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以子女为本位”的家事司法愿景 过载的

楼主: qazsedcft ( 蛋包饭 )   2023-05-12 06:49:34
1.媒体来源:《报导者》
2.记者署名:
文字/洪琴宣
摄影/陈晓威
设计/黄禹禛
核稿/李雪莉;责任编辑/张诗芸
3.完整新闻标题:“以子女为本位”的家事司法愿景
过载的家事法庭能否携手社区,好好倾听、接住离婚案里的失语儿少?
4.完整新闻内文:
https://i.imgur.com/YrtWK6r.jpg
面对父母相争亲权,离婚家庭里的儿童有许多说不出的心里话,需要被人倾听与理解。(摄
影/陈晓威;设计/黄禹禛)
过往一般对离婚官司的想像,是在法庭上对立攻防,对孩子伤害极大;但自11年(2012年)
前《家事事件法》上路后,家事司法出现转向,离婚案件上,审判不再是主轴,而是由司法
人员和社福人员、专家联手,引导父母坐下来协调、看见孩子的处境,并为一个家庭连结资
源。但这也意味每一阶段都需要更细致的作业,实务上面临严峻考验。
“阿姨,妳带我回家好不好?”
花莲地院的家事调查官林宝霞,第一次到幼儿园访视5岁的豆豆(化名),眼前的孩子突然
冒出这句话,令她隐隐有点不安。豆豆由妈妈和爷爷奶奶带大,父母离婚后,某天,爸爸忽
然将豆豆带走,和继母一起照顾,再也不准其他家人和豆豆接触。两家人为了抢孩子,闹上
了法院,法官派林宝霞来调查,厘清孩子被照顾的实际状况。
那一天在幼儿园,豆豆看到林宝霞,突然冲过来紧紧抱住她。幼儿园老师看到豆豆对一个陌
生的阿姨这么热情,啧啧称奇:“他连对爸爸跟继母都没有这种反应!”
当下一个问号埋在林宝霞心里,和这个家庭工作2个月的期间,她进一步追查,发现豆豆在
爸爸家很紧绷、在妈妈家却表现如常(注);但在校被老师问到家庭生活,豆豆也只会反复
说“继母对我很好、继母对我很好”。林宝霞最后挖出惊人真相:豆豆被不当照顾,明明没
有生病,却被继母持续喂食精神疾病药物。原来那天对陌生阿姨的异常热情,是孩子隐晦的
求救讯号。
林宝霞赶紧蒐集证据、提交报告,法院动起来,最后成功让豆豆回到妈妈身边。后来,林宝
霞再去探视过,这一次,豆豆不再展现出那样刻意的亲暱,林宝霞知道,那意味着孩子安全
了。
这不是林宝霞第一次从孩子一闪即逝的反应中,追出他们真正想抛出的讯息。在当家调官前
,林宝霞当过医院社工,她说,和肢体受暴被送进医院的孩子比起来,不少离婚家庭的孩子
更不容易被看见、但很需要帮助。
https://i.imgur.com/iSEkJoo.jpg
遇上分隔两地的离婚家庭,家事调查官需要进行跨县市访视,才能厘清孩子在双边家庭被照
顾的实况。图为花莲地院家调官林宝霞出差时在下榻饭店做家访工作准备。(摄影/陈晓威

什么是家事调查官?
2012年《家事事件法》上路后,设置了“家事调查官”(简称家调官),目前全台仅有49人
。家调官如同“法官手足的延伸”,直属于法院,具备公权力,承法官之命调查案件中的指
定事项,做成报告提交给法官,他们也是负责转介各种社福资源服务进入个案家庭的重要角
色。
家调官可以进行多次家访、调阅当事人就医、联征纪录,和邻里长、老师等关系人会谈,更
可以跨县市访视。家调官最常调查的是未成年子女亲权(俗称监护权)案件、老人监护宣告
案件。在亲权案件中,家调官常被指派的任务包含:调查子女被照顾状况、支持系统、子女
和一方家长同住的意愿、该家庭适合连结哪些社福资源等等。
离婚家庭里的未成年子女想说什么?
