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几度含油...
假如是这样呢...
有一天某个餐厅快要结束营业了
食材不再进新的(本身带有一点点的菌)
因为积欠薪资人员又不充足的情况
员工干脆采取先炒一大锅的方式
平时就类似自助餐的保温方式
(大概6小时内)时间这样够吗?
或干脆找个保温物放在里面
有人点餐再加热一下出餐
这样符合条件吗?
※ 引述《shamanlin (佐藤必须死)》之铭言:
: ※ 引述《seabox (吕雅筑)》之铭言:
: : 看文章说
: : 米酵菌酸 只要一毫克毒素 就可能致命
: : 致死率40-100%
: : 且无色无味 耐热
: : 米酵菌酸来自保存不当的发酵米及榖类制品像是肠粉、河粉、年糕、糯米、汤圆等,
另
: : 像是“久泡的木耳、银耳”只要这些食物变质就可能含有米酵菌酸
: : 这些食物很常见
: : 保存不当一定常有的事
: 先是网友乱猜,然后新闻改成不具名医生乱猜
: 现在连卫服部都乱猜(好像不意外)
: : 但米酵菌酸中毒 却很稀少
: : 为何阿?
: : 还是米酵菌酸根本很难产生?
: : 有毒物专家可以说明的吗
: 为什么很稀少,因为产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其实很少见
: 台湾目前发现案例为零 <= 这个画起来,以后会考
: 所以什么保存不当就可能产生?
: 当环境没有这种菌的时候,再怎么保存不当也不会产生好吗?
: 所以我们先退一百步,就当这个菌莫名其妙突然冒出来
: 要让这种菌大量繁殖,首先要有三十几度含水含油的环境
: 所以以往案例常见的就是在发酵过程中生长
: 譬如中国的酸汤子一案,制做酸汤子就需要常温进行发酵
: 但粿条需要发酵吗? 不用
: 粿条的制作方法就是先将米(干的)辗成粉(也是干的)混些淀粉(一样是干的)
: 加入水做成米浆后加热成型(杀菌)就是粿条了,菌来不及大量繁殖就先死了
: 也就是说,做好送到百货公司厨房的粿条根本不太可能带有活菌
: 于是回到上面百货公司厨房没这种菌的时候再怎么保存不当也不会生出来的循环
: 所以硬要说是米酵菌酸造成的,那只有两种情况
: 第一个是工厂做粿条的时候,在米粉水那关先不知道从哪搞来这稀有毒菌
: 然后又不知道为什么米粉水配出来后故意维持三十几度保温很长一段时间
: 直到繁殖出大量病菌留下大量毒素后才去做成粿条
: 又很刚好的不知道为什么整批粿条只供应给这个百货公司的厨房
: 第二种情况就是厨房拿到粿条后,不知道从哪搞来这毒菌放到粿条上
: 而且这粿条还刻意保持三十几度很长一段时间让病菌大量孳生
: 像中国的案例,酸汤子发酵都还要十来天,宝林的厨房可能有什么时光机热一下就够了
: 然后再拿这批酸掉的粿条下去炒给客人就行了
: 跟米酵菌酸比,其他毒素甚至有人下毒的可能性要高太多太多了啦
: 如果真要是那巧合中的巧合中的巧合,那更有可能被污染的也是木耳而不是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