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车补贴 专家:或发生贸易

楼主: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2023-09-16 19:04:17
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记者署名:
大纪元记者夏松、骆亚采访报导
3.完整新闻标题:
欧盟调查中国电动车补贴 专家:或发生贸易战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iGPFjCy.jpg
2023年9月13日,法国东部斯特拉斯堡,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发表年度国情咨文后赢得掌声。(Frederick
Florin/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3年0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松、骆亚采访报导)近日,欧盟委员会主席
冯德莱恩在年度欧盟咨情演讲中宣布,欧委会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展开反补贴调查。分析指
,中国新能源汽车获得大量政府补贴,低价倾销欧洲市场。欧盟与中国或发生贸易战。
中共政府补贴电动汽车 欧委会将调查
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表示,世界市场充斥了来自中国的廉价电
动车。“它们的价格是通过巨大的国家补贴人为压低的,这扭曲了我们的市场运作。因此
,我今天宣布,委员会正在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欧洲欢迎竞争,而非
逐底竞争。”
欧委会强调,不是因应行业的要求而启动调查,欧盟自主做出反补贴调查,对此,欧委会
已研判了多个星期后发现,中共政府实施了广泛的补贴政策,几乎涵盖汽车产业价值链所
有环节:从原材料的供给,到电池生产,再到开发软件。政府部门的补贴形式包括发放资
助、降低贷款成本,或者国家直接参股。
因国家补贴,中国车商的新车价格可以降低五分之一。正是这个政策,让中国电动车在欧
洲市场的份额在几个月之内上升到8%。按照这样的趋势,几个月后,这个份额将涨到15%

反补贴调查可能为欧洲开辟途径,对中国车辆征收额外关税。欧洲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征
收10%的关税。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为27.5%,中国制造商已利用这一优
势在欧洲市场上快速扩张。
专家:欧盟或与中共发生贸易战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Wong)9月15日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欧盟与中共或发生
贸易战,以前也因中共补贴发生过单一产品贸易战。
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反倾销、不平等贸易的调查,势必引起中共对一些欧洲出口产品,
例如德国汽车及其它产品进行反向报复,但手段有限。
他说:“一直以来,北京补贴一些产业,包括出口退税、国家补助、国内税收减免等,让
这些产业在出口时具有更大的竞争力。之前补贴太阳能板、冷轧钢和铝锭,很多时候发生
单一产品贸易战。太阳能板的补助问题,曾引发相当长时间的贸易战、争端,所以(电动
车反补贴调查)可能会引伸到其它行业。例如中国从欧洲进口比较多的一些食品、副食品
、服装等,他们(中共)可能作为制裁手段。”
在黄大卫看来,欧洲搞所谓绿色能源,对电动车做了过度宣传,如同以前的太阳能板一样
。目前为止太阳能发电都不能独立盈利,电动车脱离政府补贴后,就像太阳能一样,基本
没有竞争优势。但这个行业会赚一波钱,输出产能过剩后,最终会陷入停滞。
“未来这场贸易竞争会非常剧烈,半年到一年之内会升级。但跟太阳能一样,很快会落寞
,这行业本来就是炒概念。”
他说,北京从过去十年到未来十年都一直想在汽车工业方面能在全球占有一定比例,但过
去汽车内燃机技术非常复杂,中国没办法做出像样的发动机、变速箱,而电动车门槛比较
低,中共看到这个机遇就大量补贴。但电动车未来利润会下跌,变得没有什么市场价值时
,贸易战就到此为止,跟太阳能板做法一样。
独立时评人、专栏作家蔡慎坤对大纪元表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拿了大量政府补贴,以低
价倾销,在欧洲市场占的份额越来越大,欧洲汽车厂商都非常不满。
他说:“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倾销,如果这样搞下去,整个欧盟的汽车制造厂商基本上都要
被它打垮,对欧盟来说这是巨大的威胁,所以它必须要调查这件事情,肯定要采取一些反
制措施。”
蔡慎坤认为,中共对欧盟的制裁措施不多,它在出口贸易上没有太多优势,可替代产品很
多,尤其是一些低廉商品,欧盟能从世界其它地方正常采购到。
德国官方支持 车企看重眼前利益
9月13日,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说,“如果你有怀疑,除了开启调查,
还能怎样呢?”欧委会的态度是正确的,至于中国可能的反击,可以先不考虑。
但德国奔驰集团则发声明表达批评,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也声称,欧盟的正式调查
必须考虑到整体利益,以及中国的回应,“仅凭反补贴调查,对化解欧洲竞争面临的挑战
,无济于事。”
黄大卫表示,德国在中国与欧盟之间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外资在中国投资明显减少
,但德国无论投资额度、企业数量都不断增加。“德国一直在中国深耕,它的态度非常重
要。一般来说,德国希望能够增加、保留在中国的业务,所以这还是一种博弈。要看北京
对于欧盟的反制措施会怎么样。”
“欧盟对中国市场观点分成两大派,主流观点不看好,但德国的企业,例如汽车工业、工
业气体供应,及一些特殊钢材供应,他们觉得中国市场未来的情况是理想的。这是个冰火
两重天的情况。”他说。
责任编辑:孙芸#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9/15/n14074587.htm
6.备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