台湾每年约5万对配偶离婚,根据内政部户政司最新统计,2021年,台湾单年离婚家庭里的
未成年孩子达5.1万人,这个数字10年来都维持在差不多水准。若离婚家庭为孩子的亲权打
官司,法官为了厘清冲突高张难解的家庭图像,就可能指派家调官调查。家调官会单独访视
孩子、父母双方,因此成为第一线的聆听者,甚至能听到父母都没察觉的孩子有形、无形的
心声。
当家调官8年,林宝霞常发现,孩子早已认知到爸妈感情破裂,理解能力远比大人想像地更
成熟。面对走向离婚的父母,不同特质的孩子展现出的想法差异很大:有的孩子无法在爸妈
间做出选择,一直请她不要让父母离婚;也有的孩子已经看透了家内的争吵,希望父母分开

林宝霞说,她每次问孩子,有没有人可以诉说?孩子总摇摇头,“他们都不知道,原来这些
事情是可以讲的。”但这些声音,其实很需要被听到。
孩子心声的百面相
面对父母相争亲权,离婚家庭里的儿童有许多说不出的心里话,需要被人倾听与理解。(设
计/黄禹禛)
https://i.imgur.com/VnQaGpY.jpg
国小中年级的小悠(化名)在父母离婚后,被爸爸带走,无法与妈妈、兄姊见面。当家调官
请他画“家”,除了用图画与文字描绘家人形象,还画了好几条粗粗的线条,把自己和所有
家人联系在一起,“我想和大家在一起”。
https://i.imgur.com/agosbPD.jpg
但是画到“现在的家”,小悠只画了爸爸和自己就停笔了,因为“如果所有人都去妈妈那,
爸爸很可怜。”
https://i.imgur.com/68X504w.jpg
娜娜(化名)画里的家人们都是大大动物,自己则是一朵小小的花。
林宝霞说,她每次问孩子,有没有人可以诉说?孩子总摇摇头,“他们都不知道,原来这些
事情是可以讲的。”但这些声音,其实很需要被听到。
https://i.imgur.com/sJVcNh5.jpg
“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吵架,我一看到你们哭泣或吵架我就会伤心 ”这是娜娜写在日记里
但不知道怎么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https://i.imgur.com/jn9gR8u.jpg
家调官不只要调查,更透视一个家庭缠住的结,一边提点父母看见孩子的处境,停止对立;
一边回报给法官、找社福资源赶快进来帮忙。
当家调官8年的林宝霞常发现,孩子早已认知到爸妈感情破裂,理解能力远比大人想像地更
成熟。但不同特质的孩子展现出的想法差异很大:有的无法在爸妈间做出选择,一直请她不
要让父母离婚;也有孩子已经看透了家内的争吵,希望父母分开。
有时展现出来的,不一定是有形的话语。
林宝霞说,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冲突,用行为发泄压力:可能是功课退步、跟同学打架、大
小声、情绪化 这些异状背后原因不容易被看见,家长只觉得孩子“变坏了”,却没想到
这些行为转变,其实是孩子无声的控诉。
极难被处理的“忠诚两难”
有些孩子想言说的事情,藏得比表面的语言更深。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家调官组长赵伟志,
是第一届(2013年)招考的家调官,近10年经历中,常看到孩子陷入“忠诚”的两难。
他调查过一个离婚家庭,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向妈妈告状:“爸爸把我关在房间里,不让我出
来。”但赵伟志询问孩子,孩子说出的却是另一个故事:“那一天爸爸叫我写功课,但是我
想要出去玩,所以爸爸把房间门关起来,陪我写功课 。”当赵伟志进一步询问,为何他
没向妈妈说出事情原委,孩子就沉默了。
赵伟志说,当他把真相传达给父母时,通常父母会先愣个两、三秒:“孩子有什么动机要骗
我?”赵伟志会进一步解释:这是孩子不得已的求生本能。高冲突家庭的子女,会猜测父母
双方想要听到的讯息,甚至在一方家长面前,展现出敌视另一方的态度,以“宣示忠诚”。
许多孩子对父母爱恨交杂,陷入混乱。
林宝霞告诉《报导者》,最难处理的案件都是学龄前到小学中年级的儿童,对父母的依附关
系强,最容易被卷入高冲突、或出现忠诚两难,但也正是这个年龄对人格身心发展影响最深
远,心里留下伤不是长大就没事。
然而,许多在缠讼间自顾不暇的家长,不一定有能力察觉孩子正在受苦。
台北地院家调官吴思萱描绘工作时最常看见的场景──两边的父母争相向家调官“证明”对
方的照顾有缺失,甚至试图稀释对方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吴思萱常抛出问题:“你们有没
有在孩子面前争吵?你认为这对他会有什么影响?”本以为父母应该有自觉,她却发现并非
如此。一位家长甚至和她说:“没影响!因为我的孩子是天秤座的,天秤座通常认为别人的
事情和他没关系。”
吴思萱说,作为家调官,他们的工作不只是调查,更透视一个家庭缠住的结,一边提点父母
看见孩子的处境,停止对立;一边回报给法官、找社福资源赶快进来帮忙。
转向的家事司法,如何和社政联手帮助离婚家庭?
