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很不愿意相信这个联署文是这些院士老师写的,
因为前后逻辑不通,讲政府迟未制定节能减碳之能源政策,但
是下一句话开始就再批核四,我有没有看错,不是应该要批不
但大量排碳还外加天天都在吐含辐射飞灰的燃煤电厂吗?燃煤
电厂发的电量还是占台湾发电量最大宗耶。
引用的资料又已经是被论证过有问题的,核四不是统包所以不
被信任,那怎么没一起来反核一二三的,这些也都不是统包啊?
最后一段也是最重要的结论更是莫名奇妙,不要核四商转的话,
各位在各领域大名顶顶的院士老师们,你们也是领中华民国政
府薪水的人耶,不去研发相关节能跟绿色发电技术,怎么跟一
般平民百姓一样说政府就是要想办法?那这样政府养个中央研
究院要干嘛,裁掉算了。
从服贸二类电信开放问题后,我真的越来越相信台湾很多人是
把立场摆在专业前面的,弄得整个社会完全无法就事论事,充
斥着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氛围,好像只要敢大声讲话
就可以代表民意一样,完全忘了民主要有法治才是完整,最后
真的是要骂一声“干”,马英九怎么都不负责!!!
http://www.slideshare.net/AshleyChen3/ss-33987054
中研院院士连署-对核四问题的看法与建议
核电的使用向来备受争议。不可讳言,核能发电的技术不断改进、
成本稳定,较不会受到国际能源价格波动而产生大幅度的变动,且
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少。虽然直到目前核废料处理未获妥善解决
,但在“京都议定书”约束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下,各国纷将核能
发电视为重要的替代能源。惟经历了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灾、1986
年苏联车诺比核灾,与2011年日本福岛核灾后,民众深切体会核电
灾害的严重性。
宪法增修条文第 10 条明确规定,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应与环境
及生态保护兼筹并顾。然而,102年台湾每人平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为 11.3 公吨,远高于全球平均的 4.50 公吨,也超过日本及欧洲国
家,受国际节能减碳之压力极大。依经济部能源局统计,101 年我国
核能仅占 8.3%,在全国大量减碳的过程中,同时废核,将会带来一
些困难,但我们如果下定决心发展其他替代能源,同时改变我们的社
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大量节约能源与自然资源;国家的基础建设与产
业政策,也朝避免费能耗电,增加能源效率的方向进行,必能兼顾环
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是一个困难的决定,且会是一个辛苦的过程,
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经济活动、和国际竞争力。但如果这是大家的
选择,就必须一同承担。
由于政府迟未制定节能减碳之能源政策,且对于确保核四厂之安全,
又未有让全国人民信服的数据分析,因此核四厂之续建及商转与 否,
迄今争议不断。
现今各国对于核废料之处理,并无完善之方法,仅有透过深埋方式置放
于海洋或地底,或运至有认证的国家再处理,两者皆所费不 赀。台湾之
核一、核二及核三厂之核废料目前放置于燃料池中,且早已达饱和状态。
2011 年日本福岛核灾后,美国著名环保团体—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NRDC)已点名 全球位于极高震
灾风险区的核反应炉有 12 座,其中有 6 座在台湾。 欧盟于去年公布的
核电厂压力测试报告中,亦对台湾核电厂座落区域,潜藏着天然灾害提出
警示与建议。加上台湾地小人稠,核四位处大台北人口密集之首都地区,
且紧临翡翠水库,万一天灾酿成核电厂事故,或因人为疏失发生辐射外泄
,将是不可承受之罪。
此外,核四发电厂计画早在1980年代便已提出,1986年因车诺比事件暂缓
兴建,直至1999年方正式动工,又于 2000 年停建,隔年 宣布复工。核
四厂兴建工程并非采取统包方式,而是分由多家厂商合作兴建,工程接口
复杂,一旦有紧急事故,可能无法即刻统筹因应。
今日的能源困境,是大家所共同造成,因此我们也有义务共同承担。虽然有
些不在地震带的国家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核能是他们选项之一,但是
在台湾,尤其是核四,我们缺乏足够的风险评估资讯及发展条件,也缺乏
决心去努力发展其他替代能源。
据台电最新评估报告,在核四厂不商转下,我们仍有时间进行理 性探讨。因
此我们建议,尽快透过朝野同意且题目合理设计的公投办 法,寻求共识后,
再决定核四是否续建及运转。
连署人 (依姓氏笔画排列): 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汎森、王惠钧、王 瑜、
伍焜玉、李文雄、李文华、李德财、 李远哲、李远鹏、吴茂昆、林明璋
、翁启惠、陈定信、陈建仁、 张俊彦、彭旭明、黄 锷、杨泮池、刘太平
、刘绍臣、刘国平、 邓大量、蔡明道、谢道时、龚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