以后再说看是要找工研院搞一个再移转法人化(就号码可携那套)
你说的"台北市开放平台TSM"是不要透过像Google或是
不是,TSM的目的跟支付系统无关TSM是所谓的可信任的服务管理者
他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客户,还有服务者间的安全连结你会把TSM跟apple/google连结代表你没搞懂...TSM的接取单位分电信业者跟服务提供者两大类服务提供者可以是悠游卡,VISA,中华电信emome钱包也可以是另外自行设立的公司而apple pay/google wallet/中华电信emome钱包只是一种支付的手段
本奔来这个架构就是要跟第3方支付绑再一起,什么叫我一直把它们连结....你自己的文也有提啊...一直回避不提建置的部分,然后跟"反垄断"打包...我要说的就是第3方支付服务的提供者,也有大有小,就不会有垄断的问题?然后消费者是否会因为竞争而厂商受益我觉得也很难讲
你错了,TSM不是跟单一的第3方支付绑你有这个认知就代表你没看懂我写的东西
第3方支付服务的提供者,也有大有小,垄断的问题不会
也可以用paypal,这是我跟使用者之间的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我可以垄断市场,因为你也可以成立公司进来跟我抢,到时就看谁手段高可以抢到客户google wallet/apple pay/paypal这是中性的支付平台我的公司可以用,你的公司也可以用
这我都知道啊,我就说这架构可能还不止多一层哩...
支付手段是中性的,端看我这间票证公司想让使用者用哪套方式支付没有这么多层,TSM是我公司接取,捷运公司是跟我清算我跟使用者收费是另外一件事,跟这个系统不见得相关
那是我跟使用者之间的事不同的支付手段其手续费有差,看是我公司吸收还是使用者买单,那就看各家手段也许我公司都转嫁给使用者,你可以成立另外一家公司然后吸收大部分成本,那你的公司就抢得到客户
这我知道啦,转到这假设性的问题,也不能解决资源本来就不均,资本大的公司营面还是大得多了...
那看各家手段,小公司自有小公司的生存之道像中华电信就要要硬推emome wallet但使用者不见得喜欢用,那我提供apple pay就可能成功或者你的公司提供其他的优惠或红利积点
对啊,可是中华也同样可以推emome wallet+apple pay
也许你公司找PAD/神魔之塔合作,你的红利可以抽虚宝
我只知道在这个平台下看各家厂商手段各家竞争,为了抢客户,各家自然会想办法提高服务水准就算最后大资本的公司市占率高,但他也付出够多成本了这个是市场经济的123,就不用我多说什么了最终受惠的还是使用者
你说的只是其中一种状况罢了,竞争的模型有很多,结论不要下的这么快啊...
越开放的平台其模型就越符合自由市场模型这也是经济学的123,不用我多说
某种程度上可是这么说,可是使用者是否受惠与此无关这也是经济学的123,不用我多说
越符合自由市场模型,其消费者跟生产者剩余越多这也是经济学的123,不用我多说
你消费者在这家用不爽,马上换另一家转换成本越低,消费者选择空间越大,我看不出来为什么消费者会比独占市场受惠要小的理由我哪个问题没回答?
没有这回事...让各家自己做TSM互相接取成本最高因为各自的TSM可能会有相容性问题然后各自TSM要另外谈判
就是谁来架所谓"台北市开放TSM"啊,怎么样不垄断哩?
但提供单一TSM,其标准跟规格统一就说你可以参考号码可携号码可携就是工研院做,然后移转给NPACNPAC是一个法人化的机构台北市TSM也可以比照办理NPAC没有什么垄断的问题,那台北市TSM同样也不会有你可以把这东西当作是一个基础建设来看新加坡也是成立城市的公共平台TSM同样也没有垄断的问题
那就要看你怎么定义公共服务让业者自己架TSM,羊毛出在羊身上,最后会从消费者身上赚回来但政府出资架TSM,TSM的成本可以从接取费上回收政府不见得会出到多少钱
新加坡TSM也是交由GEMALTO营运,老实讲我认为"门号可携"跟TSM实在差太多能不能比照办理,我抱持怀疑...
其实只是技术差别,重点是公共服务平台你不喜欢NPAC的例子,那就拿网络交换中心IX也行交给谁营运这个我没意见,但从TWIX的惨烈经验来看
我认为NPAC的营运模式是比较成功的我谈的是营运模式问题,TSM是可以成立法人化机构营运或者像HKIX这样交给大学负责,那也是另一种模式
这没有什么腰不腰疼的问题开南大学就弄出TSM平台也过认证了五大电信商也出资成立自己的TSM公司建构平台要成立法人化的TSM委托工研院来做是一种模式要像开南大学那样给大学营运也是一种模式这都是明摆着的例子,是你想得太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