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分析:中国正走向十年经济停滞

楼主: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2023-08-16 19:02:07
1.媒体来源:
大纪元
2.记者署名:
英文大纪元记者Terri Wu报导/陈霆编译
3.完整新闻标题:
分析:中国正走向十年经济停滞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SwADTIq.jpg
2022年9月12日,工人在北京一处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上。(Noel Celis/AFP)
【大纪元2023年08月14日讯】(英文大纪元记者Terri Wu报导/陈霆编译)在经历了数个
月令人失望的出口、制造业、房屋销售和青年就业数据之后,中国已陷入通货紧缩。这让
人们更加强烈地呼吁中共推出刺激措施,以重振萎靡不振的经济。
几个月来,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苦苦挣扎,无法如许多人预期的实现疫情后荣景。
最新公布的7月份数据显示,出口出现了自大流行前以来最大幅度的同比下降,同时,进
口也连续5个月下降。出厂价格连续第10个月下降,新房销售则出现了自2022年7月以来最
大的单月降幅。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北京是在等待提振中国经济的最佳时机,或试着避免因救助负债
累累的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而引发道德风险,那么现在该是出手的时刻了。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们觉得,中共不是在等待,单纯只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或财政空间来
这样做。
加州经济智库“米尔肯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威廉‧李(William Lee)和英国智库“亨
利‧杰克逊协会”的中国经济专家克里斯托弗‧鲍尔丁(Christopher Balding)就持这
种观点。
鲍尔丁认为,如果北京能避免经济崩溃,中国经济也将“非常、非常低迷”,“并陷入长
期的混乱局面”。
他对《大纪元时报》说:“人们需要认识到,中国经济在债务推动下快速增长的日子基本
上已结束了。”
纽约全球投资咨询公司Yardeni Research的总裁雅德尼(Edward Yardeni)的预测更为具
体。他说,中国经济“很可能陷入持续10到20年的停滞期”。
他对《大纪元时报》说:“我认为,无论(中共)说他们认为经济增长率能达到多少,我
都会把这个数字减半。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的增长率更接近0%~2%。”
https://i.imgur.com/yK6G8ad.jpg
2020年3月18日,一名戴着口罩的男子在北京宜家商场的沙发上休息。(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无力推行大规模经济刺激
专家认为,中共当局根本无力为中国经济注入巨大的推动力。
米尔肯研究所的威廉‧李说,地方政府一直是中国实施经济刺激的传统渠道。现在它们负
债累累,希望得到北京的帮助,但北京也有超额债务。根据中共官方的统计,截至2022年
底,中共政府背负了26万亿元人民币(约36亿美元)的超额债务。因此,如果不增加税收
,北京无法为新支出提供资金。
荣鼎集团(Rhodium)估计,各城市用于为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筹集资金的地方政府融
资平台(LGFV)去年债务达到59万亿元(超过8万亿美元),约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一半。据该报告,通过学校、医院和其它管道增加的地方债务,将使债务总额达到
GDP的100%左右。
荣鼎分析师就这一存在10年之久的问题发出警告:“重组地方债务或‘解决’地方债务,
将改变中国的整体经济。”
“任何有意义的地方债务问题解决方案,都可能引发投资的大幅结构性放缓以及未来10年
经济增长的急剧放缓。”分析师说。
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业同时陷入了困境。
平均而言,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政府总收入的30%以上。在一些地价较高的沿海省份,这
一比例高达50%。当开发商因债务沉重和房地产价格下跌而不购买土地时,市政府就可能
难以偿还债务。
鲍尔丁说,中共没钱救助开发商,希望消费者购买更多房地产来解决问题,但消费者已对
风险有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不会为此买单。
他说,现在的情况已演变成北京当局、地方政府和消费者互相踢通货紧缩的皮球,只要消
费者不消费,这种低迷的需求就不会提振中国经济。
他以全球负债最多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为例,说明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为何中共没有钱拯救
房地产行业。
据恒大2022年年度财报(pdf),恒大有1.7万亿人民币(2,360亿美元)的短期债务和130
亿人民币(18亿美元)的现金。
鲍尔丁将这种情况比作一个人在银行有10万美元存款,但同时拥有200万美元的逾期信用
卡债务。因此,偿还债务似乎是不可能的。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他指出中国工商银行(ICBC)是全球总资产最大的银行,根据其报
告,截至2022年底的资本基础为4.3万亿元人民币(5,970 亿美元)。
如果恒大的债务被注销,则将吞噬工行约40%的资本。
鲍尔丁认为,国际社会也无法救助中共。他说:“理由很简单,世界上没有人拥有北京所
需的大量资本。”
他说,按照中国银行系统约50万亿美元的总资产计算,即使是20%的资本重组也需要10万
亿美元,相当于拯救50家硅谷银行——这家中型银行今年3月因风险管理不善而倒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那么多钱”,他说,并补充说国际投资者也没有那么多钱。
https://i.imgur.com/HcrBToz.jpg
2023年7月11日,在中国杭州市一家生产出口自行车零部件的工厂,一名工人正在打磨自
行车车轮。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私营企业未得到有意义的帮助
近几个月来,中共政府频繁发布新政策,但未采取具体的刺激措施。
仅在7月份,中共当局就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民营企业、鼓励电子产品和汽车消费、延
