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真的假的?台湾也有食脑变形虫,戏水引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3-08-24 08:03:17
1.媒体来源:报导者
2.记者署名:
文字/陈洁
设计/郑涵文
核稿/杨惠君;责任编辑/张诗芸
3.完整新闻标题:真的假的?台湾也有食脑变形虫,戏水引发脑炎致死率破9成?如何预防?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aKC5P5h.jpg
台湾也有会致命的“食脑变形虫”吗?
今年夏天(2023年7月21日),一名30多岁女子前往新北市某室内亲水设施游憩,5天后出现
头痛、肩颈酸痛、发烧畏寒、抽搐等症状,就医发现脑水肿、脑压升高,医师诊断为脑膜脑
炎,再经脑脊髓液检验,确认女子脑中有俗称“食脑变形虫”的“福氏内格里原虫”(Naeg
leria fowleri)。
这种因食脑变形虫而导致的脑膜脑炎(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phalitis, PAM)病程
快速,且致死率超过95%,该女子也不幸于8月1日过世,从发病到死亡仅短短一周。8月22日
,疾病管制署公布调查结果,针对亲水设施的大小水池出入水孔、泳池地面、壁面,以及地
下室的积水处等共取得56件检体,与亲水设施相关的检体全数阴性,唯一一件地下水的积水
检体为阳性,但研判是因豪大雨挟带泥土导致地下室积水,与游泳池的水源不同。
由于亲水设施业者会定期换水,因此采检当下,个案使用的水早已排空,检验结果仅能确认
换水后水池中并无食脑变形虫。虽然最终无法确认感染源,但根据疫调,女子生前并未前往
其他水域。这起个案一出引起许多人恐慌,究竟食脑变形虫是什么?如何进入人体?民众又
该如何预防自保?
什么是食脑变形虫?喜高温、吃细菌及藻类,台湾迄今2例确诊
食脑变形虫广泛分布于全球,喜欢高温的淡水水域,温度约在25~46度。最早在1965年报导
出第一个案例,统计至2018年全球通报不超过400起案例。台湾目前共检测出两例,第一例
为2011年,一名75岁男性泡温泉后发病死亡。
食脑变形虫因为有变形虫的活动样态,因此可算是广义的变形虫,但其实在演化关系上隶属
盘巴类(Discoba),与锥形虫、眼虫藻较为相近,与变形虫类(Amoebozoa)没有直接关系

牠平时有3种活动样态,如果在不利生存的环境,就会以囊胞(cyst)的型态,类似冬眠的
方式,不进食不繁殖;若在适合的环境,则以变形虫的样态来生活,借此活动、摄食、繁殖
;若需要大量移动,就会长出两条鞭毛,方便快速移动,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自由变换形态

牠们喜欢吃细菌、藻类及其他微生物,人类并非他们主要寄生的对象,尤其在人工水域中,
不仅有加氯,且定期换水,十分不利食脑变形虫生存。目前看来有可能是有人身上沾附食脑
变形虫(囊胞形态)进入泳池,或泳池注水时水管中带有囊胞,且刚好有人游泳时吸入了这
只变形虫,进而感染发病。整体来说,此次食脑变形虫感染人类的事件,可说是一连串极低
机率的巧合造成的。
有4种变形虫会感染人类,尚无有效疗法
事实上,环境中一共有4种自由生活的变形虫可能感染人类,除了病程最快、致死率最高的
食脑变形虫外,另外3属变形虫都归类于变形虫类,分别是棘阿米巴原虫(Acanthamoeba)
、巴氏阿米巴(Balamuthia mandrillaris)和双核萨氏阿米巴(Sappinia diploidea)。
后两属更为少见,尤其双核萨氏阿米巴,更是20年前才出现全球首例。
食脑变形虫与棘阿米巴原虫进入人体的方式相同,在水中经由人类鼻腔进入体内,再透过鼻
腔粘膜进入嗅觉神经再到脑部。虽然人类并非他们主要的摄食对象,但为了存活下去就会开
始侵蚀脑部,且大脑也有很多细胞,是很营养的环境。另外,棘阿米巴原虫还可能造成角膜
炎,感染原因多是隐形眼镜没有清洗消毒干净,虽然不至于因感染而死亡,但治疗期可长达
数月,也可能留下后遗症。
若从感染的对象来看,食脑变形虫不分对象,就算是健康人也可能被感染,且多数案例都在
夏天,因为夏季水温较高、玩水的人也较多;感染棘阿米巴原虫的人则多为免疫系统不全者
,包括后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患者(AIDS)、糖尿病患者等,相对较无季节性感染的情况。
然而,由于人类感染食脑变形虫的个案数过少,临床上并没有明确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是目
前临床最大的挑战。不过或许能从演化的角度来找解方,当两种生物的演化关系相近、生物
化学的特性也较近,治疗药物就能相互尝试。举例来说,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ns)若
感染人类,可能会引起腹泻、角膜炎等疾病,由于微孢子虫与真菌在演化上关系较近,后来
研究也发现,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微孢子虫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与食脑变形虫演化关系上较近的锥形虫(同属盘巴类),就有好几种会寄生在动物或人类身
上,最知名的是由布氏锥虫引起的“非洲嗜睡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未来或
可将治疗锥虫病的药物,视为食脑变形虫的潜在药物。
戏水如何避免变形虫感染?饮水会有危险吗?
针对人工水域,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强调,根据美国、加拿大、澳洲的建议,0.5~1ppm
加氯消毒,就能有效抑制食脑变形虫。而国内“营业场所传染病防治卫生管理注意事项”的
规范,应使用加氯消毒法让人工水域的自由余氯量保持在1~3ppm。不过,虽然加入氯可以
抑制大多数的生物,但不见得能完全消灭食脑变形虫。
19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室内游泳池,在3年内出现16例感染食脑变形虫而死亡的个案
,最终调查发现池水中虽加了氯,但池壁裂缝中的积水与旁边花园的泥土,均可能是食脑变
形虫的污染来源,且带来的其他有机物也会降低氯的消毒效果。美国亚利桑那州也曾发生在
家戏水而被感染的案例,可能与水管因阳光升温或阳光使氯失效有关。
未来,民众若前往户外自然水域,记得别将头部浸泡在水里。疾管署呼吁,尽量避免搅动池
水底部或淤泥,因为池水底层有较多的微生物。如果只是饮水,目前全世界未有因饮用食脑
变形虫污染的水源而被感染的例子,因此要预防感染食脑变形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尽量避
免让鼻腔进水,变形虫就不会有机会进入人体进而致病。
虽然有感染的例子、致死率也高,但因为机率真的非常低,如日本、台湾至今2例、韩国仅1
例,民众不需要因此就不去玩水、不游泳。最重要的是,若出现发烧畏寒、抽搐、头痛、肩
颈酸痛等症状,一定要迅速就医。
咨询专家/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顾铨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twreporter.org/a/mini-reporter-naegleria-fowler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