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汉字为何没有演变成拼音文字

楼主: tomer (卯月影)   2024-06-07 10:08:09

简单来说就是被讲异语言的异民族拿去用的世代数还不够多
西方最早的苏美文字起初也是象形表意文字
在千年来各城邦的兼并中逐渐变成楔形文字
并且出现了许多同音假借的用法
毕竟讲不同语言的异民族要把既有文字拿去用
只能从既存文字找相似发音的字去书写自己的语言
就像日文假名的あ其实是从汉字安来的
假名发明之前
あなた日本人就真的只好写安奈太
又好像我们每天在用的第一人称代名词“我”字
其本意是一种祭祀时的武器
其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在甲骨文中未见
最早是出现在西周金文
疑似是周人语言的词汇
假借了商语中相同发音的我
而在商代人祭废除后
我字原意也因为失去使用的场合而湮没
现代汉字有许多字
原意是商代人祭的用刑方式和解剖器具
也是这个原因
存其音而原意早已湮没
由表意转为表音
同样的原因
苏美城邦后来被阿卡德人吞并
后来又经过一大堆异民族统治
直至苏美语言完全消失
遗留下来的文字
逐渐像中文表意汉字在日本变成表音音节假名一样
从象形表意文字变成楔形音节文字
又由于中东处于欧亚非交通要冲
楔形音节文字的概念传到印度埃及希腊
演变成纯粹表子音元音的表音字母
毕竟象形表意文字麻烦点在于
每当新事物出现
或者新的抽象概念出现
就得造一个新的字指涉
旧的字指涉的事物被时代淘汰的话
连带着该字使用的机会也变少甚至不再使用
商代甲骨文就有一大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的字
通常是贞人的名字或是某商王的名字之类
实在是不太有效率
对学习新事物也是种阻碍
然后表意文字常常有望文生义胡乱解释等
不精确的问题
像是英文的brave中译为勇
但这两个概念真的是一样的吗?
儒家的三达德的概念智仁勇的勇
和欧美的brave是一回事?
然后恐怕这个对译也是从日本人来的
日文的いさみ又是同一个概念吗?
不过表意文字也是有好处
就是即使使用的语言完全不同
只要使用的是同一套文字
依旧可以沟通
就像古代的越南人朝鲜人日本人中国人
语言不通可以透过汉字笔谈
还有现代中国人仍然能释读先秦金文和商代甲骨文
仍然能朗诵汉赋唐诗宋词
即使讲的语言已完全不同、是不是有血缘关系也存疑
可见表意文字对文化保存和国族意识形成
是有相当好处的
而表英文字往往随着语言消失变成有字天书
除非有像罗赛塔石碑之类对照
不然几乎不可能释读
大概是这样
※ 引述《IBIZA (温一壶月光作酒)》之铭言:
: ※ 引述《linkuanchung (Whitesnake)》之铭言:
: : 全世界的文字起源
: : 大概都是从画图开始再变成象形文字
: : 之后再演变成字母去表音
: : 汉字从甲骨文开始
: : 千年前变成今天汉字形状后后没什么更动了
: : 一直都是表意文字
: : 还扩散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地
: : 虽然随着时代变迁
: : 字形和发音还有用法有变动
: : 但是表意文字的基础一直都在,简直活化石
: : 这也算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特例吧
: : 汉字怎么有办法一直维持没有被简化成拼音的
: : 到底原因为何
: 日本的假名, 就是汉字的表音字母啊
: 其实汉字的发展跟埃及象形文字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 一开始, 都是用一个象形图案表达一件事物
: 后来语素化之后, 一个字就代表一个音, 之后每个音都有代表字
: 以埃及文字来讲, 埃及人是用22个象形文字来表达古埃及语的音
: 而汉字则是用反切, 以两个字来代表音跟韵
: 后来其他种族拿埃及人的表音的象形文字去拼自己的语言
: 西方就是闪族人跟腓尼基人, 用埃及文字去拼自己的语言
: 这就跟东亚国家, 譬如日本的万叶假名、韩国的吏读类似
: 都是拿某一个表音的字去写自己的语言
: 到后来, 日本用汉字偏旁简化成平假名跟片假名
: 基本上就是汉字的表音字母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