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EDYA ( )
2025-02-04 09:02:23彰化绝美湿地陷危机,风电廊道开肠剖肚,蚵田、白海豚栖地受损,环团吁重新选址
上下游
记者 杨语芸
2025 年 02 月 03 日
在绿能转型的浪潮下,台湾西海岸一座座风机迎风而立,这些风场需要铺设海底电缆,才
能将电力输送上岸至变电站,为避免海缆路径各自开发,政府规划共同廊道集中布设。然
而,彰化南侧廊道预定地却直接穿越申请中的国家级湿地潮间带,一旦开发,将影响白海
豚栖地、湿地生态与渔民生计。
环团呼吁,应将廊道移至影响较轻的地方,并要求业者改变海缆铺设的工法,避免直接破
坏潮间带品质与生态环境。
https://reurl.cc/9693nn
由高空俯视,彰化海岸湿地宛如鬼斧神工的自然画作。(照片提供/简毓群导演)
避免风场各自开发海缆上岸处,政府划设“共同廊道”
为避免风场业者自行选择海缆上岸地点,造成线路交错及影响海岸生态,经济部在 2017
年公告,彰化离岸风场的海底海缆需由彰化南北两侧的共同廊道连接到陆地,“北侧共同
廊道”在彰滨工业区,“南侧共同廊道”则在彰化芳苑潮间带。
随后,政府开放更多风场的选址,2023 年又划设八个共同廊道,从北至南包括观音、竹
南、后龙、通霄、房里、安风、中清及港风,连同早期的彰化南北廊道,合计共十处。经
济部能源署再生与前瞻能源发展组组长陈崇宪表示,海缆走共同廊道上岸,可避免沿海破
碎化的开发,也更容易管理。
https://reurl.cc/46MdN3
布缆船进行风机间布缆示意图(照片出处/又德风场计画书)
环团:彰化南侧廊道穿越国家级湿地选址
尽管海缆的共同廊道则是为了减轻生态影响而有的措施,但是彰化“南侧廊道”及海缆变
电等相关设施占地面积约 830 公顷,不只划过白海豚的栖地,也跨越涨退潮潮差面积长
达七公里的芳苑潮间带,除影响当地蚵农与渔民的生计,更可能让湿地受到严重的破坏。
彰化环盟总干事施月英表示,南侧目前的选址虽然距离台电变电站距离最近,却是在潮间
带最长的地方。彰化海岸正在申请国家级湿地,政府却容许共同廊道直线穿越,她怒指“
根本只考虑变电站的位置,没有在考虑海岸生态”。
施月英也提到,根据长期的调查研究,浊水溪冲刷下来的泥沙,有 95% 都往北漂,造成
浊水溪出海口北侧的芳苑潮间带泥层厚积、黏稠,一旦有工程扰动,会让海域更为混浊,
泥沙也会覆蓋在牡蛎上,造成牡蛎死亡,“应该离浊水溪出海口愈远愈好”。
施月英进一步表示,廊道的选址也是潮间带专用渔业权区最宽广的位置,虽然政府已经多
年不再核发渔业权,但该处长年皆是当地渔民生计之所系,包括养牡蛎、抓螃蟹、捡赤嘴
仔、设栅网抓鱼等,过去是只要努力就可以丰收的场域,现在风机工程已经大幅扰动此处
的生态,让渔民收成大不如前,若再将共同廊道设置于此,“是要渔民去死吗?”
https://reurl.cc/26OjKn
从卫星影像可以看出,浊水溪冲刷泥沙多往北漂。红色方块是共同廊道预计开发的位置。
(照片提供/彰化环盟)
潮间带渔民是最大受害者
彰化县养殖协会执行长杨锦福表示,彰化外海风场施工已经造成蚵田被混泥淹没、野生文
蛤等贝类窒息,连岸上的水路内也都是泥沙,不只排水困难,养殖业者也必须等混浊度降
低才能引入海水,椿椿件件都影响渔民生计,“如果再拉海缆线,后果不堪设想”。
杨锦福提到,风电业者多次划下大饼,又说会给予回馈金,又说会用机器人挖掘施工,“
如今改口说要用喷的(指喷埋法),回馈金进入渔会后都发给渔船渔民,因为养殖渔民没
有渔业权”,他强调潮间带渔民是重要关系人,却也是最大的受害人,无人闻问的惨况让
他颇为心酸。
青渔林昱志自 2018 年返家,承接自祖父辈就以之维生的栅网(注 1 ),在潮间带捕鱼
。随着风机在彰化一支支矗立,他看到涨潮带来风机施工挖起来的海底泥沙,把潮间带愈
堆愈高,渔获量一天天减少,“2022 年,我有一天只抓到 200 元的鱼”!后来泥沙把栅
网全部埋了,他只好去其他农场帮工。
谈到共同廊道的影响,林昱志苦笑着说:“风机都已经让我离开渔业了,再拉海缆有差吗
?”从满怀热血返乡,到“家乡变怎样都无所谓”,话语间充满无奈。
https://www.newsmarket.com.tw/files/2025/02/1-221103-003-768x461.jpg
风电施工造成大量泥沙淤积在潮间带,栅网再也抓不到鱼。(照片提供/林昱志)
开发恐减少白海豚食物、影响栖地品质
