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obbytung (Ebookismyfate)
2025-01-18 11:47:08这件事资讯很乱,来整理一下:
一、预算源流
本来发放“文化成年礼金”的预算来自“疫后强化经济与社会韧性及全民
共享经济成果特别预算案”,112-113年编列7.5亿预算。
https://i.imgur.com/VOoy8wR.jpeg
然后113年起年龄从22-18岁增加到22-16岁,预算也编到文化部总预算
里。
https://i.imgur.com/DffLUgp.jpeg
113年的科目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业务”,预算是39亿,其中“艺文消费
促进推展经费”19.99亿,新增文化成年礼金的18亿元。
https://i.imgur.com/QuHcyrR.jpeg
今年相同科目的预算是19.5亿元。
https://i.imgur.com/li62pay.jpeg
二、删减冻结预算提案
https://i.imgur.com/GA06lER.jpeg
鲁明哲提出的252这一份提案有个重大错误,就是他的本年度预算数写成:
195,000千元,1.95亿,根本少一个零写错了。
如果以正确的19.5亿元预算来看:
- 删除200万元:1 ,千分之一
- 冻结1000万元:5 ,千分之五
然后这份提案的缘由,文化部预算是教育文化委员会审,但鲁明哲是交通
委员会,我想是看文化部在审预算时有什么该交却没交的报告,就提删除
冻结预算案。
预算提案中两项:
- “...未领取的比例更是提升至21.45%,显见该施政手段无助于对我国青年
推展艺文活动之目的”
- “…该礼金之消费情况多集中于书店及出版业,难谓达成推展艺文活动多
样化之目标”
这两项缘由就实在很乱写,加上鲁明哲又在大罢免名单里,所以被出征真的
很不意外。
但是文化币到底有没有实际的问题呢?
三、文化币的实际问题
正好我实况看了去年底两场文化部审预算的直播,其中民进党委员陈秀宝
质询有带到这些问题:
录影:https://ivod.ly.gov.tw/Play/Clip/1M/157291
公报:https://shorturl.at/bjqnm
https://i.imgur.com/YPEOMAV.jpeg
在领取上,113年年龄下放到16岁,就有出现最低年龄层取用率只有73%
的问题。
https://i.imgur.com/3BAL8Zk.jpeg
今年度要涵盖13-15岁的国中生,文化币又以手机取用为主,高中生拥有
手机的比率是91.8%,国中生是87%,所以在“便于取用”上确实需要
文化部给出报告。
另外就是如上面陈立委的质询“不是只侷限在使用书店或是文具这个部分”。
其实在使用上文化部要给出的报告更多,像是质询里“文化币转卖、转让
的情况”。
我昨天看了一下还有Facebook社团在做文化币与动滋券的交易,文化币
现金收高则850、低则600,还有App Store 500券换1200;人在书店
要买书,找学生直接来刷换现金的状况也很多。
然后全国有1.8万个文化币收受点,其中“表演艺术及文化体验类 ”有1.5
万人/店,到底都是怎么样的店,提供怎么样的体验呢?
认真来说的话,也是文化平权的问题。如果你住在五都,不管要看展览、
戏剧或者演唱/演奏,能用的手段很多。但是在文化币主要以实体消费为主
的状况下,偏乡真的就只能用于书店,或者透过上面手段换现金或点卡了。
四、冻结预算有没有办法让文化部提出对应的报告?
我写在自己脸书上,正好遇到出版界群情激昂大逆风,也掉了一点粉丝。
但有像是国会助理的朋友来留言说:“这些也都是走个形式,冻结最后也不会
删预算,立法院提出的问题和过去一样,行政部门给出的报告也差不多。所以
实际上不会真的冻结,也不会给出解决问题的报告。”
这倒是让人比较气馁之处。
不过在这种连署动员下,国民党立委也撤掉了原来的提案,这些实际问题
只能希望文化部自己面对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