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montillako (俺ã¯æ€’ã£ãŸãž!フリーザ!)
2014-03-28 12:35:08之前在版上提过,现在来截录内文;
Gerry Stoker著,庞元媛、李佩怡译,别当政治门外汉 (台北:博雅书屋,2009年4月)
Professor Gerry Stoker |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https://www.southampton.ac.uk/politics/about/staff/gs1l06.page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rry_Stoker
页193
民粹主义真正的力量在于动员以前不参与政治的人开始参与政治。民粹主义是
建立在“我们”对抗“他们”这种简单逻辑的脆弱思想,因此政治立场与政治
理念相当多元,只要搞清楚“我们”是谁,“他们”又是谁,就可以完起民粹
主义的游戏。“他们”可以是自由派或者是大企业。民粹主义者发现把对手打
成“外人”最能号召人民支持,但是这种支持来得快去得也快。有时候这种支
持也能转化为长期的政治纲领,引领浪潮的领袖也能长期执政。
页194
民粹主义来自对于政治运作方式的一种厌恶,富有个人魅力的领袖利用民气,
号召人民的支持参与,通常在人民情绪高昂、义愤填膺的时候特别管用。民粹
主义并非正常的政治,有点类似“宗教复兴”的味道,而且能“吸引一般不关
心政治的人参与政治”。
民粹言论把社会一分为二,一边是头脑清楚,明辨是非的“人民”,另一边是
自私自利、无法回应人民期待的政治菁英或国家体制。民粹主义敌我分明,敌
人就是国家体制,对于人民的观感虽然模糊却十分正面。民粹主义不重视支持
者的教育程度,也不在乎支持者是否拥有行使公民权的能力;民粹主义认为所
有的支持者都具备决策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只是缺乏一个表达意见的机会,还
有一个能实践自己想法的领袖。这些“人民”需要解放,需要一个能影响社会
的空间,并不需要改变。民粹主义者认为“人民的意识”,也就是所谓的“常
识”,就是良性政治的来源。
“人民”字面上的意义包含所有人,不过实际上“我们的人”与“其他人”还
是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