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郑捷好友︰珍惜友情 才没报案

楼主: ubs2000110 (动静皆宜)   2014-05-29 07:08:22
这篇我想针对上次po文听听大家的看法
上篇文:http://fdd.tw/fBZfxu
文中郑捷的友人李男说:
对郑捷行凶一事表示知情,未举报系因不愿失去挚友。
但他随后改口,声称郑捷过去无数次向他表态要杀人,
但均未付诸行动,所以他分不清是真是假。
类似的话,他自国中起已听过无数次,并未特别放在心上。
=====================================================
若李男听郑捷嘴炮十几年了,难辨郑捷说要杀人是真是假,
或许可以让人对于他没有报案的事不加以为难
问题就在于他真的分不清是真是假吗?从之前报导中说郑捷
于麦当劳与李男告别之后,李男随即打电话要他母亲别到板
桥来,就此看来我个人是完全不相信李男所说的分不清是真
是假!我甚至认为他根本就很清楚知道郑捷是玩真的!
最近大家一直针对郑捷的父母,我倒觉得李男更应该要出来面对~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07:29:00
打电话跟母亲说声不要到某地跟报案的门槛差很多吧?
作者: jokem (红包)   2014-05-29 07:30:00
从国中听到大学 是你也会觉得是狼来了吧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07:31:00
假如没事发生,事后母亲问起还算好处理,警察问起为什么假报案是要怎么解释?郑每说一次,跟家人说不要到某地,家人也不会怎样;假报案N次……是要怎么跟警察解释
作者: jokem (红包)   2014-05-29 07:36:00
我觉这标题就媒体访问硬掰出来的 就只是觉得没啥大不了讲十年 这好友是要报案几次 鸽子:.........
作者: newgunden (年中むきゅー)   2014-05-29 07:45:00
真报案也没人理的啦
作者: ysfang623 (芋頭(BOY))   2014-05-29 09:00:00
如果他报案 结果郑还没动手 下一次他就没机会打电话给妈是我也会考虑到这种事 所以先求自保就好啊...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07:33:00
郑每说一次,跟家人说不要到某地,家人也不会怎样;假报案N次……是要怎么跟警察解释
作者: ysfang623 (芋頭(BOY))   2014-05-29 09:01:00
是我也会考虑到这种事 所以先求自保就好啊...就算不是真的 叫妈不要到板桥来 也不会有什么事
作者: ysfang623 (芋頭(BOY))   2014-05-29 09:02:00
如果报警 那可能会上警局走一趟了...
作者: willy0083 (西盛最速)   2014-05-29 11:41:00
键盘柯南
作者: pilot393 (事实胜于熊辨)   2014-05-29 15:20:00
社会最欠缺的就是正义感,就连帮找理由的也一堆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6:57:00
原po还是没了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7:02:00
解不同意见版友的意思啊。提醒家人这个动作的门槛低太多了。讲难听一点,今天路边算命的跟你说某路口的血光之气有点重,说不定会有好兄弟抓交替,这样都有可能让人打电话提醒家人一声了。但一个正常人根本不会为了这种事情去通知警察机关吧。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7:11:00
所以你从他提醒母亲不要去板桥就推断李男确认郑有犯案意图……这我不能认同啊。就算他只把郑当嘴砲,也有可能通知一下家人的。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7:17:00
门槛高低当然有差,通知家人是小心无大错,通知警察机关就不只是这问题了。郑没进警局的话就换成李自己要进警局解释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7:23:00
看来症结在原po认为有明确认知才会有通知家人的行为,但我认为只要“有点怀疑”就够了。而怀疑大部分是不足以让人报案的。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7:35:00
当然在乎啊……不然听到隔壁棚的天天喊马囧卖台,我不就得跟着冲立法院&行政院了。但他们闹了之后我只是会去求证相关讯息,因为求证不会让我上警局,但闹事可能会(虽然最后没有)。总不能因为我有求证反应就当成我当时相信马囧卖台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7:42:00
讨论到这,真的是症结点有判断差异了。我会把通知家人当小事,所以……想说的都说了,就这样吧。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8:12:00
何分辨是否急切?假如李男认为是小事,但因为消息的时效性,他要嘛懒得打,要嘛一样是立刻打回去说一下,“立刻”通知母亲一样不足以判断李的动机是什么啊
作者: vul3nj04 (vul3)   2014-05-29 19:18:00
还是回到一开始提的例子啊~一个N次跟你说我要杀人,然后N-1次啥都没做的人,就算他跟你长篇大论,那跟路边算命的跟你长篇大论说某地有血光之灾比起来,前者说服力有比较高?郑没犯案之前一直不是“凶手”,李要怎么知道他这次“确实”会犯案?打电话这部份我就不赘述了。原PO推测李的心态只能说有可能李是这样想的,但李也有可能抱持不同想法而一样有相同动作。假如要以想法论罪(即使只是道德上的责难),若无法确切的推论当事人的确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就不应当以自己的推测去非难他人。而原PO这次的例子我会觉得还不够……或许原PO有可能是对的,但推论不够明确,所以也别去追讨李男了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