https://i.imgur.com/ZpMtujP.jpg
2012年上路的《家事事件法》标志家事司法的重要转向,如今各法院设“家事服务中心”,
由社工驻点,提供资源转介。图为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内的家事联合服务中心。(摄影/陈
晓威)
长久以来,法院被民众想像为打官司、争输赢之地,但近10年,家事法庭出现很大的翻转。
实务工作者发现,光是审判、却没有解开家庭真正的结,当事人收到结果后心不甘情不愿,
只会再来打官司。于是,2012年《家事事件法》上路后,擘画出从审判转向资源连结的司法
蓝图。
几项重大改变,除了要求离婚案件在进入诉讼前需强制调解,由社区人士或专家担任的“调
解委员”,带当事人协调彼此都可接受的方案;也增设了“家事调查官”,以及由社工或心
理师等专业人士担任的“程序监理人”──这些角色都有权限多次进入家庭访视,与当事人
建立关系,成了让法官进一步了解当事人与孩子实际状况的窗口。
此外,各法院也开始设有“家事服务中心”,由县市政府委托民间组织的社工驻点,提供亲
职教育、出庭陪同服务、心理咨商转介,如果当事人有生活困境,社工还可以协助其申请就
业、社福补助等等。
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厅厅长谢静慧是法官出身,19年前(2004年)台湾“家事调解制度”第一
次在士林地院展开试办,她是第一批的参与者,一路看着家事司法从司法院的一个小组,升
格成一个厅,各地方法院也独立出家事法庭。2018年她接下厅长一职时,心中最想做的就是
推动“以子女为本位”的家事司法,希望司法能看见家庭里未成年人的处境、接住他们。
谢静慧形容,现在的家事法官,就像一位“个案管理师”(Case Manager),手握各式资源
,能指派不同专业协助家庭。
举例来说,一个家庭来打离婚官司,法官会先找适合的专家来调解,若中途察觉当事人育儿
观念偏颇,会先请去上几堂亲职课;实际进入审理,可能派家调官、或选任程序监理人访视
,厘清家庭问题核心;若过程中当事人迸发身心症状,先转介咨商心理师,过了几个月,法
院再继续审理;离婚后若当事人探视孩子又有争端,可能还要请社工来协助孩子与父母“会
面交往”。
https://i.imgur.com/Y74rskh.jpg
司法院少家厅厅长谢静慧担任法官时,就是台湾试办“家事调解制度”的第一批参与者,她
认为“调解”的精神是,法院以协助当事人自行协调为优先事项,司法作为“捕手”,在当
双方协调破裂时才介入。(摄影/陈晓威)
民间团体和社工入场,带来改变
根据内政部户政司2021年统计,台湾有约1成5的民众透过法院请求离婚,8成5的人是自行签
字“两愿离婚”,如果有争端,如何解决?谢静慧表示,政府近年也擘画出了“家庭有争端
,社区当第一线,法院当第二线”的愿景。
2020年起,卫生福利部社会及家庭署(简称社家署)推动“社区式家事商谈”服务实施计画
, 当一个拥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面临分居、离婚,不用进法院,而是透过民间的社工,进
行4~8次的会谈,社工陪当事人协调出未来照顾子女的安排,费用由政府负担。2022年,全
台22县市都有团体提供“家事商谈”。
事实上,当有第三者加入协调,有机会提醒父母看见孩子,就有可能改变一个家庭。
走入儿童福利联盟(简称儿盟),北区社工处督导员、也是家事商谈员的吕安君,以及儿少
商谈员吴欣儒坐在家事商谈室里迎接我们。儿盟是全台最早开始做“家事商谈”的民间团体
,2021年他们更新增了“儿少商谈员”,当一个家庭来商谈,会有社工与大人讨论,也会另
有一位社工单独和孩子对话,再把孩子的意思转达给大人。吴欣儒是儿盟第一个接下这份工
作的社工。
吴欣儒分享一组令她印象深刻的个案家庭:妈妈想离婚,先行分居,但爸爸不愿意签字,症
结点始终是担心4岁的儿子会承受过大冲击。
那天商谈,孩子的反应令他印象深刻。吴欣儒准备了好几张色纸,请孩子呈现他最近的生活
;孩子挑了两张喜欢的颜色,分开放置,代表爸爸家、和妈妈家。每当吴欣儒试图把两张纸
放在一起,孩子立刻冲过来,把色纸再度分开,童言童语的告诉她:“放一起(爸妈)会吵
