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黑翅鸢幼鸟顺利离巢 花莲织罗部落“猛禽

楼主: NEDYA ( )   2023-05-03 09:40:16
黑翅鸢幼鸟顺利离巢 花莲织罗部落“猛禽栖架”记录互动
2023年05月02日
环境资讯中心
整理:陈立炘(环境资讯中心记者)
去(2022)年3月,花莲的织罗部落与农委会特生中心合作,在水稻田区架设三支“猛禽
栖架”,提供黑翅鸢等鸟类休息和觅食,并透过支架上的红外线自动照相机记录鸟类活动
。截至去年12月,装置已拍下6000多张鸟类照片,记录19种鸟类,今(2023)年初,更捕
捉到不少刚离巢的黑翅鸢幼鸟互动,趣味的模样被特生中心称“一年份表情包”。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863382064_931c36df2c_b.jpg
黑翅鸢幼鸟遇雨休息。图片来源:特生中心提供
黑翅鸢幼鸟互动全都录 推估刚离巢活动范围达50公顷
织罗部落位于花莲县玉里镇,紧邻瑞穗乡交界,以水稻为主要作物,近年积极推动有机农
产品,让农地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栖地。去(2022)年3月与特生中心研究团队合作,分别
于施行惯行、有机和友善的水稻田区,架起“猛禽栖架”,记录田区内的鸟类活动。
研究团队在架设栖架之前,已经在水稻田边的槟榔树上发现一对黑翅鸢的繁殖巢,但这对
黑翅鸢成鸟只在去年4月使用过一次栖架,下一次再有纪录是12月。一直到今(2023)年2
月,研究人员才发现有两只黑翅鸢幼鸟离巢,且三支栖架都有使用过。
透过栖架的使用情形纪录推测,刚离巢的黑翅鸢幼鸟活动范围至少达50公顷。从自动相机
拍摄的照片也可以看出,幼鸟身上有许多淡灰色羽毛尚未替换,幼鸟间的打闹、互动、处
理猎物等活动,也全被记录下来。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862634407_95873f98bd_b.jpg
黑翅鸢幼鸟在争吵。图片来源:特生中心
猛禽栖架助攻夜间鸟类调查 装设一年已记录19种鸟类、6799张照片
猛禽栖架由国立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开发,在高度约6公尺的支架顶端,架
设鸟类停栖的横枝,并安装一台红外线自动照相机。只要感应到动物体温发出的热能,相
机就会自动拍照和录影。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863371141_354e2d540b_o.png
猛禽栖架拍摄的鸟类照片,约4个月后才开始大幅增加。图表来源:特生中心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863371161_408edd10d7_o.jpg
三支栖架所记录的鸟种及照片数量,A是友善、B是惯行、C是有机。图表来源:特生中心
由于鸟类对陌生设备有所防备,栖架完成初期,使用的鸟类并不多。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员
林大利表示,三组栖架约于2022年7月过后,才有各种鸟类频繁使用。截至2022年12月,
已经记录到19种鸟类,共6799张照片。除了黑翅鸢,棕背伯劳、红嘴黑鹎和乌头翁都是常
客,也曾于夜间拍摄领角鸮和褐鹰鸮。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863219536_dfa60bdc2b_b.jpg
红尾伯劳捕食蜻蜓。图片来源:特生中心提供
研究计画助理蔡芷怡表示,透过猛禽栖架记录的影像,可以更加了解环境中的鸟类组成。
传统的鸟类调查,大多仰赖人力于环境中调查鸟类,一来无法全天候不间断记录,二来难
以留下大量影像,也很难掌握鸟类的食性资讯。
猛禽栖架虽然无法完美记录所有鸟种,但是对于夜行性鸟类的纪录却相当有帮助。同时,
猛禽栖架也记录了各种鸟类进食的画面,让研究人员得以判视猎物种类,了解这些鸟类的
食性组成。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2863380254_a4f357048d_b.jpg
猛禽栖架记录到夜间出没的褐鹰鸮。图片来源:特生中心提供
https://e-info.org.tw/node/23666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