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703000868-260109
2014年07月03日 04:10
王晓波
郝龙斌在访北京表示,《马关条约》割台,让台湾人民长期有“被祖国抛弃变成孤儿的感
觉”。此论一出又是引起争议,尤其是国民党籍立委罗淑蕾说“清朝不是我们的祖国”,
“清朝是我们推翻他的,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没有被抛弃的感觉”。(《自由时报》
07-01)
罗淑蕾的“我们”是不是“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如果是,如何在日据下去推翻当时
代表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清朝呢?
罗淑蕾头脑不清,逻辑紊乱不说,或许她要说的是“中国(清朝)不是我们(台湾人)的
祖国”。这可就是一个历史和事实的问题。
“中国不是我们的祖国”,换言之,即台湾不属于中国(清朝)。果真如此,日本又何必
跟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我们可以跟美国签订条约割让日本的九州给美国吗?
《马关条约》割台,台民拥唐景崧成立台湾民主国,号“永清”,并致中文告中云:“今
已无天可吁,无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推拥贤者,权摄台政。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
,作何办理。”
如果台民不以中国“清朝”为祖国,何以称“永清”,又何以“事平之后,当再请命中朝
,作何办理”?
台湾民主国覆灭,义勇军蜂起,“三猛”之一简大狮事败逃至漳州,被捕押至厦门厅,有
供词云:“去年大势既败,逃窜至漳,犹是归化清朝,愿为子民,漳州道府既为清朝官员
,理应保护清朝百姓。然今事已至此,空言无补,唯望开恩将予扙毙,生为大清之民,死
作大清之鬼,犹感大德!千万勿交日人,死亦不能暝目。”
但最后,简大狮被押返台,绞死于台北监狱。其供词已有“被祖国抛弃变成孤儿的感觉”
了。
台湾抗日运动从装抗日到非武装抗日,日人的《台湾警察沿革志》指非武装抗日的台湾社
会运动为:“汉民族向来以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为荣,民族意识牢不可拔。…且其故乡福建
、广东二省又和本岛只有一衣带水之隔,双方交通频繁,且本岛人又视之为父祖莹坟所在
,深具思念之情,故其以支那为祖国的情感难以拂拭,乃是不争之事实。”
1936年3月,林献堂率《台湾新民报》访问至上海,席间言,“林某归还祖国”之语,传
至台湾遭日方围为“非国民”,且于6月17日,遭日本浪人卖间善兵卫在台中公园殴辱,
史称“祖国事件”。
1946年林献堂还率“台湾光复致敬团”至西安前往祭黄陵,更言台胞抗日是“为民族主义
也”。
大战末期铁血诗人吴浊流有《亚细亚孤儿》(战后出版)之著,正是强烈反应“被祖国抛
弃变成孤儿的感觉”。
同样是抗战末期写作,战后发表的巫永福新诗《祖国》,除了呼唤“未曾见过的祖国/隔
著海似近似远”外,也说到“战败了就送我们去寄养/要我们负起这一罪恶/有祖国不能
唤祖国的罪恶/祖国不觉得羞耻吗/祖国在海的那一边/祖国在眼眸里”。
虽然有抗日台胞以中国为祖国,但也有辜显荣(辜宽敏的父亲)者流以中国为“支那”。
1923年6月,辜显荣在“时事谈”讲演中说,“今日支那各省不但民不得安,而官亦不得
安稳啦。所以,凡事不可错辨为第一。今日28年整顿如此江山,比较支那,民国至今12年
还不息兵乱,这样事由良心可以忘记吗?”
所以,马关割台的一百周年,吕秀莲率团访问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言,马关割台是
“不幸中的大幸”。
日据下,御用绅士与日人不称“中国”而称“支那”;抗日台胞则私下多称“祖国”,也
非“中国”。
“斯斯有两种”,原来台湾人也有二种,郝龙斌只说了其中一种,其实还有辜显荣、吕秀
莲一类的台湾人。
罗淑蕾不但头脑不清、逻辑紊乱,而且对台湾史无知无识,还是国民党立委,怪不得国民
党民调这么低。
(作者为世新大学教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温和"一点的诠释罗淑蕾等人的言论,
或许是种为了"拉拢"中间选票, 以及"政治炒作"下的结果.
还是其实这些人的这种"史观," 早就已经成为台湾主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