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北京门市连关12家 中国大卖场陷转型危局
图:https://reurl.cc/p6Ymnb
2011年1月27日,两名购物者走出北京一家家乐福门市。
(FREDERIC J. 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
【新唐人2023年07月03日讯】近期,跨国大型连锁店家乐福(Carrefour)在中国的门市
骤减,仅北京市在最近两个月内就已连关12家门市。最近两年,中国大陆出现了大型卖场
“关店潮”,主要是中国整体经济不景气及顾客消费力下降,以及消费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所致。
两个月内家乐福北京门市连关12家
据《北京商报》报导,欧洲最大的零售量贩连锁店,来自法国的家乐福曾经在中国大陆发
展迅速,直到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在中国爆发,北京市的家乐福多数门市仍然是人潮不
断。然而,在过去短短两个月内,家乐福在北京市的门市就从15家骤减至6月底的3家,分
别是天通苑店、双井店和四元桥店。
然而,北京家乐福尚在营业的门市目前的营运情况也不容乐观。有消费者反映,最近家乐
福天通苑门市内不少货架已经被空置,即使有的货架上摆满商品,品种也很单一。此外,
家乐福双井店内也存在不少货架空置的情况。
报导称,家乐福这家“曾经的超市王牌品牌、大卖场鼻祖”,如今在中国显然“快要撑不
住了”。
1995年家乐福在北京市开办首家门市,率先将西方大卖场的商业模式带入中国市场。此后
家乐福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迅速在北上广深、川渝福建等一线大城市
站稳脚跟,还迅速将分店开到了二三线城市,其在中国大陆的开店数量曾位居所有外资在
中开店数量的首位,2006年其在中国的业绩达250亿元,远超沃尔玛、麦德龙等品牌。
报导说,发展全盛期的家乐福超市曾是中国网红的“打卡地”,消费者都愿意“盛装”去
家乐福购物,本土零售企业也热衷于“挖墙脚”,家乐福在中国甚至有了零售业“黄埔军
校”的称号。
然而,近几年随着新零售模式不断崛起,家乐福等龙头级量贩店接连亏损,不少品牌逐渐
被收购或撤离中国市场,而新冠疫情的爆发,更进一步促使大批大卖场关闭撤离。
据公开的资讯,2019至2021年期间,家乐福在中国相继关闭了49家门市;2022年前3季,
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又先后关闭了54家门市。随着门市的关闭,家乐福退出了成都、珠海、
济南、杭州、南昌等城市。而剩下的分店中,也陆续传出多个门市货架空置、购物卡消费
受限等情况。
中国大卖场出现“关店潮”
实际上,在中国大陆的营业陷入困境而不断收缩关闭门市的大型卖场不止家乐福。曾经在
中国全国各地开始门市多达487家的沃尔玛,近几年也不断关闭门市收缩营业规模,
赢商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的一年内,沃尔玛先后在中国关闭了超过30家大卖场,
是历史以来关店最多的年份。截至2021年12月,沃尔玛大卖场在中国市场的门市数量,已
从年初的403家降至360家。而此前,在2016年-2020年期间,沃尔玛已陆续关闭了84家分
店。
此外,与沃尔玛、家乐福齐头并进的大润发、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华润万家等大卖场,
也都出现了关闭门市的情况,只是收缩程度有所不同。
就在今年6月初,经营了十几年的广州华润万家天河北店贴出了“告顾客书”,通告该店
将于2023年6月30日结束营业后关闭线下及线上业务;6月中,经营了近15年的“永旺梦乐
城北京国际商城”也宣布结束营业;永旺超市区则已在5月31日停止营运。
中百集团2022年12月30日发布的公告则显示,该集团在2022年下半年一共关闭了仓储大卖
场5家,原因则是“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
针对中国大型卖场出现“关店潮”的现象,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日前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
示,这些大型卖场早已是亏损连连,尽管目前租金已下降,但客流量与销售额实在太少,
难以维持固定开销,只能选择在租约到期时歇业。
中华经济研究院助研究员王国臣也分析说,导致大卖场关闭的原因,从短期来看主要是新
冠疫情打击了消费增长,消费者收入萎缩、失业率上升等原因,长期来看则是受到阿里巴
巴等电商平台、直播购物普及影响,线下实体消费的趋势逐渐被线上消费取代。
他表示,中国市场看似广大、可以吸引内需消费,但内需市场可能没有外界想像得这么好
,尤其是内需消费品很容易被本土厂商取代。而大型量贩卖场的关闭,会导致很多商业地
产没法出租,而且往往这种商业体倒闭后,很难再招商,租金、各种费用损失巨大。
(记者竺颖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林清)
https://www.ntdtv.com/b5/2023/07/02/a10374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