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几点,帮余老平反(?),也搭时事顺风车,毕竟以前撒钱买过他不少书....
1.1949年他"滞留"北京,读了半年大学,才到香港依亲,
当时中共渗透校园的手法和程度,让他开始质疑共产党治国的路线。
70年代,带团到大陆做学术访问,据说文革后的中国经验,给他的刺激非常大。
从此立志"共产党一天不倒,一天不回中国",97后,甚至连香港也不去了。
六四时,他召集海外华人,好像募了十万美金,买下纽时全版声援民运学生,
title还是他用毛笔写的。就反共这一点,六十五年如一日,没话说。
2.余老成名很早,在台湾70,80年代很有影响力,最出名的是"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在人间副刊连载,轰动一时。(反观现在副刊...)
平心而论,文章值得商榷,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他攻击的正是反右到文革...迫害知识份子的风气。
后来写文章,也反复直骂毛集团是流氓,是中国史上的"无赖人物"。
总之,他反共的层面很多,有情感的,也有意识形态的,也有个人经验,
连中共官方都要派打手匿名跟他越洋打笔仗。
在这一点上,你可以不认同余老的立场,但不能不佩服他对干到底的强悍。
3.中共知道他在海外的影响力很大,防堵不成,干脆拢络,
二十年来,书也能出,邀约也不断,他对前者静观其变,后者从不理睬。
这一点跟他的老师钱穆几乎没两样。
(不过,钱穆的"故国情怀",让他最后归葬故乡,墓碑上不但是繁体,还是民国纪年,
他有妥协,也有坚持...至于余老将来,这一点想必就不会追随了)
4.余老跟国民党的关系:他到香港时,国民政府怀疑他是左派职业学生,死不发签证,
直到70年代余老成名,才肯给他身分证,不过那时他已经加入美国公民了~~
他对国民党不会有太多好感,不过,恨铁不成钢的"中华民国"应该是他隐藏的认同吧。
80年代,和蒋经国有多次谈话,内容不详,也许要等他将来的回忆录。
5.至于对台湾暗流汹涌的现况...我想他真的理解有限。这点也就不强求老先生了...
他可能把三月学运等同于微型的六四,事实上,后来对六四也有不少反思,
将来对太阳花也一定会有更多的反省。虽然两者从任何一点都无法相提并论就是了。
(本文好像没替他平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