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如何煮出好吃白饭?专家教4要领 洗米后1

楼主: ihl123456 (雨风评)   2023-07-11 14:36:54
如何煮出好吃白饭?专家教4要领 洗米后多“1动作”增甘甜
三立新闻
生活中心/赖俊佑报导
北科大资财营与北市知名热炒店“大道创意料理快炒”的用餐纠纷,让白饭成为近期热门话题,一般民众在家,要如何煮出像热炒店一样好吃的白饭呢?农委会农粮署表示,要将白米(或糙米)煮成米饭,大致上要经过洗米、浸水、加热、焖蒸等过程,每一过程都会影响煮成米饭的香Q品质,因此农粮署分享米饭烹煮的4要领,其中洗米后再多1动作,可增加米饭的甘甜和黏弹性。
洗米
农粮署表示,洗米主要目的在洗去附着于米粒上的杂质及异味。洗米过程,水分会渗入米粒中(部份异味也会随之进入)。同时部份营养份会从米粒中流出。因此洗米时间愈长,被米粒吸附的异味愈多、营养份(如无机质或维生素B1)也流失愈多;洗米的要领是动作要轻且快,通常2-3次就够了。
至于内锅要加多少水?农粮署表示,米和水的比率为1:1.2,也就是1杯米加1.2杯水,新米可酌减水量为1.1杯,旧米则增加到1.3杯到1.4杯水。目前台湾新米上市时间由南到北,一期作由5月中旬到8月中旬,二期作由10上旬到翌年元月,消费者可以斟酌调整加水量。
浸水
浸水主要目的,在于使水份能充份进入米中,并活化米粒中的淀粉酵素,使淀粉较容易转变成游离糖及完全糊化(熟化),增加饭粒甘甜味及黏弹性。若浸水时间不够长便开始加热,米粒外层会先糊化,造成水份不易进入米粒内层、煮出来的饭内层较干硬(有时候不易熟透)、外层太湿稠、缺乏黏弹性。
煮饭前浸水约2小时,若以50℃的温水浸米,可将时间缩短为30分钟。若煮糙米则因吸水性较差,需泡12小时以上。
加热
加热主要在提供足够的能量使淀粉糊化(熟化),一般的电锅或电子锅,煮饭时可以使温度快速上升、达到糊化的目的。但是淀粉酵素能发生作用的温度为40℃-60℃,如温度上升太快,又浸水时间不够,淀粉酵素就没有充足的时间作用,煮出来的饭也较不甘甜,且缺乏黏弹性。
焖蒸
电锅或电子锅加热煮饭功能完成后,利用锅内余温、让米粒间残余的水份达到均衡状态,一般约10至15分钟,之后即能达成平衡。若焖蒸时间不够,米粒间会有水份残留,且米粒粘弹性差,常有“没熟透的感觉”。
电锅加热煮饭灯熄灭后再焖10至15分钟,之后若能充份翻动饭粒,再盖上锅盖,让多余水份蒸发掉(约5分钟),则效果更佳。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132126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