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4年“阅听人监督媒体联盟”的发文资料。很久没碰这个了没想到网页还在
,所以把这留下来当个温习好了。我也想利用这个网页资料来说明,为什么很多的“
公民运动”,最后会沦落到没人理睬的下场。
http://www3.nccu.edu.tw/~g0451001/5-10.htm
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反媒体垄断运动的运作,这个运动前后延续了十多年,主要针
对的对象,今日称为“亲中媒体”,过去更常称为“统媒”。反对者很多时候话都讲
得很大声,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作的是什么事情。
要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实需要作的就只是很诚实地检视“亲中媒体”、“统媒”
这样的概念,它的最核心意涵究竟是什么。如果这样还是不清楚的话,我再给一个最
直接的提示:戒严的时期,有一个箝制言论自由的指控罪名,叫做为匪宣传。
很多人都忘记了,反媒体运动最初是从一个支持本土政权、对反对的媒体进行思想
检查的角度出发的。最初事件的爆发点之一,是2000年的八掌溪事件。陈水扁政府的
支持者觉得媒体报导这事件严重打击、丑化了民进党政府的威信,因此他们愤而起身
,发起了一个叫做“与媒体对抗”的运动。这个运动在网络上,就是以“社会力”(
social force)当成名称的。
在上面2004年的网页里,还可以看到这种站在拥护“本土政权”的角度,而攻击反
对媒体的罪状:
==============================================================================
8. 对新闻对象未能一视同仁(先生、尊翁、伍女、张某)->以总统称谓为例
(没错,这里是陈水扁总统的称谓问题)
10. 偏见立场超越理性专业(从台北看天下、逢李必反) 新闻室控制
(李应该是指李登辉)
13. 与行政部门对作 对本土政权的敌视、media politics
(这条应该是最直接的证明了,“与行政部门作对”....)
14. 欠缺以台湾为主体的整体观->三通、台湾没有台湾人、唱衰台湾
(是的,在陈水扁政府的时代,如果说经济不好,就会被安上唱衰台湾的罪名)
==============================================================================
看到这些说法,是否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呢?但这就是台湾的“社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