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dhws (sdhws)
2024-12-27 18:33:59关于为何1945年8月之前来台的汉人及其后代被视为本省人
之后的被视为外省人的问题已经被很多人讨论过了
但我有个问题:为何两岸开放之后移居台的陆籍、港澳籍人士被划分在新住民而非外省人?
本省人与外省人的划分除政治因素外及经历日治时期的共同经验外
在文化上本省人以闽南、客家文化为主
因此当其他省份或使用其他方言的人大量进入台湾时,就会出现文化及习惯上的差异
这在不习惯使用国语的人身上特别明显
但是我好奇的是在两岸开放前与国民政府来台的大陆人和在此期间逃来台湾的反共义士
他们被归类为外省人,而两岸开放交流后移居台湾的陆籍、港澳籍人士却被归为新住民?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以人口组成来说他们和此前的外省人一样来自各地
并没有统一的省籍背景,唯一的共同点为1945年之后来台湾的汉人
那么为何后者不算外省族群而是新住民?
要以共同点来说,陆籍、港澳籍的新住民在文化背景上应该更接近外省族群
而非其他国家的新住民吧?
另外我好奇在1945~1980年代从港澳移居台湾的人被归类为外省人还是外国移民?
或者被视为归国华侨?
虽然这问题有些敏感,但我真的不知道原因,希望能得到解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