架,会不开心,分开比较好。”还拿着车子比画,跟她说明自己如何在两个家往返。在互动
中,吴欣儒渐渐厘清孩子的想法,男孩怕的不是父母分开,而是如果被迫换幼儿园,可能要
交新朋友、遇到新老师,他有很多的焦虑。
https://i.imgur.com/tErAEd1.jpg
儿童福利联盟的儿少商谈员吴欣儒,在会面室内说明与孩子商谈的经验。(摄影/陈晓威)
而孩子的心声,被社工带进父母的眼界里后,也确实带来改变。
吴欣儒转达孩子的想法、和在意的事情后,原本剑拔弩张的父母,才松懈下来。后来商谈有
了很大转向,妈妈不再要求儿子一定跟自己,而是退一步,让孩子留在爸爸家,念同一间幼
儿园,爸爸也松口愿意离婚,但两人一起拟了计画,让孩子可以每周轮流和父母相处。
家事商谈仰赖自愿参与,尚待推广
然而并不是每对父母都有这样的机会。根据社家署统计,2022年仅有不到千案(948案)使
用家事商谈服务,和全台每年约5万对离婚家庭相较,只是九牛一毛。
社家署副署长张美美接受《报导者》访问,表示社区式家事商谈目前是在“布建期”,政府
焦点投注在与服务单位取得共识,包含调整补助金额、辅导NGO从民间接案而非从法院接案
、人员训练,以及县市政府社福网络宣导,让他们优先转介脆弱家庭个案来商谈,还未将主
要心力投注在向一般民众宣传。
而家事商谈仰赖自愿参与,吕安君说,常遇到想离婚的一方来求助、请另一方来商谈时就被
拒绝。张美美坦承,追根究柢,台湾国情习惯自行解决“家内事”,民众很少会想到要找社
工帮忙。
现代妇女基金会司法社工部主任、同时也是家事商谈员的黄心怡表示,现行家事商谈照案量
补助、而非直接补人力,基金会多是利用原有社工分摊家事商谈工作,接案量有限;而案量
不多,又导致NGO迟疑特聘人力处理商谈,形成恶性循环。社家署则回应,已经陆续规划提
高补助给付费用,2023年起家事商谈费的补助由每次800元调升至每小时2,000元(注)。
但总归来说,目前“家庭有争端,社区当第一线”的愿景还做不起来,承接冲突家庭的第一
线,仍在法院。
https://i.imgur.com/bhJ4f99.jpg
家事商谈面临案源不足的痛点,目前仅能加强社福网络单位转介、也有不少是从法院转案过
来。图为高雄少年与家事法院调解室内提供的家事商谈宣传手册。(摄影/陈晓威)
家事司法痛点:如细致化“手工业”,人力、资源难跟上
不过司法要接住这些高冲突家庭,有许多挑战。
司法统计年报显示,2022年地方法院受理的家事事件达196,946件,是10年新高;扣除还未
结案的3万件,约6成为继承非讼案件、家暴保护令、监护及辅助宣告。而涉及婚姻和亲子的
案件则散见各项统计中,实务工作者告诉我们,离婚和亲权会并案统计,很难单从数字看出
案件重量,但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案件,法院工作需要深入家庭、连结多种资源,最难处理、
耗时,且法律允许民众针对亲权一告再告,许多案子是同一组家庭反复进案。
根据司法院“司法统计年报”,自《家事事件法》上路起,了结一件家事案件所需时间直线
上升──2012年仅需127日,2022年已达191日,是刑事事件(99日)的2倍、民事事件(32
日)的16倍。
台北地院家调官吴思萱形容,民事庭、刑事庭业务以审判为主,可以“批发制造”,家事庭
却如“手工业”,调解、调查、转介资源都需要时间,快也快不起来。
对家庭的协助愈细致,愈考验家事法庭的人力负荷。
2021年统计,全台家事法官只有141人,家调官则自2019年后就没增加过人力,一直维持49
人。第一线法官告诉我们,家调官得“省著用”,最激烈冲突的案件才能派。2022年全台地
方法院家调官受理的调查案件数量为2,705件,仅占所有家事案件约1%。
吴思萱摊开家调官的工作时程,分别访视父家、母家、孩子,最低3次起跳,每次都是2、3
个小时,复杂案件甚至可能访到10几次,加上看卷、写报告,一个月做4~6案便是极限。台
北地院有4名家调官,不过光今年3月,台北地院一名家事法官便一口气收到破百案件。
而这已是家调人力相对充实的地院,花莲、宜兰、士林、南投、台东地院都只有一名家调官

花莲地院的家调官林宝霞没有抱怨工作辛苦,只是悄悄吐露担忧:
“孩子的反应一闪即逝,很需要敏感度,我常害怕,如果背负了很多案量、时间压力,会不
会没发现?”
