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中央社
2.记者署名:
译者:曾依璇 / 核稿:陈昱婷
3.完整新闻标题:
经济学人:中国独裁政府失误连连 经济难脱泥沼
4.完整新闻内文: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网站今天发表一篇标题为“中国经济何以救不起
来”的文章,内容指出,日益独裁的中国政府正做出种种错误的决定。
文章提到,中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一度写下史上最惊人的经济成长故事:1980年
,中国的经济产出只有美国的1/10,如今已增为3/4。然而,在中国政府2022年底放弃COVID
-19(2019冠状病毒疾病)“清零”政策后,经济不但振兴不起来,还从一个泥沼滚入另一
个泥沼。
中国第2季经济成长年增率仅有3.2%,相较于专家估计美国可能会成长近6%,中国的表现就
令人更加失望。
另外还有房价下跌的问题,惯于预售房屋的房地产开发商也遇到困境,吓跑了买家。消费者
支出、商业投资和出口没有一项达标。在全球多数地区对抗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之际,中
国的问题却截然不同:今年截至7月,消费者物价都呈下滑趋势。有些分析师警告,中国可
能会被通货紧缩套牢,就像1990年代的日本。
不过,从某些方面来看,要说中国会步上日本后尘,还算客气了。在中国,经济成长率长期
下滑的问题会更严重,因为中国人更穷。1990年,日本的生活水准大概是美国的6成;而中
国现在的生活水准还不到美国的2成。
况且,中国还要面对比疲软需求和沉重债务更深层的问题。许多困难源于中国经济决策的普
遍失败,由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权力高度集中,情况会愈来愈糟。
文章指出,大约10年前,中国的技术官僚几乎还被视为专家,他们先是主导了经济奇蹟,然
后中国成了唯一能以足够力道因应2007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型经济体,有些评论家
甚至认为中国拯救了全球经济。到了2010年代,每当经济不稳定,官员就会调降信贷利率、
兴建基础设施或刺激房地产市场,力阻经济灾难发生。
然而每一次,公债和私债都会增加,人们也愈来愈怀疑房市荣景还能持续多久、新的基础建
设是否真有必要。
如今,决策者左右为难:他们不想制造更多贵而无用的东西、吹出更多房地产泡沫,但也不
能采取更多理想的振兴措施,例如退休金支出,或发钱给贫穷家庭以刺激消费,因为习近平
不喜欢“福利主义”,而且政府希望把官方赤字压在国内生产毛额(GDP)的3%以下。
这就导致了中国政府无力因应经济放缓。决策者连大幅降息都不愿意。本月21日,一年期贷
款利率只下调了0.1个百分点,令投资人大感失望。
中国政府为什么一错再错?原因之一是,短期成长不再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先要务。有迹象显
示,习近平认为,中国必须为长期与美国经济冲突、甚至军事冲突做好准备。所以现在,他
强调中国追求国家的伟大、安全和韧性,他愿意为了达成这些目标而做出物质上的牺牲,经
济成长也必须是“高品质”。
但就算以习近平的标准来看,中共的决策也有缺陷。“清零”政策的崩溃有损习近平的威望
,打击科技产业也吓跑了企业家。如果因为当局不愿刺激消费,使得中国持续陷入通缩,债
务的实际价值就会增加,对经济造成更大负担。
最重要的是,若中共不继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准,党对权力的掌控将会变弱,也更难与美国竞
争。
因此,层出不穷的政策错误看起来不像是因为把焦点转向国家安全,更像是单纯的决策失败
。而这些错误出现的同时,习近平正好在实施中央集权、用心腹取代高层技术官员。
文章指出,中国以前还能容许经济上的辩论,如今则劝诱分析师装出乐观的样子。北京当局
已决定不再公布青年失业率和消费者信心指数,近来这些数字都不太好看。政府高层仍有许
多人才,但当上位者传达出来的讯息是忠诚胜于一切,继续期待官僚能产出理性分析或有创
意的想法,就太天真了。
中国的问题始于最上位者,意味着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甚至会恶化,因为经济上的挑战愈来
愈多,例如人口迅速老化。美国的敌意也逐渐加深,且正试图阻挠一部分的中国经济发展,
包括芯片制造业。中国愈是追赶美国,就愈难缩小差距,因为中央集权式的经济擅长模仿,
不擅长创新。
文章最后提到,2000年代,西方国家领袖误以为贸易、市场和成长能促进民主和个人自由,
如今中国反而在测试更加独裁的制度是否不利于经济。愈来愈多证据显示,更独裁的制度确
实有损经济,中国飞速成长40年后,正步入一个令人失望的时期。
5.完整新闻连结: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08250187.aspx
6.备注:
经济学人又是哪家野鸡杂志?
我们坚信柯CF说的中国官员素质比台湾好
https://i.imgur.com/jkxdES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