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p12345 (pp12345)》之铭言:
: 我想纠正原po的一些错误观点﹕
: 1 人类自有阶级以来﹐就有阶级斗争。
: 阶级斗争﹐是先于马克思主义出现的﹐所以不要把台湾出现的阶级斗争归结于
: 马克思主义(或共产党)的影响﹐而应该归结于台湾社会的阶级矛盾已经越来
: 越激烈。
很对啊。农民起义不是气候的因素,就是被贪官、土豪压迫所致,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阶级斗争。
: 2 因为国民党几十年的反共教育﹐台湾社会不仅没有共产党的土壤﹐甚至连左
: 派都不成气候﹐现在在台湾出现的只是一些“自发”的阶级斗争﹐连“自觉”
: 都谈不上﹐就更谈不上马克思主义。
: 台湾现在出现的青年迷茫﹐没有出路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台湾一家的问题﹐要
: 放到更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下去解读。
不只是反共教育,
国民党对台湾的经济成长也有贡献,
早期的的三七五和耕者有,
都是学共产党的分田地而来的。
为什么这几年国民党在老一辈的支持度仍高,
就是因为有得到实际上的好处。
迷茫是因为高度经济成长之下,
人生得太多了,
而经济成长之后,
家里该有的都有了,
只是想要有更新更好的东西,
所以经济成长率趋缓。
而人口太多就像生产太多而变成了存货一样,
高度经济成长率下所生的人口,
要竞争低度经济成长率下的工作职缺。
当然苦果由这一代年轻人承担。
爽的是战后婴儿潮那一代,
不断地生小孩,
当自已的部属,
又因为这些小孩会长大,
所以有劳动力,
和广大需求的消费者市场,
等于是让别人的小孩,帮助自已升迁,赚利润,加薪,
可是这种经济成长模式会受到环境资源的限制,
基本上台湾和大陆或是韩国、日本,
都到顶了。
不能再走人口扩充这一条路了。
: 3 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欧美资本主义取得了冷战的胜利﹐
: 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 二战之后﹐为了对抗苏联﹐主要发达国家都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从二战之
: 后到苏联解体之前﹐主要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保持了基本的稳定甚至下降﹔苏
: 联解体之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重新开始拉大。
这一点的确啊。
: 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分配最大化的过程﹐资本是没
: 有国籍的﹐而劳动者是有国籍的。所以我们看到资本和工作机会都从先进国家
: 向落后国家转移﹐另一方面全球的资产价格都在猛涨。
: 台湾也经历一个80、90年代大致均富﹐到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拉大的过程﹐青
: 年在其中感受到很深的被剥夺感。
我承认这现象。
所以如何让人才也全球化,是值得思考的。
: 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家境都不错﹐朱德在加入共产党
: 之前已经是滇军的军长。这帮人跟你所谓的贫农、赤贫形象差很多。
: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面就批判过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认为他们都
: 不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所以你把台湾现在出现的思潮﹐归结于马克思主
: 义﹐马克思也是不会同意你的。
: btw﹕台湾人很喜欢批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其实你们既不了解马克思主义﹐
: 也不了解共产党。不了解你的朋友﹐或许无关紧要﹔不了解你的敌人﹐你就会
是的。他们家境都很好,才有办法在遍地文盲之中,读到师范学校,
或是赴法勤工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