长房地产贷款期限以及改善教育体系以解决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6月份,中共央行还下
调了主要利率。
威廉‧李说:“政府之所以没有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措施,首先是因为地方和中
央政府负债累累,财政空间有限。”
“第二,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加强私营部门。他们(中共)缺乏可说服私营部门的信誉
,(无法)让企业相信他们的政策不会再次逆转。”他补充道,他指的是中共在过去三年
里对私营企业的严厉镇压。
鲍尔丁称中共的新政策为“无所作为的措施”(do-nothing measures)。
7月28日,为促进公共部门发展,中共国务院设立了一个在线平台,收集民企所面临障碍
的投诉。这是支持鲍尔丁的“无所作为的措施”这一观点的例子,因为鲍尔丁不相信中国
有任何民企会提交报告。
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吴卓殷(Gary Ng)说,中共当局已显示出政策方向的
转变,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障碍。
他举例说,大多数银行贷款仍流向“安全参与者”(safe player)或国企。
“对民企来说,我怀疑他们能拿到多少钱,因为如果我们看看碧桂园最近发生的事情,显
然(资金)压力仍然很大。”吴卓殷说。
8月11日,中国2022年销售额最大的开发商碧桂园警告说,其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可能高达
76亿美元。早先,碧桂园还证实其错过了2,250万美元的国际债券付款。而在此之前,该
公司已于去年11月从一家国家支持的银行获得了70亿美元的贷款额度。
https://i.imgur.com/KY061G8.jpg
2022年1月17日,上海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开发的凤凰城住宅项目。(Qilai
She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吴卓殷说,在土地拍卖方面,国企现在的中标率为80%,而过去为40%至50%。他补充说,
地方政府正推迟支付本应在达到建设里程碑后转给开发商的款项。
第一季度,中国私企获得的贷款不到企业贷款总额的15%。7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新增商
业贷款为近三年来最低。
“我认为,在偏好更安全的贷款方上,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压力;而最需要流动性的公司
仍无法获得资金。”吴卓殷说。
专家:中共与私企有根本上的冲突
鲍尔丁认为,中共政权和私营企业从根本上就是冲突的。
他说:“当你说北京需要鼓励私营部门时,你是在告诉共产党政府不要再当共产党了。”
“你是在告诉共产党政府,‘如果你不再是共产党,情况就会好转’。”
他认为,归根究柢,中国的所有经济都还是国家控制,因为共产党控制着资本。
https://i.imgur.com/9rWOjcE.jpg
2023年3月5日,中共警察在天安门广场南端站岗。(Greg Baker/AFP)
鲍尔丁说,中共告诉中国人民,它是国家经济和金融的良好管理者,以建立自己的合法性

“中(共)国政府不能允许发生硬着陆、危机之类的事件,他们就是不能允许。因为一旦
发生,中共就完了。”
他补充说:“他们将竭尽全力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但由于资源和手段有限,中共可能会尽
可能延缓国家衰落。”
雅德尼认为,中共应对该国当前的经济困境负责,因为过去的一些增长“是通过非常投机
和糟糕的政府政策所实现的,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
中共的外交政策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出口市场。
“中(共)国的外交政策一直非常激进,对西方充满敌意。西方国家的反应是认识到西方
企业需要大大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他补充道。
信心是解读未来的关键
威廉‧李认为,出厂价格连续10个月下降表明,通货紧缩的环境“越来越根深蒂固”。
他说,一连串连锁效应导致人们推迟消费:当企业经营不善时,他们可能会裁员;由于中
国的青年失业率超过20%,消费者担心子女和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许多中国人将积蓄
投资在房地产上,但房价却在下跌。
威廉‧李补充说:“当财富减少、收入没有保障时,人们就不会消费。”
https://i.imgur.com/xbTVhIq.jpg
2023年6月14日,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在四川省宜宾一招聘会上寻找工作机会。(CNS/AFP)
威廉‧李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并非一夕之间形成的。在过去几年中,家庭和公司仍相信
他们未来可赚更多的钱,“但现在,每个人都变得更加谨慎,原因很简单,他们对未来不
确定”。他说,“所以我认为,总而言之,信心是未来最值得关注的事情。”
他补充说,监管的不确定性也是造成市场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中共当局不再把增长作为
第一要务。虽然目前的政策并不十分连贯,但如果要从最新指导方针中总结出一个新的优
先主题,那就是稳定。
我们需要观察到哪些迹象,才知道市场信心已经恢复了?他提到两点,“首先,消费和企
业投资必须出现非常明显的反弹;其次,我们还需要看到中国的资产价格反弹,一般来说
,这与股票和房地产的关系更大,因为这实际上表明人们有信心不把钱存入银行,他们愿
意消费或投资。”
威廉‧李预计,这至少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才会发生。
他指出,2024年将更具挑战性,因为它不再有“基数因素”,即2022年因为大流行病,经
济数据基数较低,使2023年的数据容易呈现经济增长。
他说:“这可能要等到明年,因为如果我们看不到消费者和企业情绪出现非常有意义的回
升,那么我认为,明年增长前景将更具挑战性。”
雅德尼认为,中国的情况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他指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和人口
老龄化问题。
他说:“由于人口结构和投机泡沫破灭,他们(中共)将面临一段经济停滞期。”
责任编辑:李同德#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8/14/n14053644.htm
6.备注: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改革开放30年,一夕回到解放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