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科学其实是反人性的,宗教才符合人性。
我这样说不是在攻击科学,我是在批判宗教,听我慢慢说。
人类在过去的几十万年中,智力其实是没有什么变化的,而科学只是在近代短短四五百年
内才出现,就是因为宗教信仰才能满足人的生物本能。
丛林里的一些响动,在绝大多数时候可能只是风,但是把它当成风的多数都死光了,只有
把每一次响动都当成掠食动物,提高警觉的,才存活了下来。这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的非理性警觉就是一种人性。
但“符合人性”未必总是代表正面的意义,性冲动也是一种生物本能,我们人类必须克服
这种本能才可以建立起能够正常运作的社会。“科学”也是我们人类在突破了非理性思考
这种生物本能的桎梏之后才能建立起来的。
科学实际上只是一种方法论,它不是你所看到的那些理论、方程,或者那些实物的发明创
造,都不是。
科学精神大致包含了怀疑、理性、逻辑、实证,这些要素。
科学要求绝对的理性,排除任何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但是人是做不到的,科学家也做不
到,普通人就更做不到了。比如说,检验一种药物为什么要“双盲”对照才能获得最高等
级的证据?就是因为我们不相信,也不会去期待研究者能做到绝对理性,我们必须设计一
种制度来尽可能排除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干扰;又比如说,发表论文必须要经过同行评议,
很多时候还要双盲评议才能取信于学术界。因为我们也不相信任何论文撰写者和评议者,
哪怕是学术界最顶级的大佬,能做到绝对理性,所以要设计一种机制来排除人的主观干扰
。
科学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之上,但是逻辑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的不断训练和培养,普通
人每天都要犯无数的逻辑错误,这是一种人性。比如很多人批评科学并不能回答所有问题
,意指这就给宗教留下了生存空间,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关系
。科学不能回答的,宗教更不能回答。
再多说一句,用“不能回答所有问题”来批判科学的,实际上根本不懂科学。科学从来不
标榜“真理”,科学甚至大方的承认自己是错的,而且永远到达不了真理,只能无限接近
真理。科学界有一句话:一切的科学模型都是错的,只是有些模型很好用。我们可以改写
一下:一切的科学理论都是错的,它们只是我们在当前所掌握的证据条件之下,最接近事
实真相的。只有当你明白了这一点,你才真正理解了科学是什么。
还有人把科学也视为一种(宗教)信仰,这恰恰也是因为不理解科学。科学本质上就是“
什么都不信”,它是“信仰”的反面,它的默认状态就是怀疑,质疑。在质疑之后,只有
那些拥有充分证据的理论才会被勉强接受,这种接受也只是暂时的,一旦有了新的证据,
它马上喜新厌旧投入新理论的怀抱。这就是科学和信仰的本质区别。
科学精神并不只是在科学研究的领域才有用,它也是我们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认识万
事万物最有效的工具,甚至在政治生活中也离不开它,比如科学的质疑精神,它教会我们
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对媒体资讯进行查证的习惯、以及质疑(政治)权威的胆识。
每一个拥有科学精神的人,都突破了人性本能的思想钢印,都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