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上报
2.记者署名:
邱家琳
3.完整新闻标题:
减碳催动绿电需求 中小企业却买不到?科园公会秘书长张致远:需求急迫、政府应主导
规划
4.完整新闻内文:
气候变迁因应法于本月10日三读通过,2050净零目标正式入法,具体行动方案涉及经济部
、科技部、交通部、国发会、农委会等众多机关执掌,宣告减碳不仅是环保议题,而是与
经济民生、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欧盟各国推动的“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
法案将于2023年10月起逐步实施,预计对进口的高碳排产品课征关税,这也显示净零转型
势在必行,若台湾不积极面对企业绿电需求,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受到重大影响。
近年来,台湾在离岸风电的发展上急起直追,目前已迈入第三阶段区块开发,规划2026年
至2035年共释出15GW装置容量,每年将新增1.5GW的离岸风电,开发权分配采用资格审查
加竞价模式,国产化比例也列入评选条件。2022年12月,经济部已公告区块开发第1期选
商结果,共7个风场计画获配容量。
然而,区块开发政策也面临不少质疑,包含设定过低的竞标金额上限(2.49元),等于风
场需依赖CPPA(企业购售电契约)支撑开发成本;但严格的国产化要求造成风场成本高涨
,导致买卖双方对绿电价格之期待产生极大落差。除了绿电售价乔不拢之外,CPPA谈判专
业门槛高、加上企业需信用评等机制才能签署CPPA,种种因素导致目前离岸风电几乎由台
积电买下,中小企业等“护国小山”恐买不到绿电。
“离岸风电的电力几乎都卖给台积电,这对中小企业的影响非常大,是很严肃、急需面对
的问题,产业界都形容是‘温水煮青蛙’。”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秘书长
张致远指出,若2030年、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无法达成,对企业经营成本、销售与贸易机
会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即便企业在生产上有效率、品质很好,却可能面临额外的税赋或遭
国际大厂拒绝采购。
针对政府未设立相应的机制与辅导作为,张致远说明,绿电与净零排放等议题,现在不只
台湾科学工业园区同业公会在关注,其他同业公会也多次提醒政府,这一定得由政府来主
导,因为背后牵涉到全国性政策与资源分配,政府应延揽更多专家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做
模拟推演,并确认是否能在时程内达成。
彭启明提三大解方 盼达成净零排放目标
至于台湾未来要如何达到净零排放目标,天气风险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台湾气候联盟祕
书长的彭启明提出三大建议:政府应建立“离岸风电购买信保基金”,让中小企业得以购
买离岸风电电力;政府应加码鼓励绿色金融,增加银行对离岸风电产业投资的信心;建立
有国际连结机会的碳交易市场机制。
彭启明表示,行政院在去年12月通过《再生能源发展条例》修正草案,放宽离岸风电范围
,是相当善意的做法,但离岸风电是民间开发、全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提供更大的吸引力
与诱因,才有机会达成净零碳排目标;他也与银行、风电业者研议“离岸风电购买信保基
金”,由政府作为担保,并建立企业参与机制,解决中小企业信用评等低、无法购买离岸
风电的困境。
问及金融业如何加速“绿化”,彭启明回应,离岸风电每设置1MW,就需要2亿台币,也就
是说,区块开发阶段15GW需要3兆资金,需要更多银行与金控业者愿意贷款、融资给离岸
风电业者,像日本政府就拿出2兆日圆(约5千亿台币)基金发展能源产业。虽然金管会推
出“绿色金融行动方案3.0”,但内容以规范为主,台湾资金很多,却相对保守,较少转
向绿色金融领域。
针对碳定价机制,彭启明认为新加坡模式颇具参考价值,新加坡以市场机制来解决碳排放
的问题,宣布2024年碳税将从现行每公吨5新币(约104元台币)调涨至25新币(约520元
台币),规划2030年提升到80新币(约1662元台币),在高额碳税下,企业更愿意投资减
碳设备、绿电,最终能创造更好的效益。
此外,彭启明也特别向本报独家分享团队近期的研究成果,在不同浪高下,比较各国离岸
风电施工时数。他提到,台湾有丰沛的风力资源,适合发展离岸风电,但每年施工时数相
较其他国家来得低,在浪高1.5公尺时,新竹每年约6057小时、澎湖3199小时、日本4364
小时、越南7955小时、英国北海4662小时、丹麦7942小时。
从该数据来看,在台湾海峡施工,远比在东南亚、欧洲难得多。彭启明也强调,加上俄乌
战争的影响,俄罗斯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导致欧洲对绿能的需求提高,又纷纷兴建
离岸风场,因此台湾在区块开发政策上,不应订定过于严苛的行政契约罚则,避免投资环
境吸引力下降。
5.完整新闻连结 (或短网址)需放媒体原始连结,不可用转载媒体连结:
https://is.gd/mxIvGB