南侧共同廊道也跨过白海豚栖地,蛮野心足生态协会鲸豚研究员郭佳雯表示,台电在规划
廊道时只考虑变电站的位置,没有咨询过生态专家,“根本不知道海上发生什么事”。
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业者要申请这些一级海岸保护区的开发,必须经过地方政府和
海保署的审查。不过她指出,地方政府通常只会书审,确认文件资料到齐后就转往中央,
海保署在审查时,经常认为“地方已经审查过了,就尊重地方的意见”。
郭佳雯强调,南侧廊道若有 21 条海缆会经过,表示海底要被划出 21 条沟槽,对海洋生
态与海岸线都会有影响。因为食物较充足,白海豚喜欢在浊水溪出海口聚集,喷埋施工时
的海底扬尘会破坏牠们的栖地,噪音和震动也会扰动底栖生物,进而影响白海豚的食物来
源。“如果食物变少,牠们可能就不来了”。
https://reurl.cc/qnqvnn
南侧廊道穿越白海豚栖地(照片出处/海鼎开发计画书)
环团:业者选用低成本工法,破坏潮间带生态
彰化县政府经济暨绿能发展处表示,南侧廊道合计有海峡、海鼎一及海鼎二、台湾环洋、
又德五家风场业者的 21 条缆线将经过。五家业者的开发进程不一,有的还在环评阶段,
有的已经进入现地勘查,
五家业者的开发计画书均提及,海缆将采“喷埋”方式施工,再于水下五公尺处布放防浊
幕,阻挡水中悬浮微粒扩散,避免增加海洋浊度,仅在上岸越堤时采用 HDD 工法,以求
不破坏既有海岸防护设施。(注 2 )
施月英指出,喷埋施工会搅动大量泥沙,不仅改变海床结构,还会造成水质混浊,破坏潮
间带的底栖生物和海洋生态。而且喷埋可能改变海岸线的自然沉积与侵蚀平衡,长期下来
甚至会加剧海岸侵蚀的问题,对沿岸生态及人造设施造成威胁。
相对来看,HDD 能避免直接改变地形,保护海岸线的稳定性,并且因为海缆埋设在更深处
,能更有效地抵御潮流和外力的影响。不过因为 HDD 的设备成本与技术门槛较高,工时
也比较长,开发业者都只有在海缆接岸段工程使用 HDD,近岸海域段的海缆埋设皆采喷埋
工法。
最后,施月英也强调,国外防浊幕的要求多在水下 10 至 30 公尺,特殊情况下更会要求
到水下 50 公尺或更深,但厂商只打算作水下 5 公尺而已。彰化环盟呼吁,南侧共同廊
道应该更换位置,至少也要提高工法的严谨度,同时回应渔民的要求,不要再为绿能开发
牺牲生态与渔村。
https://reurl.cc/26Ojjv
HDD 工法(照片出处/海鼎开发计画书)
台电:选址配合政策;能源署:位置可以再讨论
国家公园署综合计划组组长张志安表示,南侧廊道在 2017 年公告时,国人没有提出反对
意见,如今政策上路,只能设法减轻它对海岸生态的冲击,“要更换地点不容易”。同时
,白海豚栖地的主管机关是海保署,必须尊重主管机关的裁量。
海洋保育署海生组科长柯庆麟指出,彰化离岸风电海缆舖设工程因为经过中华白海豚重要
栖地,依据《野保法》第八条,业者需采取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同时经专家审查计画后
,已要求业者在施工前、中、后期进行环境监测,并雇用鲸豚观察员确保施工过程对白海
豚的影响最小化。
台电公司公服处新闻组专员林敬淳指出,南侧廊道选址已尽量避开敏感区位,也避开聚落
人口稠密区,且规划过程也多次至现地勘查,为求慎重,还曾于 2017 年 5 月 17 日拜
会彰化县渔会,且获渔会支持。
能源署陈崇宪则强调,选址无法尽如人意,但政府已经站在尽量顾全生态环境又不违反相
关法规的前提下,决定了共同廊道的位置。不过公民团体或地方政府若有建议,也欢迎提
出来再做讨论。
至记者截稿前,五家业者均未回复采访请求。
(注1)“栅网”又称“立竿网”,是指在潮间带立竿、挂网,靠着潮汐的涨退困住鱼类
或其他海鲜,再进行抓捕的一种渔法。
(注2)“喷埋”是利用高压水流或气流在海床上开挖沟槽,再将海缆放入沟槽中,同时
,开挖出的泥沙会因水流或重力自然回填到沟槽内,将海缆覆蓋起来,达到埋设的效果。
HDD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水平导向钻掘工法”)则是先在地底挖出
隧道,然后把管线或缆线从隧道穿过去,不妨想像成“在地底打洞,像穿针一样把缆线送
过去”。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17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