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障碍 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归类于第二轴发
育障碍/人格异常类别B,必须超过18岁才能够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1][2]。
自心理医学发现此病态人格,近百年来便有林林总总不同医学名词出现,大致为:无罪感
(Guiltlessness)、精神病态性人格卑劣(Psychopathic inferiority)、悖德症(
en:Moral insanity)、道德低能(Moral imbecility)。现代则多为用反社会人格(
Sociopathy)等医学名词。
反社会人格患者在初识时,往往予人聪明、人缘佳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们会残酷无情的利
用他们身边的人,以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的社会化不足,因此缺乏对人、社会、团体的
认同与忠诚[1]。
精神病态(Psychopathy)和反社会人格在行为上相似,但两者并不是同义词,被关押的
罪犯中,诊断为反社会人格者的比例约为诊断为精神病态者的两到三倍。多数在海尔氏精
神病态量表(Hare Psychopathy Checklist,简写为PCL-R)得高分的亦通过反社会人格
的诊断标准,而许多反社会人格的诊断标准的在PCL-R上并未得高分。[3]
以上引自危机百科
马妈妈病逝前 我只觉得是政治立场不同
但马妈妈病逝后 拿这件事大做文章 大开玩笑的人
我强烈相信有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即使被花果一山赶走 还是不停秀下限 希望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