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全国最大渔电霸主出事,诚新案场未养鱼

楼主: malcontent (.....)   2025-06-24 21:23:46
全国最大渔电霸主出事,诚新案场未养鱼爆财务危机,暴露“绿能优先”政策缺失
https://reurl.cc/9DMvZx。 上下游 林吉洋 20250624
国内最大规模的渔电共生企业、台积电的绿能供应商─诚新绿能,开发面积近一千公顷,
因光电板下未达渔业养殖要求,无法取得发电许可,爆发财务危机,欠款金额据传高达 1
0 亿,多处工程业已停摆。
国内渔电发展长期被诟病“只发电、不养鱼”,竞逐融资土地开发,养殖渔民被排挤出场
。在社会关注下,经济部今年亡羊补牢,要求有养殖实绩才能发电,但过往政府允许“先
发电再养鱼”,已造成长期乱象。诚新案不但重挫绿能业士气,也暴露政策设计缺失。
诚新大股东为新光国际投资,国内最大渔电共生企业
诚新绿能成立于 2019 年,大股东为“新光国际投资”,专长开发室内型渔电共生,开发
面积将近一千公顷,目前已开发完成的土地规模达500公顷。2023年更与台积电签订绿电
采购合约,在业界风光一时,被称为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渔电共生企业。(注1)
诚新绿能在今(2025)年中传出财务危机,被积欠工程款的承包商组织自救会,在台南市
府与能源署介入下,双方展开协调。诚新对外声明,称已给付欠款,案场持续进行。不过
,记者实地走访诚新位于台南北门、将军、学甲,以及嘉义义竹案场,发现工程确实多处
停顿。
诚新:政策更迭应变不及,室内渔电业者承受冲击大
诚新总经理李光辉接受《上下游》采访表示,早期农业绿能屋顶型有两阶段审查,第一阶
段是设施容许,第二阶段是农渔业事实认定后,再取得装置绿能容许。但在蔡政府时期采
“绿能优先”,当时审查从简,只需一阶容许,亦即厂商建置绿能设施后,只要设备可运
转,台电并不管农业审查,即可直接发电并网。
但是在今(2025)年初,政策无预警调整,室内型渔电必须放养水产,等政府验证室内渔
电案场具有养殖产销事实后,才能核发第二阶段绿能许可,案场始可向台电并网供电,这
个新措施导致业者取得供电资格的时程,至少会向后延宕一年半,对业者产生巨大冲击。
政策更迭导致诚新失去并网资格,融资资金中断,业者须先行垫付大笔资金,此时广大的
案场面积反而变成负担,迅速累积的资金压力导致运转危机。
诚新证实,为抒解资金压力,目前建置中的 480 MW、面积约 500 公顷的室内案场,确实
已经转售一部分,许多未开发土地也有持续给付租金,但案场开发仍会持续寻求投资者参
与,同时征询有无潜在买方。
台电过往开后门,变相鼓励厂商违法
针对诚新所言过往“绿能优先”,只要绿能设施装好就可发电、无须养殖事实,记者查证
发现,这的确是台电行之有年的作法。
过往台电未尊重渔电程序,只要业者一阶容许(设施许可),就可以输电,让业者心存侥
幸,导致绝大多数案场先抢完工并网,“先发电后养殖”。但农业部为避免过往“假种田
真种电”事件重演,与经济部协商,经济部才要求台电,最晚自2025年3月起,必须等室
内养殖场取得第二阶段绿能容许才可并网。
在新规要求之下,诚新公司被暂停并网输电,可期收入大幅延缓,融资机构认为诚新未完
成约定进度,导致资金断流,也导致后续一连串骨牌效应。
开发300场,却只有一场合乎养殖事实?诚新:产学合作,鼓励渔民参与
尽管政策加严审查养殖事实,是导致诚新困境之一,但渔电共生本就要求“养殖为本”,
那么诚新的养殖成绩究竟如何?