她说,家事法官也承受同样压力,案件多时,其实很难好好思考这对夫妻和小孩真正需要的
是什么。
法官的最后志愿落点?“少数派”争取扩编有困难
https://i.imgur.com/XuT1yHz.jpg
家事司法工作细致繁复,却面临资源及人力严重不足的窘境。图为苗栗地院少年与家事法庭
的家调官吕律,示范用手指布偶和她自制的家庭布景,与家调个案孩子互动的方法。(摄影
/陈晓威)
来到苗栗地院少年与家事法庭,前任庭长李丽萍、现任庭长汤国杰,带着院内唯二的家调官
吕律、陈昀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偏乡法院,他们对家事法庭的资源弱势特别有感。
做了20年法官的李丽萍说,近年各法庭负荷都不轻,但少家法庭是弱势中的弱势,“要钱没
钱,要人没人。”症结点在于,家事是大家眼中的苦差事,许多法官是抢不到别庭职务,被
“挤”到家事法庭。
“我就是那个被挤过来的啦!”坐在一旁的汤国杰,哈哈大笑。在调到家事庭前,汤国杰已
做了6年刑事法官,他说,第一次做家事案件,发现什么都不懂,传统民刑事只讲法律,家
事牵涉的专业却横跨医疗、心理、教育,还要会资源连结,隔行如隔山,自己才刚做一年就
想赶快逃,结果被李丽萍拉住不让走,后来做几年也习惯了,留到当上了庭长。
作为法院里的“少数派”,家事庭争取扩编困难。李丽萍说,近10年苗栗地院的民、刑庭都
有增加法官,只有少家庭始终维持不变,一直是4位法官、1位庭长,而法官人数未增加,也
意味着不会增加书记官、法官助理等辅助人力。李丽萍手上案件量,每月结案近百件、未结
案超过200件,她认为人力和资源缺口已影响到审判效能。
此外,李丽萍表示,少家庭至今没有独立预算,都是依附在民事和刑事预算下,2015年她刚
上任庭长时,少家庭的审判业务费仅有76万元,同年民事庭却有1,000多万元、刑事庭900万
元,连执行处的业务费都有700多万元。6年间她穷尽一切办法争取,好不容易才增编至100
多万元。
https://i.imgur.com/6Swa6oq.jpg
苗栗地院少年与家事法庭前任庭长李丽萍(中)、现任庭长汤国杰(右)、家调官陈昀(左
)接受访问,李丽萍忧心,少家法庭理应是家庭与儿童最后的保护伞,但司法资源却最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摄影/陈晓威)
亲权案件反复进案,“不是只有司法努力就好”
林宝霞说,怎么呈现这份工作的价值,似乎也是家事司法工作者的困境,对一个家庭的细致
帮忙,回到数据上仍是冷生生的“一案”,似乎很难说服社会投入更多资源。
司法院少家厅厅长谢静慧和我们描绘她的期待:未来不仅社区式家事商谈能建置起来,民间
可能也能设立会面交往中心,离婚家庭踏出法院后,有任何争端需要协助,都能找到资源,
不再回流。
“如果我们希望司法是powerful(有力)的、细致的,不是只有司法努力就好,行政部门、
NGO、律师 乃至于整个社会都关注,才有可能改变。”
谢静慧的办公桌一角,搜罗了一整叠的关照司法动向的书册,有学者的研究、法院的刊物、
NGO出版的人权手册 层层叠叠,用不同角度讨论该如何接住案件里的家庭与孩子,正如
她口里的希冀。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转载媒体:
https://bit.ly/44ObDjf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