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01599
〈自由共和国〉曾嬿芬/虽穷但有吸引力 柏林跃起
2014-08-04
曾嬿芬/台大社会学系教授
年底的七合一选举,台北市长选情仍是全国最关心的焦点。其实全国也真的应该关心台北
市选情,看看这个首都人民是否可以选出一个把钱花在刀口上的市长。当台湾许多县市的
人均预算不到台北人的一半,台北市政府近年来的花钱方式完全无法赢得国人的尊敬。二
○一一年嘉义全年预算才一百六十亿元,该年台北市政府却花了一百二十亿元的经费办了
花谢水无痕的国际花卉博览会。
台北市花十五亿元筹办全世界只有它参与竞标,并取得举办权的“世界设计之都”又是一
个案例。据官方的说法,花这个钱是为了“透过世界设计之都的活动,台北将在未来的数
年间,跃升为国际瞩目焦点城市,展现华人世界的设计力。”市府的规划是在二○一六年
以前陆续举办各种活动—跨年设计活动、国际设计展、国际设计政策论坛、国际设计周论
坛…问题是,有谁听说过哪个城市在举办活动之后、成为设计之都?
一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成长需要许多规划,其中包括创意与产业网络,以及打造适合创
意工作者生活的环境。被联合国文教组织(UNESCO)于二○○六年指定为设计之都的柏林
,就是用心思规划而不是撒钱去建立创意城市,由于地方分治的结构,柏林并不是一个资
源丰沛的首都,事实上,当柏林前任市长Klaus Wowereit尝试号召创意人才来柏林工作和
居住时,说了一句被不断传颂的话:“Berlin ist arm, aber sexy.(柏林虽穷,但很有
吸引力。)”在这方面柏林市政府的做法是典型德国人不炒短线,用足够长的时间达到既
定目标(德国足球队就花了二十年走到世界杯冠军之路)。他们主要的作法是提供咨询、
育成中心、创业经费、实习机会等,并建立文化创意平台,将创意人和机会与资源进行连
结。柏林另一吸引人之处,在于生活成本相对低就可以得到好的生活品质,根据英国卫报
今年一月的报导,许多欧洲包括英国年轻创意工作者逐渐移往柏林工作生活,最重要的考
量之一是住的成本可以压低。
美国的Hoffington Post在今年七月的一篇报导中,推荐年轻人必去的欧洲城市,将柏林
排第一名,报导除了赞美柏林有活力的文化生活外,最重要的就是:这是一个生活预算合
理的城市。欧洲的城市如伦敦和巴黎都因为房价物价过高被排除。以伦敦和柏林的房价来
比较,过去十年伦敦房价上涨一倍,柏林只有二至三%(而同一时期德国经济是欧洲表现
最好的)。柏林的住屋九成供出租,租金上涨有控制,官方有租金行情网供查询,如果你
租贵了许多,也有租屋者协会去帮你议价,结果是在柏林市中心的租金只有伦敦的三分之
一。
一个分配失衡的城市如何能让年轻人有余裕从事创意工作?文化创意工作者多半先得当个
青贫族,一个像台北房价这么高昂的城市,无法吸引和留住收入不稳定的文化创意青年。
如果将当年用在办花博的经费拿来盖只租不卖的公共住宅,增加供给来压抑房价,年轻人
从事创意活动的负担一定会大为减轻。
在当代的城市治理中,将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区分已经是落伍的想法,解决社会不均的
方案会带动各个阶层和年龄层的活力与机会,因此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政策既是经济的重要
环节、也是塑造新城市文化的契机,经济、社会、文化彼此相辅相成,城市的魅力才会保
持。现任的纽约市长白思豪在选举期间,就以社会政策赢得纽约市民的认同,而获得高票
当选,其中包括提供二十万户社会住宅这样的诺言;首尔市长朴元淳也承诺在十年间增加
十九万户公共租赁住宅,都是引领城市迈向活力新时代的好例证。
台北市的市民们,你投票,全国的人都在看,选个将钱花在刀口上的市长吧!
资料来源:自由电子报
====================
所谓台北举办的那些被嫌得半死、一无是处的活动,换成台南或高雄争取到主办的话
,相信大教授的说词又会是另外一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