诚新绿能成立的养殖部门、诚光养殖公司养殖部部长张宸维坦言,目前开发中的 300 座
案场,确实只有一场通过养殖事实验证,可取得第二阶段绿能容许,但他强调,目前已有
18 座案场进行放养水产,面积达 40─50 公顷,接下来还有 13 场申请使用执照,取得
后也会开始投入养殖。
张宸维表示,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人力缺乏,除了利用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力需求,同时也透
过接洽原有养殖户、产学合作,鼓励青年进场承包案场。目前参与契作的当地渔民有四位
,先从小规模开始试养,逐步建立技术。他认为只要人才与技术配合得宜,有信心扩大养
殖面积。
养殖户:室内养殖技术仍有瓶颈,不敢贸然投入
黄先生是诚新案场范围内的承租养殖户,他的地主将土地出租给诚新,目前在等施工,他
表示,诚新确实有邀请原有养殖户,等案场兴建完工后,再去承租养殖,他认为,设备环
境如果弄得很好,那没问题,问题是不好养,“会赔钱的渔塭当然不要。”
他说,曾经遇到同行在光电场内做室内养虾,不只养不起来还一直赔钱。有的光电商自己
成立公司来养,“一开始几水(次)还可以”,后来几次收成就不太好。他认为,室内养
殖白虾对养殖户而言是全新技术,而目前台湾的渔电案场,技术尚未成熟,还有很多瓶颈
没有办法突破。
黄先生说,现在同村养殖者要找到新鱼塭很不容易,因为鱼塭大都已承租给光电业,租不
到土地的渔民则被迫转行。但是他也不敢在渔电共生案场养殖,“要我们下去养,还要再
拿钱投资,难度大风险高。
二阶容许审核时间过长?台南市府:渔电本以养殖优先
把关渔电共生的地方主管机关,台南市政府渔业科科长陈惠珍表示,业者不能单把问题归
因于二阶容许取得时程冗长。政府容许业者在第一阶段施工容许就把光电板铺设屋顶,是
方便业者施工,但不代表政府同意业者可以在第一阶段就并联售电。
她也批评,诚新约有300个屋顶型渔电案场,但实际上只有一个取得二阶容许,其他都还
在一阶施工容许。陈惠珍强调,二阶绿能容许的规范,要求业者必须依照经营计划书开始
放养后,才能申请正式取得售电资格,“至于要达多少放养量,都有一定规范。”
外界质疑诚新开发化整为零,逃避管理?
尽管诚新认为中央政策钜变,是今日困境主因,但外界质疑,诚新将数百公顷土地拆解为
300 个小型案场,借由化整为零,降低审查门槛加速开发,本就刻意规避法规管理,并
非无辜受害者。
例如,1 公顷以下案场只需经过乡镇区公所同意,2 公顷以下案场可回避出流管制(不用
计算区域排水),也不用申请电业筹设,同时为了降低成本,直接在既有鱼塭池底设置室
内养殖场,也存在水患风险,另外光电场基桩设计密度过高,更让养殖难以进行。
对此,诚新工程部部长吴嘉成回应,室内渔电案场的建置成本每公顷约 8、9 千万,一次
要开上百公顷成本、风险过高,每个案场依照土地条件与财务模式,分为 3、4 公顷或最
适规模,并非有意规避审查。
渔电专家:政策急就章,案场成金融商品
中华民国养殖协会执行长侯彦隆感叹,诚新的发展策略存在争议性,出事情“养殖界并不
意外”。他说,许多渔电业者以为土地在手就是赢家,纵使未能完工售电取得执照,半成
品的案场也可“待价而沽”,但这并非渔电共生的正道。
侯彦隆认为,诚新事件最大的教训是,政策急就章,只看重释出土地设置太阳能,养殖者
与养殖技术被无视,放任业者扩大规模,结果就变成烂摊子,换句话说,诚新只是冰山一
角,暴露长期的政策问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