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坛多数论点是基于双向的“中国何时可能突破两万多”以及“日本会否衰退到两万
多”,形成交叉。目前2022两国数据是日本约三万四、中国约一万三,差距2.6倍左右
有看过预估在2040左右的,但没看过原po说的五年内
中日的竞争大致上就是看汽车、造船、工具机、半导体这几项重点产业的消长,以及对未
来开发中国家成长起来的基建与消费市场商机,还有中日货币与金融话语权的全球地位
先看科技研发与工业实力本质:
二战之后的近半个世纪,日本科学教育占优势,但是从80后这个世代开始,中国留学欧美
顶尖研究所的人才大幅超越日本
同时在US News或泰晤士报两项主要大学评比,近十年也是中国大学持续胜出。日本要在
科研人才培育上反超中国,目前看不到迹象
从新创独角兽公司数量,以及一些创新科研指数,如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GII
(全球新创指数)上,目前中国、韩国,都在日本之上,可以看出端倪
日经去年的报导,WIPO 2021年统计,该年度中国申请专利达158.5万件,全球第一;日韩
分居全球三、四,但分别只有近29万、28万件
https://cn.nikkei.com/industry/scienceatechnology/50581-2022-11-22-09-46-07.ht
ml
未来30年,亚洲各国科技格局基本就是中韩持续上升,印度可能异军突起,日本顶多持平
,甚至下滑
日本汽车近年的全球销量很明显走下坡,剩牛头牌撑场面,遇到韩国现代,甚至二线的马
自达、三菱、Subaru,遇到中国的长城、长安、上汽、吉利,都被碾压
新能源车方面,欧盟、美国部份州别目前法定2035年开始禁售燃油车,未来整体趋势对中
国比较有利;中国论坛上人均反超的话题,通常是由此开始
类似状况在造船业也是一样,中国船厂2022年在接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三项指标都
超过日韩总和,全球市占达到47%,而这个数据在二十年前是不到10%
http://www.tssdnews.com.tw/index.php?FID=9&CID=661582
(不过造船比较像是中韩对决,日本在这个领域目前也只是老三)
半导体是中国面临的挑战,正反意见都有,但要完全遏制住,可能性不大,包含Bill Gat
es以及ASML的CEO, Peter Winnink,都认为中国最终会掌握先进制程
不过日本并非半导体终端制造强权,中国半导体如果成功,甚至对日本有利
再从两国在国际间能掌握的粮、矿、能源以及相应的货币话语权来看:
近期的沙伊复交,说明中国现在是阿拉伯世界公认的话事人,加上目前乌克兰、俄国也要
麻烦中国出面缓颊。没意外的话,中国会成为阿拉伯世界,以及俄国、中亚、东欧的意见
盟主
加上早被中国纳为现代殖民地的非洲、部份中南美、部份南亚或东南亚国家,中国可以掌
握的粮食、矿产、能源,比日本丰富太多,这就注定人民币在世界的地位会比日币更高更
稳
还不到取代美元霸权的程度,但站上反美阵营的首选,以及中立阵营的首要备选货币地位
,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中国比较容易在这些开发中国家进行文化输出,有利于这些国家未来在商品、服务选
择上亲中(如同台湾市场亲日)
除非日本近年养出类似Google、Apple、Amazon或抖音这种当年异军突起爆红的超强公司
,否则只要原地踏步,就是等著被中国追上、抢走外贸订单,然后人均往下降
部份乡民提到的外资撤离,我是不知道撤到哪边去,因为去年中国受外国FDI的数值还创
新高,不但年增幅8%,而且主要对中投资增幅较大的是韩、德、英三国
https://udn.com/news/story/7333/6919255
反而是日本金融业的重要性,目前持续下降
东京以往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是最新一期的GFCI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排名,东京
全球只排到16(2022年九月)
北京、深圳、上海、香港都闯进世界十大,加上新加坡跟只差一名就进十大的首尔,东京
现在在亚洲连前六排不进,后面还跟着只差它一名,近几年来一直进步的杜拜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Global_Financial_Centres_Index
最后中国少子化问题,可以透过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之余,释出原本被被侷限
在农村的劳动力
譬如建造26层、引入自动化设备的猪舍大楼
https://youtu.be/8pNrPDKfaCY
CCTV几年前也有过关于中国农机自动化的专题讲座报导:
https://youtu.be/pEAPzATBd_k
同时中国仍然有很庞大的农村基建现代化商机,包含电力设备、水厂、卫生设备(譬如污
水处理)、现代化房舍、商务大楼、交通道路设备
即使中国目前人均最低的省份-甘肃,也达到人均7000美元左右,相当于泰国,基本上已
经不是什么都做不了的赤贫阶段
这种内需商机很大,而且都是中国本身能生产、建造的,商机基本可以自己内部赚好赚满
相对于下,日本就没有这种商机
基于日本十年内看不到能有太高的新创潜力,基础科技人才培养输中国,本身不具备天然
资源,更不可能像中国有玩一带一路的掌握外国资源的那种国际地位
日本人均被超过,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不会在五年内发生,但设定2040年的话,就很有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